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0

李嘉诚:不管是已往还是现在,我从未享受过政府丝毫“特别报酬”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5-3-23 0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光阴对谁都公平,2025年两位同为97岁高龄的香港传奇富豪,一位的离世让全网唏嘘,官方盖棺论定,赞誉有加。
另一位却因为一桩卖港风波,晚节不保,被人骂成了过街老鼠,官媒也摆出了目送的姿态,这两人正是香港老牌四大眷属中的李兆基和李嘉诚。
更引起争议的是李嘉诚面对舆论动荡的反应,一句“没有特权”,好像义正辞严,但是这番话真的对吗?

一、暮年遭遇信任危机

李嘉诚这次卖港口,说难听逆耳些,卖的是战略要地,关乎国家长处,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
卖国求荣、毫无底线、商人无故国的骂声铺天盖地而来,曾经谁人被捧上神坛的李超人,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敢言的霍启刚也站出来发声,掷地有声地说:国家长处永久高于眷属账本。

这句话直接点燃了大众的爱国热情,也让李嘉诚的处境更加尴尬,但是回看已往他的态度其实不难明白他这番做法了。
他曾表示政府从来没有给过他任何特别权利,他只是一个纯粹的人,不懂政治,齐备都是商业选择,没有更好的选择。
而当下《人民日报》直接发声评论更是让人觉得唏嘘,意味深长,既是无奈,也是一种态度,官方的盖棺论定,好像已经呼之欲出。

二、李兆基的爱国情怀

和他暮年风波形成光显对比的,是另一位老先生李兆基,同样是97岁高龄,在2025年初安详离世,却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怀念。
香港特首李家超亲自公开表示哀悼,称赞李兆基博士一生高瞻远瞩,带领集团业务不断发展,贡献良多。
为何他能获得云云高的评价,除了卓越的商业成绩,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始低调而坚定地在内地投资。
他曾拿出一笔巨款扩建故乡学校,充分表现了对故乡教诲事业的拳拳之心,此后数十年对教诲捐赠从未间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中国顶尖学府的校园里,都耸立着他捐款建的楼,见证着这位老先生对中国教诲事业的鼎力支持。

2008年汶川天灾,他不仅捐款,还出资在灾区援建学校,这些学校也被定名为李兆基楼,寄托着他对灾区孩子们的殷切盼望。
汶川地动捐款,可以说是他爱国情怀的一次集中爆发,用现实举措诠释了什么叫作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相比那些口头上爱国,举措上却逐利的商人,他的爱国情怀,更加真实,也更加让人敬佩。
他的爱国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融入了骨子里,表现在一笔笔的捐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情怀,最终也为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半世纪商战恩怨

之以是对比这两人,是因为这俩人不仅仅是商业对手,他们的故事,更像是一部港版双雄记。
同年出生都是商人眼光独到,都看中了地产行业,都成为香港的顶级富豪,乃至在从前,他们还曾有过一段互助蜜月期。
转机发生在1993年,杨家找到了李兆基,联手以76亿港币的代价闪电收购了美丽华旅店,直接搅黄了李嘉诚的生意,丧失惨重,股价大跌,丧失超过百亿港币。

这件事成为两人关系由好转坏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两位在商场上开始了恒久的厮杀。
地产、能源、零售,险些每个范畴都能看到两人竞争的身影,他们的恩怨情仇,也成了港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成为港剧《创世纪》的素材来源。
虽然商战不断,但在从前,李嘉诚在商业上的风头好像更胜一筹,他一度抢走了对方华人首富的头衔。

亚洲金融风暴那阵子,李兆基也栽了个大跟头,被李嘉诚压着喘不过气来,很多多少年都没翻身。不绝憋到2018年,老爷子才终于扬眉吐气,重新坐上香港首富的宝座,然后就功成身退,宣布退休了。
算是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商战,画上了一个句号,但谁也没想到,真正的结束,是在暮年和身后,两人迎来了最终的也是最关键的盖棺论定。

四、期间选择了李兆基

李嘉诚是夺目标商人,他奉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在环球范围内分散投资,追求长处最大化。
这本无可厚非,但当商业长处与国家长处发生冲突时,他的选择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撤资内地、卖港求荣,这些标签,牢牢地贴在了李嘉诚身上,让他晚节不保。
反观李兆基虽然也追求商业长处,但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长处放在重要位置,他积极投资内地,支持国家发展,热心慈善公益,回馈社会。

期间选择了李兆基,也扬弃了李嘉诚,这不仅仅是个性命运的差异,更是期间代价取向的变化。
在国家民族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公众对企业家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创造财产,更要负担社会责任,贡献国家民族。
对于李嘉诚来说,港口交易尚未最终敲定,大概另有回旋的余地。

假如他能悬崖勒马,制止卖港行为,公开表达爱国立场,大概还能为本身挽回一些名誉。
但这必要他放下身材,做出艰巨的决议,否则就算他能长寿百岁,商业帝国依然巨大,但在全部国人眼中,他永久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语

二人的盖棺论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代价的评判,两位老先生的履历,看得出期间变迁,也启示着将来方向。
在新的期间配景下,企业家精力,不仅仅是追求商业成功,更要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只有个性命运国家命运相连,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同步,才气赢得期间的尊重。
信息来源:
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亮相! 红星消息 2025-03-18
李兆基、李嘉诚,怎样的家与国 新民晚报 2025-03-18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456768383328312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2 10:01 , Processed in 0.0989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