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回复: 0

《南北史演义》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东正位 讨宿孽江右鏖兵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0

回帖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5-1-22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刘子业被女鬼猛击一下,竟然晕了已往。各位看官别以为他真死了,他只是在睡梦中受到惊吓。本以为晕已往就没事了,谁知道这一晕,反倒让他苏醒过来。他仔细回想,还觉得非常可骇,于是就想办法要除掉鬼。
他甚至想着,要是真被鬼打死,也省了日后死于刀下的痛楚。
之前刘子业杀死各位藩王,担心手下人不平,引发叛乱,就把宗越、谭金、童太一、沈攸之等人召进宫,任命他们为直阁将军,看成自己的掩护。这四个人都以勇猛著称,又愿意为刘子业效力,所以都得到他的宠幸,赏赐的玉人、金银、布帛,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刘子业仗着有这些掩护,肆意胡作非为,朝廷内外一片紊乱。身边的卫士大多都有谋反的心思,只是由于宗越等人随侍左右,警备森严,不敢动手。湘东王刘彧多次面临危险,性命朝不保夕,于是就机密和主衣阮佃夫、内监王道隆、学官令李道儿、直阁将军柳光世等人商量,一起策划杀掉刘子业,等待机遇动手。刘子业不停嫉恨主衣寿寂之,经常呵叱他,寿寂之就和阮佃夫等人团结起来,还勾通了刘子业身边的淳于文祖、朱幼、王南、姜产之、王敬则、戴明宝等人,一同盯着刘子业的一举一动,等候机遇动手。





刘子业不防备人,反倒想着防鬼,竟然带着男女巫师,另有几百名宫女,前去华林园中的竹林堂,准备好弓箭,要和鬼较量一番。鬼怎么会怕箭射呢,简直是痴心妄想!会稽长公主也一同前去,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奉命在前面带路,唯独湘东王刘彧还被软禁在秘书省,不让他偕行。其时民间传言,说湘中将会出天子,刘子业想要南巡来弹压这种传言,就下令宗越等人提前出宫,部署军队,计划暗中杀掉湘东王刘彧,然后再启程。刚好他两次梦到鬼,就忽然决定去射箭,他总觉得鬼敌不过他,而且另有巫师掩护,就没必要召宗越等人陪伴,所以身边跟随护驾的,没有一个勇士。
到了竹林堂的时候,天已经薄暮。先是巫师做法,假装召唤鬼,然后刘子业亲自射了三箭,又让侍从依次射箭。平白无故地折腾了一阵,巫师们一起到刘子业面前跪拜,说鬼都已经死光了,还高呼万岁。这简直就是在捣乱。刘子业非常高兴,就下令摆宴席、奏乐,庆祝鬼被扫除。
他正要入座喝酒,忽然看见一群人持刀冲了进来,领头的是寿寂之,背面跟着姜产之,再背面是淳于文祖,其他的人来不及细看。只见他们来势汹汹,刘子业知道大事不妙,匆忙拉弓搭箭,向寿寂之射去。可偏偏一箭射空,寿寂之不光没有退却,反而继续向前逼近。刘子业这箭能射鬼却射不了人。这时候他手忙脚乱,来不及再射箭,只能转身以后逃跑。刘休仁、刘休祐等人早就跑出去了,巫师和宫女们也都到处逃窜。刘子业一边跑一边呼喊,嘴里叫了几声 “寂寂”,就被寿寂之追上,一刀刺进后背,再补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寿寂之立刻大声说道:“我们奉太皇太后的机密下令,来除掉这个暴君,现在已经完成任务,其他人都没有罪,各人不要惊慌!” 话固然是这么说,但竹林堂里除了寿寂之等人,已经空无一人了。
刘休仁跑到景阳山,还不知道竹林堂那边的情况,正急得不知所措,恰好寿寂之等人在山里找到他,陈诉说宫里没了主子,得赶紧迎立湘东王。刘休仁就直接去了秘书省,见到湘东王刘彧,就行礼称臣。刘彧固然有心杀主,但没想到事情希望得这么快。这次他从睡梦中被惊醒,被刘休仁催促着赶到内廷,半路上鞋子跑掉了,只能光着脚仓促忙忙地走。到了东堂,还戴着乌帽,刘休仁叫来主衣,给他换上白帽,又拿来乌靴。刘彧仓促登上宝座,召见百官,群臣依次进见,都没有贰言。接着由中书舍人戴明宝代笔草拟太皇太后的下令,当众宣读,内容如下:
前废帝刘子业,从小就生性凶残恶毒,不仁不孝,小时候就体现得很显着。孝武帝去世,他继位之后,先帝的棺材还停在宫中,他却满脸喜色。上天降下处罚,他却更加肆意欢乐。由于朝廷内外的维持,他的暴虐暴虐起初没有完全暴露,但凶残的本性难以克制,一旦发作,就肆意杀害宰相,践踏糟踏辅政大臣。刘子鸾兄弟,深受先帝宠爱,抱屈死去,还被他无辜地暴虐屠杀。刘昶作为皇室近亲,为国效力,却被他无故征讨。新蔡公主,被他逼迫离开夫家,幽禁在深宫,还谎称公主去世。丧事刚刚办完,他就立刻抛开丧礼,日夜着迷于酒色,把各种事务都抛在一边。朝廷中的贤才和旧臣,被他像抛弃土壤一样对待。他整日管弦不断,享用着各种珍馐美馔。他辱骂先人,看成玩笑。到处嬉戏没有节制,荒淫放纵没有限度,还在园陵中设宴,甚至妄图发掘陵墓。他诛杀无辜之人,抢夺妇女。扶植一些小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克制。封爵嫔妃、立皇后,庆贺的仪式凌驾正常的典章。对待皇室宗亲、近亲,就像对待婢女仆人一样,随意鞭打、拖沓,完全没有尊卑之分。南平王一家,更是遭受了他极端的暴虐对待。他违反天理,恶行原形毕露。苛刻的刑罚、暴虐的下令,没有止境,夏桀、商纣王都比不上他。满朝官员都战战兢兢,人人自危,百姓也惶恐不安,手足无措。他的行为比禽兽还恶劣,罪恶多得数不清,高祖开创的基业即将扑灭,祖宗的祭祀几乎断绝。我年老多病,不停担心会遭遇灾祸,时刻担心,生命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开天辟地以来,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远近的人都想奋起反抗,十户人家有九户有这样的想法。卫将军湘东王刘彧,是太祖的子女,天生英明圣哲,深受文皇帝钟爱,在众多藩王中最受宠爱。我早就看出他的聪慧,对他格外礼遇。他暗中策划,义士们纷纷响应,现在暴君已死,头颅被悬挂在白旗之上,国家得以再次郁勃,宗庙得以永久稳固。民气所向,天命所归,而且他功勋卓著、品行高尚,大业应当归他所有。应该遵照汉晋时期的旧例,让他继续皇位。我这未亡人余生不幸,遭遇这么多艰难,每每想起这些事,固然活着却感觉像死了一样,又能怎么样呢!又能怎么样呢!
宣读完毕,天已经大亮。直阁将军宗越等人听说发生变故,才跌跌撞撞地赶进来,湘东王刘彧好言安抚,宗越等人也没办法,只能唯命是从。扬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傲慢无礼,和他哥哥刘子业不相上下,会稽长公主在宫中淫乱,都按照太皇太后的下令,当天就赐死。她的三十个男宠也让他们殉葬!刘子业的尸首还暴露在竹林堂,没有入棺。蔡兴宗对仆射王彧说:“他固然凶残悖逆,但曾经也是天下之主,应该让丧礼大致完备,否则人言可畏,也让人寒心。” 王彧就按照他的话进宫禀报,于是简朴准备了丧礼,把刘子业草率地埋葬在秣陵县南,刘子业年仅十七岁。他改元还不到一年,其时的人都称他为废帝。真是暴戾恣睢,终究会有这样的了局。
湘东王刘彧的母亲沈婕妤去世得早,他曾经由路太后抚养,刘彧侍奉太后非常恭敬,太后也很疼爱他。到了这个时候,刘彧任命太后的侄子路休之为黄门侍郎,路茂之为中书侍郎,算是报答太后的深厚恩情。接着又论功行赏,像寿寂之等十多个人,有的被封为县侯,有的被封为县子。杀掉皇帝的人却能得到荣耀的封赏,终究不太适当。把东海王刘祎改封为庐江王,兼任中书监太尉,建安王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兼任扬州刺史,山阳王刘休祐为荆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为南徐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这一年十二月,湘东王刘彧登上皇帝位,向朝廷内外宣告诏书,又有一篇革新的文章,我也记录如下:
从前高祖武皇帝的仁德润泽四方,教化遍布天下;太宗文皇帝以英明奠基国家底子,世祖孝武皇帝用武力平定祸乱,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人们翻山越海来归附,风雨所到之处,人们都继续教化。所以我们的基业比强盛的汉朝还要稳固,名声比繁茂的周朝还要响亮。刘子业天生暴虐暴虐,暴虐悖逆成性,长着人的面孔却怀着禽兽的心肠,小时候就体现出来,比年来更是违反道义、败坏德行。他骄易五常,废弃三正,欺骗上天,毒害百姓,实在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史书上也未曾记载过的。先帝去世,他居丧期间没有一天哀伤,穿着丧服却着迷于歌舞淫乐。犹如老虎犀牛难以关在笼子里,他肯定会像徒步渡河那样暴露自己的危险行径。于是他诛杀宰相,犯下了极其暴虐的叛逆恶行,践踏糟踏国家的辅政大臣,用尽了各种刑罚。刘子鸾兄弟,由于已往的一点痛恨就被他杀害,敬猷兄弟,由于一点小事就被他扫除。他逼迫义阳王,几乎要将其杀害,陵暴侮辱藩王,殴打王妃公主,随意废立太子,还把别人的孩子偷来立为储君。在朝堂上肆意酗酒,在国内公然淫乱。他的行为比盗跖还要丑陋,比禽兽还要浑浊,罪恶积累没有止境,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最近他竟然妄图得罪先帝的陵寝,行为毫无顾忌,简直要做出像枭獍那样杀害父母的恶行,显现出豺狼般的狠心,还想要毒害崇宪太后,路太后住在崇宪宫。虐待各位叔父。这些事发生在宫廷之中,却传遍了整个国都。那些像鸱枭一样的小人,他没有不宠爱的,朝廷中的忠臣,肯定遭到他的杀戮和迫害。抓捕大臣的下令接连不断,像老虎一样猛烈的差役络绎不绝,打劫财物的使者,手持利刃随处可见。百官人人自危,性命难保,百姓痛心疾首,老婆儿女都无法相互保全。所以鬼哭山鸣,星辰出现血光,国家的命运就像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马匹一样危险,皇位就像系在丝线末端的珠子一样摇摇欲坠。我忧心如焚,难以入眠,哭泣出血,等待天亮,担心大宋的基业就此扑灭,高祖、文帝的大业坠入深渊。幸亏祖宗保佑,凭借着长久的福运,元凶被扫除,灾祸得以消除,国家的纲纪断绝后重新恢复,上天的经纬缺失后再次伸张。我才德浮浅,有幸继续皇位,对上要承接日月星辰的重任,对下要顾念百姓的艰难,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如临深谷,盼望能和天下百姓一起,开创全新的局面。可以大赦天下,把景和元年改为泰始元年,统统法令制度,都依照前朝的典章执行。那些昏庸错误的制度和封赏,都要全部废除,不使其留存。特此告知!





湘东王刘彧即位的礼节完成后,又进行了一番封赏。特进、南豫州刺史刘遵考被封为光禄大夫、辅国将军,历阳、南谯二郡的建平王刘景素被任命为南豫州刺史,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被封为镇军将军,徐州刺史永嘉王刘子仁被封为中军将军,左卫将军刘道隆被任命为中护军。建安王刘休仁听说刘道隆升职,就上表哀求辞官,说自己不肯意和刘道隆在同一个朝廷为官。宋主刘彧一开始摸不着头脑,后来颠末身边的人盘问,才知道刘子业在位的时候,曾经把刘休仁的母亲杨氏召进宫,还指使刘道隆去逼迫杨氏与他发生奸情。刘道隆企图享乐,竟然把杨太妃按倒在床上,丑态百出。杨氏也不是没有不对,怎么就不学学南平王妃呢?刘休仁无法忍受这样的侮辱,所以情愿辞去官职。宋主刘彧相识事情的缘由后,就赐死了刘道隆。就为了一时的欢愉,丢了性命,实在是何苦啊!宗越、谭金、童太一等将领,固然新皇帝对他们进行了安抚,但他们心里始终不安。后来又听说有外调的消息,就和沈攸之谋害叛乱。没想到沈攸之竟然去告发了他们,宗越等人当然就被逮捕,末了被勒死在狱中。喜欢杀人的人,终极也会被人杀死,看看宗越就知道了。尚书右仆射王彧,表字景文,由于要避宋主刘彧的名讳,就把表字改成了名,他正继续仆射,总管尚书省的事务,朝廷内外的各项布置,都已经安排妥当。唯独晋安王刘子勋,偏偏不肯服从刘彧的下令,依旧没有克制用兵。
刘子勋年仅十岁,哪里懂得什么军事,所有事情都由长史邓琬做主。邓琬以为刘子勋排行第三,而且在寻阳起兵,这和世祖刘骏当年的情况相符,觉得前后辉映,肯定能获得乐成。其时,从京城传来新的下令到江州,将领们都纷纷表示庆贺,邓琬却忽然拿起下令扔到地上,说:“殿下即将南面称帝,像车骑将军这样的职位,本就是我们应该夺取的,怎么能授给殿下呢!” 众人都很惊讶,邓琬独自和陶亮同谋,修缮兵器铠甲,向各地征调兵马。
雍州刺史袁顗,带着谘议参军刘胡,起兵响应刘子勋,谎称是奉了太皇太后的机密下令,让他们发兵。同时,袁顗向寻阳上表,劝说刘子勋尽快称帝。邓琬于是替刘子勋发布檄文,大致内容是说自己立志遵照前代的典章,废除昏君,推举贤明之人,责怪湘东王刘彧杀害豫章王,篡夺皇位,扰乱了皇室的血脉传承,让兄弟离散,现在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兄弟,另有十三人,先人的神灵有什么不对,竟然要遭受这样的报酬等等。这篇檄文传播到各地,远近都听闻了消息;于是郢州刺史安陆王刘子绥,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都由于和刘子勋是兄弟关系,愿意为他提供帮助。其他像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义阳内史庞孟虯,代理会稽郡事务的孔顗,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州太守袁标,益州刺史萧惠开,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等人,都归附了刘子勋。怎么有这么多人趋炎附势啊!邓琬由于归附的人越来越多,就谎称接到路太后的玺书,率领将领们劝刘子勋称帝,简朴地举行了仪式,竟然在宋主刘彧泰始二年,尊奉刘子勋为皇帝,改元义嘉,任命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袁顗为尚书左仆射,其他将领和各州郡的官吏,也都分别加官进爵,赏赐各有不同,各地的进贡,大多都送到了寻阳。
宋主刘彧此时只保有丹阳、淮南等几个郡,情况几乎危急到了极点,急忙派建安王刘休仁为都督征讨诸军事,任命王玄谟为江州刺史,作为刘休仁的副手。沈攸之继续寻阳太守,率领一万士兵,发兵驻扎在虎槛。刘休仁等人从京城向西出发,才过了几天,忽然从东南方向传来警报,说是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等人,已经进军到了永世县。永世县间隔建康不过几百里,京城上下都非常震动恐惊,民气惶遽。宋主刘彧急忙调集大臣们商量对策,蔡兴宗进言说:“现在天下到处都有人反叛,他们各怀心思,此时应该保持平静,以诚心对待他人;就像那些叛党的亲戚,在宫廷和官署中都有分布,如果用法律去制裁他们,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变故,局面不是瓦解就是崩溃。现在应该赶紧颁布明确的诏书,表明罪责不会连累到他们,比及民气稳固,各人有了战斗的刻意,就会看到朝廷的军队精锐勇猛,武器装备锋利,和叛军征战,天然能稳操胜券,何必过于担心呢?” 宋主刘彧连连称好,按照他的发起施行。
才过了两天,又传来豫州有归附叛军的消息。豫州刺史殷琰,他的眷属大多在建康,原来并不肯意归附寻阳,建武司马刘顺,替寻阳方面去劝说殷琰,尽力劝他叛逆刘彧,归附刘子勋,殷琰夷由不决。不久,右卫将军柳光世,从建康逃奔到彭城,途经寿阳的时候,说建康根本守不住,再加上豫州参军杜叔宝在一旁逼迫威胁,让殷琰无法脱身,无奈之下只好起兵响应刘子勋。宋主刘彧又增添了担心,只好再次调集蔡兴宗等人进宫商量,满脸愁容地说:“各处的叛乱还没有平定,殷琰又跟着反叛了,这可怎么办啊?” 蔡兴宗说:“是顺是逆,我来不及分辨,只是现在商旅往来断绝,但是米价却很自制,各地的叛军固然像乌云一样聚集,但民气反而安定,照这样看来,平定叛乱是可以预期的。我所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从前晋朝的羊祜说过,事情平定之后,才更需要圣上操心,我的想法也是这样。” 宋主说:“确实像你说的那样,而且你之前说叛党的支属不应该株连,我现在计划厚待殷琰的家人,你觉得怎么样?” 蔡兴宗说:“这正是招抚远方之人的重要策略啊。” 宋主于是下令侍臣去安抚殷琰的家人,让他们写信招殷琰归附。同时,调派兖州刺史殷孝祖的外甥荀僧韶,去劝说殷孝祖,让他立刻入朝。
荀僧韶到了兖州,拜见殷孝祖说:“景和帝刘子业凶残疯狂,开天辟地以来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人,现在主上铲除了这个凶暴之人,重新创建了国家,没想到一群糊涂的人相互煽动,扰乱了众人的视听。如果上天帮助叛逆的人,让这群恶人得逞,那也必然会祸乱百出,不堪假想。舅父您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如果能调集义勇之士,辅佐朝廷,不光能匡扶君主,平定叛乱,而且还能在史册上留下隽誉啊。” 殷孝祖听了这话,摆荡衣袖,立刻起家,也不顾老婆儿女,立刻率领文武官员两千人,跟随荀僧韶来到建康。
其时,会稽各郡的叛军越来越逼近,朝廷内外都陷入了忧惧和危险之中,众人都想逃跑溃散,幸亏殷孝祖实时赶到,他所带领的士兵,气魄威武,民气因此才安定下来。宋主刘彧立刻提升殷孝祖为抚军将军,都督前锋诸军事,让他前去虎槛。又调派山阳王刘休祐为豫州刺史,督领辅国将军刘勔,宁朔将军吕安国等人,向北讨伐殷琰。同时,派巴陵王刘休若,率领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人,向东讨伐孔顗。孔顗刚刚会集东南各路军队,准备从晋陵发兵,气魄非常嚣张。沈怀明到了奔牛镇,不敢容易出战,只是修筑营垒坚守。张永到了曲阿县,更是被吓得退了返来,逃到延陵,去投奔刘休若。其时正是初春,连续几天风雪交加,池塘的堤坝都崩溃了,众人都没有坚定的意志。将领们劝说刘休若退兵,守旧破冈,刘休若生气地说:“叛贼还没到,怎么能容易退兵!谁敢再说退兵,就斩首!” 将领们这才不敢再提,于是修筑营垒,克制行军,整理军队,盛食厉兵。
恰好殿中御史吴喜,在宋主面前主动哀求效力,宋主任命吴喜为建武将军,专程挑选了一千名羽林勇士,派他前去前线。吴喜曾经出使东吴,性情宽厚,深得人们的敬爱,这次发兵,竟然独自成为一路人马,去攻打叛军的巢穴。吴地的人听说吴喜来了,大多都望风欢迎,不战而降。吴喜果然名不虚传。永世县县令孔景宣,原来已经反叛响应孔顗,被本地百姓徐崇之杀死,并向吴喜报捷。吴喜让徐崇之暂期间理县事,自己则进军到吴城,接连打败义兴的叛军。义兴太守刘延熙,在长桥修筑栅栏,据守郡城。吴喜正长驱直入地打击,又来了一个好帮手,是司徒参军任农夫,他也是主动哀求从军。任农夫到了义兴,和吴喜一起攻打刘延熙,刘延熙守不住,栅栏被毁,士兵溃散,他自己投水自尽,义兴就这样被收复了。
孔顗听说义兴兵败,吓得不寒而栗。宋廷又调派积射将军江方兴,御史王道隆,来到晋陵,督率各军作战,接连取得胜利,攻克了晋陵,各路叛军纷纷逃走,王昙生、顾琛、袁标等人,也都弃郡而逃。吴郡、吴兴、晋州等地,相继被平定。喜报接连传到宋廷,宋主调张永等人去攻打彭城,江方兴等人去攻打寻阳,只留下建武将军吴喜,和建威将军沈怀明,向东攻打会稽。吴喜于是率领军队进入柳浦,攻克西陵,兵威所到之处,叛军纷纷溃败。上虞县县令王晏,又起兵攻打郡城,孔顗逃到嵴山,只剩下一个寻阳王刘子房。刘子房是刘子勋的弟弟,和刘子勋同岁,还年幼无知,怎么能掩护自己呢?很快就被王晏攻入城中,把他捆绑起来,押送到建康。朝廷又悬赏捉拿孔顗,孔顗很快就被抓获,连同他的堂弟孔璪,一起被正法。
会稽平定后,王昙生、顾琛、袁标等人,无路可逃,不得已来到吴喜的军营,磕头哀求怜悯。吴喜代他们向朝廷传达情况,他们都得到了赦免;就连刘子房被押解到建康,也由于他年幼无知,被特别宽大处理,只是贬为松滋侯。东路的叛乱就这样平定了。
山阳王刘休祐到了历阳,让刘勔作为先锋,进军小岘。殷琰所任命的南汝阴太守裴季之,献出合肥城投降。宁朔将军刘怀珍,又奉宋主的调派,带领龙骧将军王敬则等人,共计五千步兵和骑兵,来到刘勔的军营,帮忙讨伐寿阳,斩杀了庐江太守刘道蔚。殷琰调派部将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等人,率领八千士兵,向东在宛唐抵御,与刘勔的军队南北对峙,约莫有一个多月。刘顺等人的粮食快要吃完了,急忙向殷琰索要粮食。参军杜叔宝,派出一千五百辆车,运送粮食给刘顺,途中却被刘勔的军队劫走,杜叔宝只好弃粮逃回。刘顺的军队没有粮食,天然就溃散了,刘勔于是进军逼近寿阳。殷琰非常惊慌着急,只能和杜叔宝调集零星的士兵,据城坚守,此时他权势孤单,又没有援兵,料想难以保全。
张永与萧道成前去攻打彭城,彭城是徐州的治所,被薛安都占据。薛安都的侄子薛索儿,和太原太守傅灵越,夺取了雎陵,阻拦官军。张、萧两位将领,与薛索儿在城下大战,薛索儿败北退却,由于粮食吃完,终极逃走而死。傅灵越逃到淮西,武卫将军王广之,引诱并抓住他,把他送到刘勔那边。刘勔把傅灵越押送到建康,宋主爱惜他的勇猛,本想饶他一命,但是傅灵越言辞傲慢无礼,于是就被正法。而殷孝祖赶到虎槛,和寻阳太守沈攸之会集,一起打击赭圻,他仗着自己勇猛,不顾惜士兵,昂首挺胸地直接向前冲,还让仪仗队在前面开道,表现威风。其他将领已经预料到他不会有好了局,果然,在和寻阳的军队将领大战一场后,他身中流箭,倒地身亡。我有诗感叹道:
为王执殳效前驱,危局颇期只手扶。
忠勇有余谋不足,赭圻一战竟断送。
殷孝祖中箭阵亡,众人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士气低落。后来战事的胜负如何,容我在下一回继续讲述。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258327270421351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06:12 , Processed in 0.0963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