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复: 0

【康健养生】今日立冬,阳气开始闭藏,“五妙招”“五药膳”助力康健姿态迎

[复制链接]

161

主题

0

回帖

49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3
发表于 2024-11-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释文珦
今日立冬
LI DONG
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1月7日—8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不仅代表冬季开始,还表现四序轮转到了末了一季,一年即将竣事。
我国古时将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事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中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此时,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寒冷冰冻过渡,通常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率最快、最轻易出现“断崖式”气温暴跌的时段。
然而,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域气候差异较大,此时南方的朋友大概还在“穿短袖”,而北方的朋友已经需要开始“扫雪”了。
但不论气候如何,各人都要留意跟随气候变革适当调解衣物,避免受寒,这段时期的养生也要着眼于“藏”。
进入立冬节气后,天地万物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自然界也表现为阴盛阳衰,今后气温降低、寒气袭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一些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那么该如何养生,才能守住康健?
警惕三类疾病高发
1
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由于人体受寒冷刺激,血管会忽然收缩,如果本身血管有硬化、弹性较差,或者血管局促及有不稳定斑块破裂,就轻易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2
盛行性感冒
冬季感冒提及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轻易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支气管炎等。
3
关节疾病
很多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入冬后轻易因寒冷刺激和活动减少导致疼痛加重。还有的年轻人不注重腿部保暖,很轻易造成腿部血管痉挛,使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导致关节反抗力下降。
养生五妙招
1
早卧晚起
冬季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黄帝内经》),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富足睡眠,且不要熬夜,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贮。
2
睡前沐足祛寒邪
质料:桂枝20克,艾叶30克。
功效:温阳驱寒。
操作方法:取桂枝、艾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净水煎煮30~40分钟。药汁倒入泡脚盆中,待温时(水温40℃左右为宜)开始泡脚,每次10~15分钟,1周2~3次。
3
搓热腰骶
部位:腰骶部。
功效:温补肾阳。
操作方法:搓热双手,用手掌从腰部缓慢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为1次,操作100~150次,搓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烫为度,逐日1次。
4
搓手防寒
手和脚一样,位于人体的远端,也是血液回流起点之一。若冬日疏于保暖,受寒太过,阳气不敷就无法温煦和推动人体气血运行,导致身体末了的四肢缺乏气血的温养,发为手脚冰凉。
滑动查察更多
人的手上有很多紧张的穴位,如合谷穴、劳宫穴、鱼际穴等,坚持每天搓手10分钟,不仅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部冻伤,缓解告急感情,还可以或许防备感冒,对我们的大脑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
艾灸温阳
很多人在冬季表现出畏寒肢冷、关节疼痛等症状,甚至在被窝中躺了很久,双脚仍然感到冰凉。
针对这个题目,艾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艾灸可以驱寒祛邪,温煦全身,扶助阳气,辅以按摩命门、神阙、关元等穴位,起到散寒补阳气的作用。
关元穴具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中医认为,寒者热之,对于一般体寒人群,可以在家中利用艾灸或暖宝宝等热敷关元穴,这能在一定水平上调理寒性体质。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具体找法是用手指来量,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肚脐以下大概四个横指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进补五药膳
1
景天锁阳酒
制法及服法:取红景天、锁阳各60克,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20克,枸杞子50克,用50度左右白酒3500毫升浸泡2周后制成。每次饮10~15毫升,逐日中餐、晚餐各饮1次。
功效:本方有益气助阳、补血益精、强健体力的功效。实用于气虚、阳虚体质,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神疲乏力、不耐劳累、畏寒肢冷、易于感冒、出汗较多等的调补。亦实用于运动过量、身体过度劳累等所致身体疲劳、肢倦乏力,以及大病重病之后气血虚衰引起的精神不振、身疲肢倦、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的调治。
2
阿胶胡桃膏
制法及服法:取阿胶250克,核桃肉、黑芝麻、桂圆肉各150克,去核红枣500克,黄酒50毫升,冰糖(敲碎)250克,按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的步调制作成膏。空腹,每次吃1~2汤匙,一日1~2次。
功效:本方为民间验方,有养阴补血、美容抗衰、润肠通便的功效,实用于血虚、阴虚体质,冬季或立冬节气前后出现乏力肢困、畏寒怕冷、面容干瘪、大便干结、夜寐不安等的调补。经常食用,有改善睡眠、增强体力、美容抗衰的保健作用。
3
归戟羊肉汤
制法及服法:先取羊肋条肉1500克,洗净、切块、开水焯去血污。当归、巴戟天各5克,润软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再将羊肉块与纱布袋和枸杞子、红枣、生姜片各10克与适量的葱段、黄酒、沸水放入炖锅内,用小火炖1小时。捞出纱布袋,弃除姜、葱,加精盐、胡椒粉调味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功效:本方由张仲景《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改创,有温阳散寒、养血补虚的功效。实用于血虚、阳虚体质,冬季、立冬节气前后出现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畏寒怕冷、四肢酷寒、面色青黄等的调补。也实用于妇女痛经、经量偏少、经色暗红,以及冠心病胸闷胸痛、面色青黑、舌质淡暗的调治。
4
鸡药汤
制法及服法:取土鸡一只(约1500~2000克),宰杀后洗净、斩块,焯水后放入炖锅或蒸钵中,再加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15克,陈皮、生姜片、水适量,炖或蒸熟,撒上葱花与精盐、胡椒粉适量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功效:安徽芜湖地域,每逢立冬前后有喝鸡汤,特殊是加了药食两用补益类中药的鸡汤(即“鸡药”)的习俗。本方有益气补血、温阳散寒的功效。实用于平和体质立冬节气前后的进补,确有增强体质、御寒防冷及减少冻疮、外感疾病的保健价值。
5
百合莲子粥
制法及服法:先取干百合、莲子各25克(鲜百合增倍,洗净),用热水泡软,莲子去芯。锅中放入大米150克,加水、百合、莲子,大火煮沸,改用中小火继续煮至粥熟,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本方为民间验方,有养阴清热、宁心安神、通畅二便的功效。实用于冬季人们活动减少、取暖和无度、恣食肥甘厚味食品,或一味补阳,致使阳热偏盛、损伤阴液所致的口干舌燥、咽喉不利、稍微咳嗽、夜卧多梦、睡卧不安、便干尿少、排便不畅等的调补。
泉源:中国中医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436842980253751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15:41 , Processed in 0.0976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