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回复: 0

湖南两高中生奸杀女教师,一审被判无期,二审仍坚称无罪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4-10-27 2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好端端的老师,被两个高中生奸杀。
更可怕的是,这两个高中生还都未成年。
湖南两高中生奸杀女教师 ,一审被判无期。
但二审时,他们依然坚称无罪——
“我们当时就是不想写,没想那么多。”
这起案件的审判结果,让无数网友拍案而起:
“判得太轻了吧!”
“不极刑不敷以震慑!”
事情还要从2019年11月提及。
湖南永州宁远县某中学校门口,一名24岁女教师张某被人杀害。
她的颈部有被锐器割伤的陈迹,右颈动脉被割断,失血过多死亡。
警方很快锁定了两名嫌疑人——
16岁的小罗和17岁的小张。
他们都是该校的学生,而且照旧同班同砚。
据两人交代,当天下午,他们在操场上闲逛,看到张某一个人在办公室里。
因为之前曾经听张某说过“想谈爱情”之类的话,两人便合计着“谈谈试试”。
于是,他们来到张某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张某问:“你们来干嘛?”
小罗答复:“想和你谈爱情。”
张某说:“我不接受早恋。”
然后他们就走了。
但是到了晚上,小罗又来找张某。
他说:“你出来一下。”
张某说:“我不出来。”
小罗说:“你不出来我就把你杀了。”
张某害怕了,只好跟着他出来。
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出来,就再也没能回去……
第二天,小罗和小张去学校上课时,被发现举动异常。
老师立刻把环境上报给了警方。
颠末观察取证,警方最终确认:
正是小罗和小张,杀害了张某。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小罗和小张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
“我们当时就是不想写,没想那么多……”
按照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
已满十附近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以判处极刑。
在这个案件中,两名被告人都未满18岁,属于未成年人。
但根据他们的犯罪本领、性子、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水平等因向来看,都符合“情节特别恶劣”这一条件。
所以,法院依法对二人分别判处了无期徒刑。
这个讯断一出,很多人都觉得“太重了”。
毕竟,这两个孩子还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啊,以后的人生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直接判极刑,那无疑是剥夺了他们的生命权,也太过暴虐了。
但是,也有法律专家表示:
固然这两个孩子的年事比力小,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因此,法院做出如许的讯断,是在法律框架之内的。
其实,这个案件尚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
那就是两名被告对于自己的恶行,始终没有体现出显着的悔悟之意。
在法庭上,当他们被问到“有什么想说的”的时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答复:
“没想说的。”
一审宣判后,小罗提出上诉。
本年3月,湖南省湘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也就是说,这个案件现在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再有任何改变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
这两个孩子,毕竟应该接受怎样的惩罚和教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心理康健教诲逐步受到器重,制度和政策不断美满。
此中,教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康健教诲引导纲要(2022年修订)》。
这份《纲要》要求丰富中小学心理康健教诲内容,包括熟悉自我、学会学习、适应生存、情绪调治、人际来往、升学择业、生命教诲等。
同时,《纲要》还夸大要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康健,将心理康健教诲融入学生一样平常教诲教学活动之中,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衔接的心理康健教诲活动机制……
主动预防优于被动应对。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动手呢?
第一:器重学生心理康健
改善家庭环境
营造民主和睦、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压力和焦急,增强心理韧性。
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给予关爱和支持。
克制过度批评指责或施加过高盼望,让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康健成长。
第二:学校应减轻学业负担
提拔心理品质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康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接纳措施。
除了开设心理康健课程外,还可以构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别的,学校还应加强教师心理康健知识培训,进步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能力。
第三:教师和家长需共同营造精良成长环境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创建精良的师生关系。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存环境,给予得当的关心和支持。
双方应保持精良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康健、快乐的成长环境。
第四:教诲部将加强教师心理康健知识培训
为提拔教师心理康健素养水平,教诲部将面向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康健培训。
这些培训内容包括遍及心理康健知识、提拔心理素质、掌握心理调适技能、相识学生心理特点等。
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康健问题,及时发现并办理问题。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0409671997145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1 17:47 , Processed in 0.1035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