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回复: 0

为什么很多人勤劳却不富有,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4-5-8 03: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勤劳可以致富,那世界首富将是一头驴。”
当驴子酿成了家庭里的“工具”,既要拉磨,还要驮面,还要被人骑着外出观光。一天到晚,都不得歇息。
但是驴子得到的回报,只有一把青草;到干不动的时候,另有人“卸磨杀驴”,得到驴肉的价值。
国学大师曾仕强也说了一个雷同的观点:“我们经常讲,你只要积极,你一定会成功。那是安慰人家的话。世界上太多的人,一辈子积极就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看起来很负能量的观点,但深度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很多的道理。
为什么很多人勤劳却不富有,看看以下几个缘故原由,你就能活得通透了。

01
第一个缘故原由:勤劳的过程太短,没有促进大的格局。
我们观察一些地方的农民工,他们在城里的工地,一天的收入有三四百,甚至更多。
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富起来。
一方面是他们的工作不够稳固,大概一年里,有五六个月是闲置的。那么一个月的收入过万,再和不干活的月份平均,收入就不高了。
一方面是他们的工作,受到材料到位与否,天气环境如何的影响。不干活的时候,逛一逛,打频频牌,之前干活的钱,就花光了。也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存模式。
再则,很多人在此处干一段时间,就去了彼处。并没有稳固下来,也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到老了,才知道自己靠为数不多的存款,也没有退休金,难以过好余生。
好的赢利模式,不一定是月入几万,但一定是可连续性的。
有句扎心的话:“凭什么人家三代人的积极,败给你十年寒窗?”
三代人,泯灭百年的时间,打造一个百大哥店,这就是家业了。那么到了第三代,就真正富起来了。
作为一代人,一辈子坚持做一件对的事情,也能连续性逾越昨天,变富的概率就更大了。
有了大的格局,那么每一步都会更加有效,方向就不会随便弄丢。反之,积极也是米迷含糊糊过日子。

02
第二个缘故原由:低条理的积极,带不来丰厚的家业。
我的祖宗是种地的人,我的父母是种地的人,我也是种地的人,我还安排子女积极种地。不是不可,而是单纯靠耕种,致富是很难的。
就算是农村种地,实行机械化规模化,和一家人耕种一亩三分地,差距是很多多少倍。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催租行》中写道:“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一家人种地,勤勤奋恳,也特别节俭,储备罐里的钱,还不够当地的税。想起来,也令人心酸。
晚清名臣曾国潘说:“成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也就是说,你的认知到了哪一个条理,你的财富就会到哪一个条理。
相对而言,高条理的人,不慌不忙,反而可以或许赚到更多的钱,就是打工,也会比平常员工收入更多。
看看曾国藩的家庭。
祖父靠种地,慢慢扩大规模,酿成了田主。
祖父稍微富了一点,就送父亲去读书。父亲费尽心思,在四十多岁做了秀才。
固然父亲没有做官,但是看到了读书的好处,因此一股脑地送曾国藩兄弟去读书。
曾国藩依靠读书,走进科考,中了进士,然后一步一步酿成大人物。
从种地起家,到靠智慧赢利,这就实现了条理的跨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特别简单的道理,一旦践行在你的身上,那么你上半生提升条理,下半生也会富起来。

03
第三个缘故原由:不懂得开源节流,再多的劳绩,也留不住。
作家约翰生说过:“既会费钱,又会赢利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由于他享受两种快乐。”
很多人,赢利的本领没有,费钱的本领很大。如何富起来?
也有人认为,自己月入一千多,吃喝都不够,还存款,不是笑话啊?
为什么月收入一千多,就不能有存款?省一省,一个月五六百的开支,也是会够的。
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田主,给两个长工,一人一只鸡。
甲员工,回抵家,吃鸡肉,还买了一瓶酒。
乙员工,把鸡养起来,还省下口粮,让鸡生蛋,孵小鸡。
过了两年,甲员工还得去田主家打工,乙员工酿成了养殖户,和田主是合作同伴。
人,总要辛苦一阵子,才会幸福一辈子。熬过费力的开源节流的日子,后来就有了资源,也有机遇“钱生钱”。
有一个流行语——躺赚。
你没有任何投资,那另有什么躺赚的大概?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开源节流来的,不是大风刮来一把钞票,让你中大奖。

04
《盐铁论》中说:“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越勤劳,越不能致富”的怪圈,那就应该停下来思考,而不是怨天恨地,认为社会不公平,老天不长眼睛。
其一,制定长远规划,让金钱能留在口袋里,酿成资源。如果没有投资项目,赚一点利息,也是功德。起码你有投资的预备,不会错过下一个风口。
其二,团结自己的家人,靠几代人的积极,去改变家庭的运气。比方说,托举儿女去更好的大学,帮助儿女创业。
其三,寻找高条理的赢利方法,不要不停在低条理的圈子里。就是工地上,你也要有当包工头,做技能员的格局。
同样的干活,有人一天一千,有人一天一百。
同样是平常员工,有人除了工资,另有其他收入;有人就是工资。
同样是一个村的,有人是农场主,有人是农场主的工人。
同样的月收入,但是有人年年有余,有人还要透支生存。
但凡种种,都可以悟出进步勤劳价值的方法。
财神也偏爱,救不了全部人,只会青睐那些自身有价值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423698632618859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23:20 , Processed in 0.0979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