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新华网评:“反向旅游”到底是不是机遇?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4-2-23 17: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记者李洁琼 樊思雨
本年春节8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
这4亿多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其中不少“挤”在各大热门景区里,但也有人避开“人从众”,晒出了自己的“反向旅游”行程。
有人返乡听大戏,有人到古镇里品非遗,有人来到县城看灯展、品美食,也有人只是找个好水好风光的地方安静独处……“避热就冷”,反其道而行,避开人潮汹涌的热门景点,“反向旅游”成了本年春节不少人的选择。一些三四线都会,甚至是小县城、小镇、乡村成为“反向旅游”目的地,迎来大批游客。
这些“反向旅游”目的地,何以吸引游客驻足?
关键看什么是“反向”,游客到底想要什么。相对于打卡著名景点,不慌不忙深入布满烟火气的市集、菜场、寻常巷陌是一种反向;相对于马不绝蹄的跟团游,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的“闲步式旅游”是一种反向;相对于在大都会花销高,去性价比高的小都会放松身心也是一种反向……所谓“反向”,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回归本真,游客为放松身心,享受自然风光,体验文化美食等出游。
能吸引人驻足的地方,一定契合了其某种需求或者向往。外貌上看,触发游客开启一段“反向旅游”的,可能是本地的一串烧烤、一碗粉,可能是与某地相关的一部影视剧、一场演唱会,甚至可能只是网友的一个保举视频。但实际上,是旅游目的地给游客带来了他们想要的体验。比如本地的个性特色让游客的路程更有记忆点;性价比高,让游客能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服务;一些网红博主显现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让民气向往之等。
这种“反向旅游”热潮,为小众旅游目的地带来无穷机遇。但旅游是一场双向奔赴,远方有“诗”才气吸引人前往。能不能捉住机遇,还要看各地能不能将文旅这首“诗”写好。
那些可以或许一连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除了不停被强化的独特性外,另有顺应游客需求不停提拔的旅游服务,和不停丰富的旅游资源等。试问,有人跨越数百公里奔着一口美食去了一个地方,结果本地交通未便、住宿未便、通讯未便,除了一口好吃的,没有其他值得迷恋的东西,甚至还遭遇了“黑导游”的强买强卖,“黑出租”的宰客、威胁,他还会再去一次吗?社交平台上,还会有网友强烈保举吗?
机遇,有时其实是一场大考。流量时代的文旅热潮,很多时间在爆火前都无迹可寻。能真正捉住机遇、接住流量的,一定是那些可以或许让游客满心高兴出门,心满意足回家的地方。
唯有回馈好每一份远道而来的热情,才气真正出圈,才气捉住机遇。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872851517446608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3 13:10 , Processed in 0.0886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