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回复: 0

补肝肾、补气血、健脾胃、润肺止咳...你想要的10个养生药膳方,方方都实用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0

回帖

4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1
发表于 2024-2-19 0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晕眼花、肠燥便秘、须发早白、脾胃衰弱……这些小弊端在我们日常生存中常常会碰到。除了遵医嘱,我们也可以通过食养方来进行调理,下面这10个方子,有需要的可以留存备用!
[img=100%,28]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d5fea26f01ad45c3aa940af36e5bbeca~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8910401&x-signature=ALz1b3uIN4YhVO8L6AA%2FiE2FPDg%3D[/img]








补肝肾 润五脏

黑芝麻粥


出处:《本草纲目》
功效:补肝肾,润五脏,用于须发早白、皮肤干皱等。
质料:黑芝麻2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黑芝麻捣碎,与淘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成粥。
黑芝麻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乌须发,益智明目,是抗朽迈的良药。美容中常用于须发早白、毛发失养、皮肤干皱、病后脱发等,也恰当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肠燥便秘、体衰消瘦者常食。







补气血 黑须发

仙人粥


出处:《遵生八笺》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黑须发,抗朽迈,用于须发早白、面色不华。
质料:制何首乌10克,大枣2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砂锅中放入制何首乌和适量水,煎煮30分钟,滤渣留汤。汤中放入大枣和淘洗好的粳米,煮30分钟,至粥稠,加红糖调味即可。


此粥是驻颜抗老的良方,常食令人容光抖擞、毛发黑亮滋润。恰当须发早白、脱发、枯发、肌肤不润、面无人色或萎黄、早衰、大便燥结者常食。大便塘泄者不宜多吃。







健脾止泻

三米粥


出处:《民间方》
功效:健脾,厚肠,止泻,用于小儿脾虚气弱、消化不良、泄泻。
质料:高梁米、黄米,粳米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高梁米、黄米、粳米淘洗干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至粥将熟时,加白糖拌匀即可。


此粥是小儿泄泻不止者的辅助食疗方,可治小儿脾虚气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泄泻,或便下黏液、形瘦面黄、肚腹虚胀等。




健脾止痢

鸡子饼



出处:《圣济总录》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止痢,用于小儿水泻、脐腹疼痛、赤白痢下日久不愈、小儿疳痢。
质料:鸡蛋3个,面粉300克。盐少许。
做法:将鸡蛋打散,加盐拌匀,调入面粉中,搅打成稠面糊。平锅上火烧热,改小火,倒入1大勺面糊,烙至定形后翻面,待两面烙熟即可出锅,当作主食食用。


鸡蛋也叫鸡子,可滋阴养血,解毒止痴,常用于瘦弱乏力、热病烦闷、下痴等。由小麦粉制成的白面也有健脾止泻的作用,此饼恰当各年事人群养护脾胃,尤宜脾胃衰弱、腹泻不止的幼儿。







润燥养肺 止咳平喘

杏仁豆腐


出处:《食宪鸿秘》
功效:清热化痰,润燥养肺,止咳平喘,增强肺部免疫力,防备肺病。
质料甜杏仁粉30~50克,牛奶500毫升,琼脂15克,白糖30克,糖桂花少许。
做法:将杏仁粉、牛奶、白糖搅匀,倒入奶锅,上火煮沸,再倒入提前泡软的琼脂,煮至琼脂融化。把煮好的杏仁奶液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至凝结成豆腐冻状。食用前切于,淋上糖桂花即可。


此方有无肺病者皆宜常食,可润肺清肺,防备呼吸道疾病。腹胀或便溏、腹泻者不宜多服。




益气止泻

八珍糕


出处:《食宪鸿秘》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止泻,用于虚劳体弱、食少、久泻。
质料:糯米粉500克,山药、炒白扁豆各50克,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各3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研末,与糯米和白糖混合,加适量水拌习,至用手攥成块、放手能散的水平。把拌匀的粉装入模具中,压实,放入蒸锅,大火蒸40分钟即可。


此方是传统食疗方。糯米、山药、白扁豆、莲子、芡实、薏苡仁、茯苓、白糖,这8种食材均是健脾养胃、益气补虚、治疗脾虚泄泻的良药,合用有“八珍”之称。








温中健胃

益脾饼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功效:健脾止泻,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食少久泻、完谷不化。
质料:白术20克,干姜6克,鸡内金10克,大枣50克,面粉150克。
做法:将大枣蒸熟后捣烂成泥;白术、鸡内金、干姜研粉。将所有质料放入大碗中,加水搅拌成面糊。平锅上火烧热,放上模具,浇入面湖,待面糊定形后去掉模具,取面饼两面烙熟即可。


以上食材与面粉合用,可补脾胃不敷,化积滞,止泄泻,增食欲,尤宜老幼脾胃衰弱者日常调养。阴虚阳亢、内热烦渴者不宜多吃。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姜橘椒鱼汤


出处:《食医心鉴》
功效:温中散寒,补脾开胃,理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衰弱乏力。
质料:鲫鱼1条(约300克),干姜、橘皮各15克,香菜段少许,葱段20克,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干姜、橘皮放入调料包封好口。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濯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葱段和调料包,小火煮20分钟,加盐,略煮。最后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段即成。


卿鱼搭配生姜、胡椒、橘皮、大葱、香菜等多种辛香温热的调味料,可增强健脾暖胃、散寒止痛、开胃下食的作用。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杏仁桑菊饮


出处:《温病条辨》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风热感冒、肺热及肺燥咳嗽,咽痛等。
质料:桑叶、菊花各6克,杏仁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叶、菊花和捣碎的杏仁一起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泡15分钟后,再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


此饮以清热为主,脾胃虚寒、慢性咳嗽、虚寒咳喘及咳痰黄稠厚者不宜饮用。








生津止渴 化痰止咳

五汁饮


出处:《温病条辨》
功效: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用于温病口渴、热灼津伤、肺热及肺燥咳嗽,也可防治热性感冒、肺病及咽喉疾病。
质料:芦根20克,麦冬15克,梨、荸荠(马蹄)和藕各100克。莲藕也可以用甘蔗代替,清热结果也很好。
做法:将梨、荸荠和藕分别洗净,去皮,切成丁。芦根与麦冬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150毫升,备用。把梨丁、荸荠丁、藕丁一起放入打汁机中,加适量水,搅打成混合汁。将混合汁倒入碗中,加入芦根和麦冬的煎汁,搅拌匀称即可饮用。


此方为经典的外感温热病之清热方。五种质料皆为甘寒养阴、生津润燥之品,梨、荸荠、藕偏重清肺经之火热,芦根、麦冬兼清胃火,合用则清热结果相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首都中医微信】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604667590508598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03:50 , Processed in 0.0988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