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成年人最好的养生:低内耗,勤活动,多读书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0

回帖

41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8
发表于 2023-12-11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挑衅30天在头条写日志#



作者:鹿小竹(富书作者)


看到这样一句话,温暖又有气力:“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泡一壶陈皮,让温暖与你不期而遇。”
又到了“养生热”的冬季,在暖暖的阳光下,泡一壶陈皮,静心享受岁月,是多少人追逐的生活。
可我们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却是白天在办公室里,仰面不见日头,回去已是栉风沐雨。
关于“养生”这个词,似乎很重要,却觉得离我们很远。
我们既没偶然间,没有精力,更没有款项去将养生这件事提上日程。
其实否则。
许多养生的方法,其实是低成本,又有效的。今天,给你分享三个低成本的养生方法。


低内耗,养气
最好的养生是什么?
《黄帝内经》开篇就给了我们答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力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人的精力恬淡,情绪安定,精力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么能够袭来呢?
最好的养生其实就是养心,养元气,阔别内耗。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
从曾国藩日志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他一心想当圣贤,对自己特别狠。
一旦发现自己身上的弊端,就狠狠自责,更是痛骂自己“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可“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塑造自己,哪能一步到位呢?
于是他陷入了纠结的精力内耗中,感到焦虑、克制,过得很累。
后来,他徐徐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开始反思。
觉得是因为过分在意一时的得失,反复自责,精力都斲丧在自责上了。
他勉励自己:“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其时不杂,既过不恋。”
克制内耗的他,一路上升,成为中国半个圣人。
人内心的气力是巨大的,只有跟自己内心好好和解,才能克制内耗,继续前行。
可正如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最难把控的,也是自己那颗想要统统完美的内心。
曾看到有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说自己有一个50岁的中医朋侪,总跟她说:“生活要抓大放小,不要什么都管。”
中医朋侪年轻的时间,一边想把工作做得精彩,一边又想让生活过得高质量,此外还想把老公和孩子也调教得很好。
于是一边在单元忙到焦头烂额,一边要想房子装修的事,还要为家里琐事胶葛不休,从早到晚,身心一刻不得闲。
她的状态变得很差,气色也越来越欠好。
她知道自己是操心太多、想太多,自我内耗过分,导致精力不敷,气血亏损。
后来,她就只管两件事,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业。
房子装修这类事情交给了老公,反正房子就是个睡觉、苏息的地方,她不再纠结细节,不再寻求完美。
现如今,她时常带着从容的微笑,天天泡好养生茶后,耐烦地看诊40个病人。
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强调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
心少挂碍,没有内耗,才是真正的养气血,真正的养生。


勤活动,养体
古语有云:“活动有方,五脏自和。”
常常活动的身材,健康,有活力,身心俱好。
中国末了一位国学宗师钱穆先生,他的祖父37岁病故,父亲活到41岁,长兄也英年早逝。
可他自己却活到96岁高寿,他的养生妙招就是活动和锻炼。
他天天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从不间断。
太极拳让他的神经得以放松,身心得以愉悦。
这给他增强免疫力,反抗疾病的同时,也让他的内心静下来,身心俱养,得以高寿。
《增广贤文》说:“身怕不动,脑怕不消。”
身材康健且长寿的人,大多离不开活动。
丹曼做过一项观察研究,发现常常慢跑活动的人,比不慢跑活动的人均匀寿命长5到6年。
活动的人生,大多过得不会太差。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出生时曾被预言活不外4天。
他的一生都在和病魔抗争,却活出了84岁。
他非常喜好各类活动,骑马、跑步、游泳,击剑,80岁时,还和朋侪一起登山看日出。
他曾说:“生命在于活动。”
他用自己的一生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前段时间,在朋侪圈看到朋侪参加半马的图片,想起她的履历。
她的工作很忙,常常下了班,还要把笔记本电脑抱回家,加班到深夜的那种。
偶然完成工作后,发现离要出门上班只有20分钟,于是恣意抹把脸就出门。
其时她说,都快变成秃头了,身材也越来越差。
2017年,她开始跟着别人跑步。
从2公里开始,到如今每次基本轻松十公里,每年再跑几个半马。
她的体型又回到了学生时期的高瘦,体检指标不再有箭头。
对于奔五的年龄来说,这已经很难得。
她说:“活动使我健康,使我快乐,用活动来养生的人生,才是高级的。”
她的历经,让我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活动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是的,许多时间,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借口,那么忙,哪偶然间呢?
可有人不以天气为来由,下雨时在家做平板支持;
有人不以放工晚为来由,4:30起床练瑜伽;
有人不以没时间为来由,出行总是走路,从不坐电梯;
有人不以要看娃为来由,孩子睡后,在楼梯间跳绳。
那么,你呢?
你以什么来由,拒绝活动养体呢?
泰戈尔曾说:“静止便殒命,只有活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以是,开始办法吧!
毕竟,只有健康的身材,才能让我们走出泥泞,进入空想国度


多读书,养脑
你历颠末这样的“大型打脸现场”吗?
幼时,家长和老师们常劝我们多读书。
常常听到:“孩子啊,多看看书吧,长脑子!”
我们其时一脸不屑:当我是三岁小孩啊,糊弄谁呢?就是想骗我看书。
可后来履历多了,才发现:读书长脑这事,是真的。
据纪录,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刚来投学时,一副蔫头耷脑、面貌面貌干瘪的模样。
可来了一段时间后,容颜大改,变得面色红润,神采飞扬。
孔子很奇怪,问他是什么让他改变了。
原来闵子骞来了之后,就每日静心读书。
因为读书,他开始明辨优劣、知妍媸、心平气和,增长聪明后,容颜也跟着大改。
清代文人沈复在笔记《浮生六记》中写道:民气至灵至动,惟读书可以养之。
好的册本,是人类聪明的结晶,读它们就是在给自己的大脑运送养分。
大脑养好了,人生也就开挂了。
就像一代学者季羡林先生。
他出身贫苦,小时间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可他有个保持多年的习惯,天天清晨4点起床读书。
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总是手不释卷。
在北大任职时期是这样,特别时期在牛棚度过的岁月也是这样,没有什么际遇可以让他放动手中的书卷。
由此得来的成绩,也让许多人无法望其项背。
他是国学大师、学术泰斗,是北大唯一的终身传授。
他醒目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有人说他是精于阅读、勤于阅读、成于阅读。
也许,你要说:我读书了,可没有什么用,我的人生没有变得更好,自己也没有变得更聪明。
在这里,我想用樊登的一句话来答复:“杯水车薪。”
加谬曾说:“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明白自己的痛楚,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你会在不断地读书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敷,也会在不断地读书中扩大自己的认知圈。
在期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吧!
根养得深,日后才能有枝繁叶茂。


有个朋侪运营着一个几十万粉丝的账号,当谈到履历时,他说:“我曾经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刚有账号就随处求履历,以致问该不应花钱买粉丝?”
有个老师的回答让他终生难忘:“你不花钱做欠好的事,花钱买了粉丝,账号也不会起来。”
是的,就像养生这件事。
许多人都明白:
只要镌汰无意义的思虑,就能镌汰内耗,养护好精气神;
只要出去跑跑,活动起来,就能养好体魄;
只要多读书,就能逐步地提升认知,养出好脑子。
可就是不乐意办法起来,不吝花钱办健身卡,买各种保健品,报名各类打鸡血的课程。
结果,健身房里险些没有你的身影,各类保健品逾期了,也不知内里东西长啥样,买的课程躺在网盘里,只是占着内存。
而你自己,连生理安慰都没买到。
养生,其实没那么贵。
成年人最好的养生,即活动,读书,阔别内耗。
愿你通过自律和修炼,强健身心,扩大格局,提升境界,人生自是另一番风景。


​作者简介:鹿小竹,富书作者,不断输入输出的日子是什么体验,我想试试,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必要屏蔽力,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全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119731019168208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01:50 , Processed in 0.11601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