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回复: 0

“宝妹,一个人出去旅行安全吗?”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0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3
发表于 2025-3-7 2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妹是一个摄影师,出过几本摄影集,拍的都是转瞬即逝的人和风景。比起旅行者,她更乐意称呼自己是一个散步的人。


在自己的Gap year,她一个人从云南出发,抵达摩洛哥,一起向埃及、约旦、埃塞俄比亚、吉布堤、索马里兰和马达加斯加出发,宝妹说,这些都是临时决定的,她没有长远的行程筹划,重点是要先到达。


有人问她:“宝妹,一个人出去安全嘛?”


“你只要出去了就安全了。”她答复。


以下是她的报告。








我现在在马达加斯加的穆隆达瓦,刚从一个小渔村回来,坐独木舟在海上漂了7个小时,才到了那边。

去那边纯属偶尔,有一天我回旅店,被一个坐在大堂的大姐喊住了,她说她是意大利人,看我是一个人出来玩,便开始跟我谈天。她想要去一个小渔村,想找人一起拼船。她给我看舆图,聊了一两分钟我就决定跟她一起去。由于那个小渔村也正是我想去的。村落的发音是belobelo,翻译成中文的话,大概叫贝隆苏梅。


马达加斯加旅游业不发达,交通未便是一个贫苦的问题,都要自己想办法。从城市穆隆达瓦去贝隆苏梅,只能坐独木舟,沿着沙滩的一条路线,不绝漂到南边,漂到村里面。



我知道一个外国作家写了关于贝隆苏梅的书,主要是先容村落里面划着小木舟出海捕鱼的人。我很想去看看这种简单的生存状态。




我们坐独木舟去,那些船好厉害,就是从一棵树里面挖出来的,就是一棵树变成的。一开始渔夫告诉我们到渔村得花6个小时,但由于它是风力行驶,所以没风的时候就要用手划。


中午12点到1点险些是没有风的,我们开顽笑说风也要去吃午饭了。出发的前两个小时我坐在船上,只是看着海、看着小船顺着海平线漂啊漂啊漂。八九点钟左右,太阳开始晒了,我才逐步地窝在船体内。两个船夫也很安静,不是那种话多的人。

差不多下午2点,我们的独木舟就漂到了小渔村的沙滩上,船夫给我们先容了一家他常住的旅馆,这是本地最自制的一家,房子是用芦苇、草和木头建起来的,东家一家人也住在这里,即使一人独享一个小木屋,人民币也才50块钱一晚。但是宾馆茅厕没有淋浴功能,要洗澡的话,只能用小水瓢从大桶里舀水往身上浇。




缓过神来以后,我一个人去逛了小村庄。木头房子虽然简陋,但是非常接地气,一座座全扎在沙滩上,沙子是非常细的白沙,就像一块地毯一样。我是湛江人,出生在雷州半岛,我老家的村落也有一样的白沙。当我脚踩上去的那一刻,仿佛误触了时空穿梭的按钮,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

同行的意大利大姐说,她觉得这边的村落很好,但缺点是没有适合晒太阳和穿比基尼的沙滩。而这恰好是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整个沙滩是贡献给村庄的,是全部村民的享受。村庄里面的细沙比海边的沙滩还要惬意,精致。所以这完全就是一个渔民享受生存的海滨村庄。

小渔村的日落太美了,第一天就被震撼到了。由于日落的时候,同时还可以看到月亮,想象一天之内,日出又日落,月出又月落,美好被放大了4倍。




生存在小渔村的人,我猜他们是志愿留在这里的。我在马达加斯加走过许多地方,这个小渔村是最漂亮,最干净,也是最缓慢的。


有一天我碰上一场宗教运动,每个人都盛装出行,这种“盛装”不是指富丽,而是每个人都穿得很干净。我们每天去的饭店,老板是从马达加斯加第二大城市塔马塔夫过来的,他说他更喜欢这里,也就没有再回塔马塔夫。




本地人说,在马达加斯加,不管多穷,只要住在海边就没事,由于不会被饿死。这里不冷,搭一个小毛棚就能过日子。男性出海捕鱼,大概造船;女性开咖啡店,在市场里卖蔬菜、卖鱼。

村中心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广场,本地人在里面卖鱼,本地人买鱼的方式很有意思:用一根长长的草从鱼嘴里穿过去,一根草可以可以穿许多多少鱼,像一条手链一样,用不上什么塑料袋。


©图虫


密斯都穿拉姆巴裙子。我见过最美的拉姆巴裙子就是在这里,每个女人穿得都不一样,是商品店里面看不到的,我都不知道她们在哪里买的。她们险些每天都换一条新裙子,大块色彩在她们玄色肌肤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斑斓刺眼。


每个人脸上都涂了黄色的植物粉防晒。女人们还喜欢绑哪吒头,这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她们喜欢往前绑,贴近额头。远远看起来像长了两个小羊角。男女老少都提着草编篮子,戴着一大帽檐的草帽。




我每天都去一个奶奶家的小店里喝咖啡。店很破,但是这并不影响奶奶的优雅。这里的咖啡杯都是搪瓷杯,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本地人会在咖啡里加炼奶,也就一块钱人民币。炼奶加进去以后,会先沉在杯底,拿勺子搅拌,才会混在一起。一杯咖啡可以喝两种口味,很好。




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就在小店里喝咖啡,看店外人来人往。可惜语言不通,我跟奶奶聊不了天。马达加斯加从前是法国的殖民地,全部人都会讲法语,但95%的人不会讲英语。所幸意大利大姐会法语,她们可以聊一些。






这个季候,马达加斯加险些没人来,这段时间,我就看到了自己一个中国人。


许多人觉得我在马达加斯加旅行很困难,但我自己觉得还ok,我对一些语言停滞不是很在意,我只对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事变感兴趣。我告诉自己,对于旅行来说,重点是要先到达。我能去到那边,就可以了,统统都不是问题。

我乃至很享受这种有点语言停滞的旅行状态。简单的语言,好比问“你从哪里来?”“你好吗?”“你开心吗?”,这样就刚刚好。本地人的生存习惯、穿着妆扮、饮食等,对我来说是另一种信息交流。


©图虫


我在贝隆苏梅待了一周,每天休息的时候,会把纸和笔拿出来试图写点什么,但是每一次都还没来得及,就转头看大海,看日落去了。


在马达加斯加,我经常看到一些带有汉字印花的衣服,那些汉字的意义都很搞笑。中国人大概不会穿,但是穿在本地人身上就显得特别时尚,不但喜感,另有个性。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密切的符号,由于我知道这些是从中国过来的。漂洋过海,按斤称重,卖给本地人。





除了汉字,我还经常在本地人的衣服上看到一个男人的头像,西装革履,发型整齐,面带微笑。一开始我以为是是什么啤酒公司的代言人,就像国内的老干妈一样。但我真的看到太多次,特别是在体力劳动者身上,好比车夫大概工人。


衣服是橙色的,特别亮眼,被工人穿得开始褪色,有了汗渍,有了褶皱,乃至是有了破洞,人像的容貌形状跟整个环境格格不入。后来我又发现这个头像还经常出现在桌布上、窗帘上,女人的裹裙上……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它被挂在了墙上,我顿时醒悟,哪有布衣的头像会被大幅挂在墙上。

这个男人是马达加斯加的总统。太讽刺了,这里许多人的生存没有水、没有电,这片地皮也没有得到有用的管理,但是总统却被庄严地高高在上地挂在墙上,和人民“在一起”。




在马达加斯加,有一次在村里散步,小孩子们集聚在足球场踢球,就在那边看着他们。后来,他们看到我在照相,就过来了。


看完照片之后,我们就一起唱歌。他们喜欢唱歌,学习本领也很强,我只说了三个中文词语,他们就学会了。当时是处于一种很开心的唱歌状态,他们跟着我一起放大了这个状态。








在贝隆苏梅,有一次,我和意大利大姐在沙滩上散步,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给我俩的影子拍了张合影。她忽然说,“I always travel with my shadow(我不绝跟我的影子旅行)”

意大利大姐说,她本年68岁,结过两次婚,没有孩子,现在独自一个人在意大利生存,但是她每年在意大利呆的时间也不过就一两个月,每次都是稍作休息之后又匆忙出发,就这样,一个人在路上跑了25年。她说,在这25年里,她路上碰到过许多有意思的女性,独立、夺目、开放,自由,但是碰到类似品质的男性不凌驾5个。她说她很歉仄,但这是事实。




她的话让我想起来,我这一起上碰到的那些独自旅行的女性:有一个来自挪威的姐姐,71岁,训练瑜伽几十年,每天都在对峙;另有一个来自丹麦的姐姐,72岁,她是灵性疗愈师,至今还在谈很快乐的爱情……

我曾经发过一条朋侪圈:“一个女孩独自旅行,最大的贫苦是男人。”当我一个人在外面游玩的时候,男性会先入为主大概自作主张地认为我大概必要帮助和保护,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偏见和否定。我想要告诉他们,不要用他们的想法来权衡我的状态。大概比起一些欠好的相告,我更乐意听到一些积极鼓励的言语。大概有些人就是会喜欢拿他的经验去告诫别人。现在,我一感受到这种气味就直接走开。之前也有跟男生结伴而行,但是现在我已经学会直接说:“我要自己玩了,我们下一站就要分开,走啦,拜拜。”


至于危险,临时没想到。就是感觉哪个人危险,离他远点就好了,带着这种防心。


©图虫


这些年,我在思索,我对旅行感兴趣,大概是一种对中式教育的叛逆。它的模板化和标准化,没有办法激起我对学习的欲望和洽奇心,虽然我的结果还不错,但是更多是出于应付家庭的压力,而我又是姐姐,必要给弟弟做出模范。初中时候,我完成了学业上的高光时刻,高中之后,就开始每天玩。


大学我报了旅游管理专业,以为是去旅游的,结果只是学习管理,叠被子、装被子、接待客人、摆放杯子,穿白衬衫,黑裙子,高跟鞋,妆容化好……这是一种团体机制下的服务行业,我不要干这个!


后来,我开始厌倦了这种状态,我不想朝九晚五,于是只能去探索自由职业的工作方式。我曾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gap year,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用摄影来生存。疫情的时候,我在沙溪租了一个废墟小屋,稍微改造了一下,偶尔有人去短租,租金也给我提供了一些旅费。




现在,我处在自己的第二次gap year中,算是给自己的30岁礼品。



整体而言,我不喜欢干巴巴的东西,我觉得这不是我获取知识和发展的方式。我更乐意用眼睛,用脚、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世界的辽阔。在真的去生存、去体验,去爱了之后,我才气和一个地方产生感情,进而,我才气记得它。对我来说,旅行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我熟悉世界的方式。




旅行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其实我也不太明确。这个词对我来说太高大上了。并且旅行者听起来似乎一定要到达某个地方,但其实,更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我更在乎的是,到达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变。


我更乐意将自己定义成一个在世界各地散步的人,就是一种很一样平常的状态,放空和放松,像每一次茶余饭后的悠闲。我不是“特种兵式”的旅游,我不会去自寻烦恼,我必要休息好,吃得香一点,每天有咖啡喝,我才气在一天里走很远的路。


©图虫


现在的我,也是时常处于一种边走边看的状态,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又将去处何方,它会把我带到哪里,都无所谓的,都是未知的。旅程中也并非事事顺心,好比从小渔村回来以后,我会觉得城市很嘈杂,但是看了一场落日以后,又觉得这种嘈杂也十分可爱。


我们不必非要待在喜欢的地方才气享受旅行。我信赖,像日升月落一样,统统都是流转的,我就让自己处在一种中间状态,看着万事万物天然地变化。我也不预期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没有那种导向,由于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




文/亦欢
图/宝妹的公众号@宝妹、图虫
编辑/戴敏洁

新媒体编辑/Tasia


本文原刊载于“先生制造”





长期征稿
后台私信“投稿”获取接洽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906072736225741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16:10 , Processed in 0.0963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