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回复: 0

“狂飙”后的洗牌!近4万家药店关门,另有20%将被镌汰?上市公司纷纷探索行

[复制链接]

141

主题

0

回帖

4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3
发表于 2025-3-1 07: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黄路)履历了前几年的门店数目暴增之后,曾经被视作“暴利行业”的药店,竞争趋向白热化,本年以来,闭店率持续上升,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统计数据表现,去年约莫有4万家门店关闭,中小连锁药店和新店成为“重灾区”。曾经跑马圈地的上市公司,如今也开始“收缩”战线,降低扩张速度,关闭亏损且扭亏无望的门店,转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业内资深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另有20%的中小药店将被镌汰,“行业集中度还会上升,按照店均服务人数测算,剩下40万家门店才气到达供需相对平衡。”
行业寒冬之中,怎样才气活下来?药店行业路在何方?分析人士认为,在这轮行业洗牌中,凭借供应链上风,龙头连锁药店抗压能力较强,但怎样提升综合毛利率,改变策划困境,要看企业自身怎样创新转型。靠卖药获取高毛利的年代已然已往,将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怎样满足人们“防备和治未病”需求。

(长沙一家已关门的药店内货品已搬空 图片泉源:财联社记者拍摄 )

竞争白热化:一条街6家药店
近日,财联社记者在长沙市星沙区某社区内走访发现,一条约600米的街道上,麋集分布着5家连锁药店、1家医药超市,另有一家社区诊所。这个社区内,常住生齿14000多人‌‌,算下来每家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不敷2500人。
云云过度饱和的结构,让竞争变得非常残酷,一毛钱的差价就可能导致顾客流失。“这条街才多远,走路几分钟,就有6家药店,药贵一毛钱,顾客比我还清晰,扭头就去另一家买。”上述长沙市星沙区的某社区药东家言语中满是无奈。
而长沙并不是孤例,统计数据表现,2019年-2023年,全国药店数目由52.4万家‌增至66.7万家。此中,单体门店28.1万家,连锁门店数目约38.6万家,连锁率为57.9%;国内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从2016年的4112人下滑到2023年的2113人。
湖南药品流畅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刀刀见血地指出,对比欧美国家店均服务生齿5000-6000人,“如今国内的药店数目远超合理程度,这是导致行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以上述长沙市星沙区某社区为例,策划一家70多平米的门店,房租费4800元/月,加盟费500元/月,水电物业等费用约1500元/月,人工费用为每月5000元/人。按照毛利率35%测算(未盘算门店装修费、设备采购费用),每个月业务额必要到达约3.4万元才气保本,日贩卖额低于1000元,那就只能亏本策划或选择转让、关店。
然而,据黄修祥的调查,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没有获得医保资质、也不做大的营销活动的新药店,日均贩卖额约莫在600元-1000元,在经济较发达的江浙沪地区,日均贩卖额可能在1200元-1500元,但成本也远高于长沙,这表明很多新店都在亏损。伴随消费者的选择增多,本年新店的日均贩卖额还在“缩水”。
他表示,“药店盈利通常必要一个漫长的造就期,而如今新店获取门店统筹资质更难。按照以往规律,已往一个门店大概1-2年到达盈亏平衡点,但多项政策调整下,照这样的单店产出,想要盈利基本上是遥遥无期。”
前述长沙市星沙区某社区药东家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天业务额要1000块以上才气保本,可如今每天只有几百元进账。如今守着这家店就犹如鸡肋。”
除了市场饱和,羁系趋严、线上药店平台的迅速崛起,也让传统药店的日子落井下石。
财联社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本年以来,多个省份药品监视管理局发布文件,强化药品策划管理,对药品购进、处方药贩卖、执业药师等方面提出详细管理要求。
“开门没买卖,好不容易来个客户又没药。”长沙市星沙区某社区内,一家新近开业的中型连锁品牌加盟药店境况同样艰巨,财联社记者留意到,该店内的货架上药品陈列较为希奇,东家告诉财联社记者,“如今很多客户都会选择去医院购买处方药,我这儿重要卖非处方药,还常常面临配送不及时的题目。”
湖南地区一位医药范畴投资总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今政策对药店合规的要求更严酷,顾客更愿意去医院买处方药,对实体药店客流量影响较大,买卖广泛难做,尤其是中小型药店。在近乎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无论是价格、产品品类的丰富程度,还是服务质量,中小药店都难以与大型连锁药店抗衡。
然而,即便是大型连锁药店,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招揽顾客。财联社记者近日在上述社区内的益丰药房门店看到,该店门前竖着一块夺目的标牌:“买贵了,差价3倍返!”玻璃店门和橱窗上贴满“开学季送心礼——满50送1000片帛氧棉片两提”的活动宣传海报;另外,根据顾客消费金额差异,该店还送食用油、米等一样平常家庭用品。 类似的促销活动在几大头部品牌药店门前均可看到。

(图片泉源:财联社记者拍摄)

行业“瘦身”:近4万家药店已关门,多家上市公司”收缩“战线
行业寒冬之下,转让门店乃至关店已成为浩繁东家的选择。财联社记者在小红书上查询到多条药店“旺铺”转让信息。
“货架、药柜都便宜处理处罚,加上门面转让费,一共只要3万,要是你想打包买这些药材,也没题目。”在长沙市星沙区某社区的街道另一侧,一位药店老板已动手转让门店,“你有朋侪想要,也可以保举来看看。这地方开超市也挺得当的。”
但门店转让也并非易事。财联社记者留意到,在位于长沙河西的梅溪湖某社区,一家知名连锁品牌的加盟药店挂出转让信息已近半年,却至今无人接盘。

(图片泉源:小红书截图)

中康数据表现,去年,预计2024年全国共有3.9万家零售药店关闭,闭店率将达5.7%,而2023年仅为3.8%;去年第四序度闭店13672家,高于前三季度的平均程度,团体出现关店加速趋势。
“这两年,圈内共识是预计另有20%中小药店要被镌汰。” 一家大型连锁药店上市公司相干人士云云表示。更有业内资深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全国40万家门店才是一个相对平衡点。长期看20-30万家门店,大家能活得更好。”
转让门店“止血”或关店不仅是中小药店的艰巨选择,由于新店盈利周期变长、日均坪效下降,大型连锁上市公司也纷纷开始“瘦身”。
本年,国药同等(000028.SZ)选择“瘦身”健体 ,国大药房旗下吉林成大、天津国大等5家子公司退出这家“万店巨头”的策划版图。一心堂(002727.SZ)、大参林(603233.SZ)等上市公司也开始“踩刹车”,转而注意提升门店质量和策划服从,而非单纯寻求数目增长。
“踩刹车”背后是业绩承压。如今,有四家上市连锁药店企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一心堂预计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65.87%~52.22%;国药同等预计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54.59%~67.58%;健之佳(605266.SH)预计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减少69.15%~65.91%;漱玉布衣(301017.SZ)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1亿元~2.1亿元。
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阐明会上,大参林公布暂缓向新的省份扩张;老百姓(603883.SH)方面则表示要降低新店开店速度,退出部门长尾市场,以更好地巩固现有资源和市场地位。
十字路口:药店行业怎样突围?
而今,药店行业已然处在十字路口,寒冬之中,怎样才气活下去?行业将来的方向在那里?业内人士认为,走差异化门路的药店存活率较高,如接纳“药店+”模式的中小药店以及多元化策划的头部连锁药店。
在长沙星沙区某社区内的”善因堂医药超市“,财联社记者留意到,由于接纳了 “药店+医生坐诊”的策划模式,其策划明显好于其他几家中小药店,店内一位专家医师正在给患者把脉,有3名中老年顾客在等候。

(图片泉源:财联社记者拍摄)

而该社区内的益丰药房(603939.SH)门店,则商品更丰富,药品柜里摆放着益丰药房旗下的中药养生品牌“恒修堂”系列产品,有五、六名客户正在选购商品,策划情况也明显好于中小药店。据悉,益丰药房增长了多项业务,包罗奇怪水果零售和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病人陪护服务等。

(图片泉源:财联社记者拍摄)

对此,上述医药投资总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药店的日用品重要作用是引流,处方药毛利率广泛较低,而公司自有品牌的中药保健品及与厂商共建品种则可以进步综合毛利率。
老百姓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过一组数据:公司2024 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3.87%,此中,中西成药、中药、非药品毛利率分别为31.93%、45.08%、39.53%。
财联社记者留意到,其他连锁药店品牌也在钻营转型。漱玉布衣与大树医药合作开设“大树漱玉”,结构“新型药店”。如今处于筹办阶段,除OTC产品,还涉及奶粉、孕婴、健康生活品等;一心堂、健之佳等探索“药店+诊所”模式,强化慢病管理。
重庆鑫斛药房去年4月发起近底价卖药活动,掀起行业“价格战”。日前,公司选择牵手药易购(300937.SZ),以便获得更丰富高效的商品供应和数字化转型支持。
同时,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财联社记者提到了欧美、日本等外洋药店的策划模式,“日本药妆店里SKU可达数万个,国内药店必要逐步降低对医保产品贩卖的依靠,转而通过非医保产品实现盈利增长。”
据悉,国外药店连锁巨头通过多元化商品结构,乐成将非药品类贩卖额提升至总收入的60%-70%。以日本为例,2022年日本药妆店贩卖规模最大的商品类别为食品和其他,占比28%;其次为包罗日用品、宠物用品在内的家庭照顾护士品占比22%;包罗化装品和洗漱用品等的美容照顾护士产品,与包罗OTC药品、家庭医疗东西等在内的健康照顾护士品市场份额靠近,分别为18.1%和18%。
老百姓相干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药店在商品及服务多元化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将来公司将重点拓展个人照顾护士与美妆产品、健康养生食品等品类,如今已在部门地区门店进行多元化试点。
“很多药店此前靠着医保政策、高毛利产品赚取红利,但躺赢的时代已经已往。”在黄修祥看来,药店要转型,卖药找流量,卖非药找利润。将来药店将不仅仅是一个买卖药品的场所,而是一个“贩卖健康”的场所。
(财联社记者 黄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630144945499397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3 20:30 , Processed in 0.0915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