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点外卖投放异物恶意索赔构成诓骗勒索,入选最高法范例案例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5-2-11 1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1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诓骗勒索犯罪范例案例,标明网络行为红线,指明依法维权路径。
此次公布的范例案例涉及网络造谣、恶意索赔、曝光企业“黑料”后寻求“商务互助”、借“裸聊”实行威胁等多种诓骗勒索新型犯罪手段。最高法指出,这些案件虽然犯罪手段升级,但本质上还是以非法占据为目的,采取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基于心理逼迫交付财物,对于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构成诓骗勒索罪的,人民法院果断依法从严惩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留意到,一起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的诓骗勒索案入选。案情显示,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被告人相某漫在多个线上外卖平台购买食品并投放异物,随后拍照反馈给平台和商家,以不补偿就投诉相威胁先后向4家餐饮店肆索要共计人民币3169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相某漫以非法占据为目的,以投诉相威胁勒索多家被害单位钱款,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诓骗勒索罪。相某漫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处罚。据此,对相某漫以诓骗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并责令其退赔违法所得。
“消耗者的评价和投诉对入驻电商平台商家的口碑及后续经营有偏告急影响。公道差评和合法投诉有利于维护消耗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商家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然而,一些非法分子盯上了投诉维权渠道,通过伪造有关食品安全的事实,以投诉、举报相要挟向经营者勒索钱财,利用线上平台商家重视评价、害怕影响生产经营等心理实行诓骗勒索犯罪。”最高法指出,利用线上平台恶意“索赔”,不仅严肃侵害了经营者的产业长处,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打击,有利于遏制恶意差评的蔓延,制止消耗者被误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005656886044315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9 16:56 , Processed in 0.0873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