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回复: 0

设置情感缓冲期,上班族渐进复工!医生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0

回帖

48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7
发表于 2025-2-8 14: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假期结束,人们的身心状态从假期放松状态,回归到一样平常状态。记者从本市多家三甲医院了解到,由于节日期间暴饮暴食和不规律作息,春节返岗后,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急症与节后综合征等患者有所增长。医生发起公众公道膳食、调整作息、保持积极心态,降服节后综合征,渐渐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节奏。
“病从口入”——消化、口腔急症
32岁的患者张老师从除夕到大年初七辗转5场会餐,顿顿不离白酒和红烧肉,最近腹痛难耐。近日,他到北京交情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检查结果体现,张老师的血脂指标是正常指标的5倍。
“每年春节,消化科患者格外多。”北京交情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邢洁先容,春节期间,家庭会餐增多,暴饮暴食、大量饮酒、不按时用餐等环境时有发生,这导致胆囊炎、胰腺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频发。邢洁先容,节后首周前来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大部分与暴饮暴食直接相干。
“暴饮暴食患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偶尔放纵没关系,但身体承受力是有限度的。”邢洁提到,她曾接诊过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由于春节一连3天“暖锅配啤酒”,引发重症胰腺炎,住院半个月才脱险。
别的,春节期间,有人在饱餐一顿,特别是摄入大量水饺、面条、米粉等主食后,感到特别困倦。邢洁解释说,这种环境属于“晕碳”。“晕碳”即“晕碳水化合物”,是指摄入大量碳水之后犯困的现象,也被称为“餐后嗜睡”或“食困”。“晕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当碳水化合物被摄入人体后,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升高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肝脏中的色氨酸转化为血清素,最终转化为褪黑素,促进就寝。同时,在消化食品的过程中,由于肠胃血流量增长,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就会出现大脑供血不敷的现象,让人产生倦意。
邢洁提示,春节事后,饮食应保持清淡,荤素主食公道搭配,少盐少油,制止油炸、烧烤等重口胃食品,以减少胃肠负担,降低病从口入的大概性。
不光是消化系统疾病,“病从口入”还包括口腔题目。最近,65岁的李密斯牙痛难忍,三天都没吃好饭后,到北京口腔医院就诊。黏膜科主任关晓兵接诊时发现,她的口腔黏膜已被碎骨划出两个血疱。“春节后口腔急症患者较平时显着增多,临床中常常碰到由于啃骨头、吃坚果或滚烫的水饺,导致黏膜创伤出现血疱的患者。”
关晓兵提示,进食时要“三慢”——慢咬、慢嚼、慢咽。如果出现血疱,一般能自行吸取或破溃,不影响说话和吃饭可不处置惩罚。如果血疱过大影响呼吸,应迅速刺破血疱,以防窒息。血疱破溃后如果形成较大面积的糜烂面,疼痛显着,影响说话、吃饭,发起到口腔黏膜科就诊,“特别是服用抗凝药的老人,血疱破裂大概引发出血不止,应实时到医院处置惩罚。”关晓兵说。
两类人群易患节后综合征
近日,在北京回龙观医院诊室,28岁的上班族王密斯描述着返岗后的不适:“开会时手抖、出汗,感觉电脑屏幕上的字都在跳动。”中西医联合科主任闫少校分析,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体现。
闫少校先容,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疾病名称,而是指人们在长假结束后,重新回归工作、学习时,体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假期中的改变而产生的,包括生活节奏、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方面的改变。身体和心理难以迅速适应这些改变。
“春节期间均匀就寝时间比工作日更长,返岗后突然恢复紧张节奏,身体就像坐过山车,导致状态不稳固。”闫少校说,上班族、空巢老人是节后综合征多发人群。
闫少校曾接诊过一位73岁的空巢老人,这位患者的子女春节返程后,她一连多日失眠,高压飙升至180毫米汞柱。“大年夜百口团圆的场景越温馨,节后的冷静就越难承受。”闫少校体现,老年人对情感变化的适应力较弱,突然的热闹与突然的孤独形成猛烈反差,轻易诱发抑郁感情乃至躯体疾病。他发起子女返程后与父母保持“情感缓冲期”,每天固定时间视频通话,帮老人安稳过渡。“这比节前送保健品更有现实意义。”
对于节后综合征,闫少校体现,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不必过于焦虑。他发起接纳“渐进式复工法”降服节后综合征,“比方上班前,提前梳理工作学习使命,订定公道的计划,按紧张程度和告急程度排序,井然有序地推进。刚开始恢复工作时,制止安排高强度使命,给本身一些缓冲调整的时间。”别的,还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
“如果一连失眠、感情低落凌驾一周,或出现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应实时寻求专业资助。”闫少校说。
春节“讳疾忌医”导致严重结果
很多患者因春节隐讳或忽视症状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邢洁此前接诊过一位56岁的患者,春节前患者已出现腹痛,但认为“过年看病不吉利”,拖到节后便血才就诊,最终确诊为晚期肠癌。“这类环境并不少见。节后确诊的消化道题目患者中,存在部分延误就医的环境。”她夸大,腹痛伴随发热、黑便或体重骤降,往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需要立即到医院排查。
邢洁接诊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因“初一吃药不吉利”擅自停药十天,导致血糖飙升,引发酮症酸中毒,经抢救才脱险。邢洁体现,春节期间血糖失控患者较平时会有增长,此中多数为擅自停药或饮食失控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坚持规律用药,节日期间更要增强监测。”
口腔康健范畴也存在认知误区。关晓兵体现,出现牙痛、牙龈红肿等题目应实时就医,制止延误病情。“有些患者长溃疡后不妥回事,本身处置惩罚或服药,溃疡不好也不实时就医。其实,溃疡如果凌驾两周仍不愈合,应实时就诊。”
专家提示:节后留意平衡饮食
面对节后康健风险,在饮食方面,邢洁体现,春节期间,餐桌上往往大鱼大肉较多,节后应适当减少这些高脂肪、高卵白食品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发起多食用如芹菜、燕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有助于消化;同时,尽快恢复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制止暴饮暴食。别的,春节期间剩菜剩饭较多,应尽快放入冰箱,制止滋生细菌,并在一两天之内吃完。
“青少年即将开学,这类群面子临着寒假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叠加的双重压力。”闫少校说,参照往年的接诊履历推测,春节后、开学前,心理门诊青少年患者占比大概有所上升。为防备心理题目,青少年可以在假期结束前几天设定相对固定的入睡及起床时间,并渐渐调整至上学时的作息时间。寒假结束前一周,青少年要控制电子产物使用时间,制止沉迷于游戏或社交软件;可以适当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但不要过分安排学习使命,以免增长压力。
下周将迎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很多人喜欢吃一碗香甜软糯的元宵。关晓兵提示,元宵刚出锅时温度较高,应稍微放凉后再食用,制止烫伤口腔黏膜,导致口腔疼痛、溃疡。别的,元宵由糯米制成,黏性较高,轻易附着在牙齿外貌和牙缝中。如果不实时整理,食品残渣会滋生细菌,导致蛀牙。“吃完元宵或汤圆后,发起立即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品残渣。”
泉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
流程编辑:U022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856730265757339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9 19:07 , Processed in 0.0900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