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回复: 0

新春走基层|春节约“馆”!一些年轻人热衷博物馆里过大年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0

回帖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1
发表于 2025-2-7 1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习生 陈帅羽 齐若伽 李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戴月婷 杨奕钊
近日,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推出的《新年说“新”》系列短视频中,记者化身“探馆博主”,在中国迎来非遗申报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拜望多个“春节主题展”馆,一些在“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年轻人,体验和爱上博物馆里热闹的年俗风情。
“看春节展需要提前预约抢票,进门排长队,有种过年赶集的感觉。”95后姑娘张雯是逛展爱好者,春节前夕她特意来“打卡”中国工艺美术馆春节主题展,为了体现观展的“仪式感”,张雯经心挑选了有“龙纹”的新中式服装,约了会摄影的朋侪一起“逛”。
张雯穿着新中式服装打卡春节展。受访者供图
展会门前排起长龙,张雯以为这和春节申遗成功有关,“我也是看到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想着本年春节肯定要逛一次春节主题展。”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现,74.0%的受访者以为春节申遗成功可以引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选择在春节期间来北京嬉戏的李萍萍和李京艳表现,春节主题展览给人一种喜迎新春的感觉,过年的氛围更热烈、喜庆。在她们看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颖过年形式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在展馆里,张雯看到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汗青久长的山西怀仁旺火、流光溢彩的浙江乐清金饰龙、惟妙惟肖的广东醒狮……
张雯发现,在展馆里,进行非遗互动体验的项目更受接待,比如拓印体验、剪纸互动等。春节期间,90后妈妈王曼牵着宝宝到场了多项非遗互动项目,看到展厅中心巨大的彩饰龙船灯、高耸的冲天模仿火堆、创意电子烟花秀,孩子非常高兴、开心。她以为“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相识中国春节传统风俗文化,能更珍惜名贵的传统文化”。
10后常峻睿被展馆内琳琅满目的摊位吸引驻足。他以为,逛展的魅力就在于,无论齐风鲁韵、晋善晋美、天府根脉;还是诗画浙江、沪上风华,天南海北的春节年俗特色都可以在一个展览里“大饱眼福”。
颜色丰富、种类繁多的“花馍面塑”展台给常峻睿留下深刻印象“没想到花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汗青。它的工艺特别精巧,既悦目还能成为年夜饭的佳肴,非常实用。”
在常峻睿心中,最名贵的春节年俗是“年夜饭”,“和家人朋侪团圆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聊天,感觉特别幸福。”
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各色花馍展台。实习生 齐若伽/摄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一个小朋侪在体验拓印年画。实习生 李蕊/摄
逛展中有不少结伴而来的友人、情侣,博物馆成为“约会地”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逛展中大家找到自己的兴趣,感受文化的力气,还能彼此交流、互鉴,很有劳绩。”张雯和朋侪多次参观非遗文化展览,去过南池子美术馆的园林艺术和地坛的庙会等等,闲暇之余与朋侪约“馆”成为她的生存方式之一。
中心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郜建华表现,当前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一些年轻人自发构造的在博物馆内过大年,不但可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而且可以或许有用展示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弘扬春节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可以让年轻人在博物馆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引发年轻人对春节文化、中华文化的热爱。
在都城博物馆“岁华纪胜——老北京民风展”中,一位母亲带孩子阅读“欢乐元夕”展板上的内容。实习生 闫潇晗/摄
郜建华盼望,年轻人在博物馆过大年,应把从中体悟、感受到的中华文化精神融入一样平常生存中,在学习、工作中显现精良的精气神。
张雯期待更多的博物馆能推陈出新,“以后不止春节,一样平常也多举办一些能互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意义活动与展览。”
泉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858510335501982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0 10:52 , Processed in 0.0917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