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复: 0

我回老家秋收,邻居问我工资多少,我说3000,第二天车就被人堵着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0

回帖

42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4
发表于 2024-12-1 0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偶合
文|柳八原
秋收刚开始,我就驱车赶回了老家,盼望在这个农忙时节帮上父母的忙。
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刚下车就收到了隔壁邻居老张头的“慰问”。
面临老张头的打听,我只是淡淡的回复了一句“3000”。
谁知老张头听完后,就面露鄙夷,甚至还用晾晒的谷子将我的车给围了起来!

01

回到老家那天,正值秋收,村子里一片忙碌的情形,远处的地步上满是金灿灿的谷子,村民们弯着腰,摆荡着镰刀,收割着一年的盼望。
我踩着熟悉的土壤,内心却有些极重。
几年没回家,村里的变化不大,只有几家盖了新居子,但村里人的心态却没变多少,尤其是那些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邻居们。
我把车停在院子门口,刚一下车,老张头就从旁边窜了出来,热情得有些太过,他的嘴角带着笑,眼睛却不绝盯着我的车。

“小李,返来了啊!这车不错嘛,在外面混得挺好吧?”
我知道他的意思,笑了笑:“还行,勉强够用。”老张头拍拍我的肩膀,故作随意地问:“在外面打工,工资不错吧?一个月能有多少钱啊?”
我早推测他会问这个题目,村里人喜欢攀比,尤其是对外出打工的人充满了好奇。
他们总觉得在外面打工的,开着车返来,日子肯定过得风生水起。
可他们哪里知道,都会的生活压力并不比农村小,我的工资不外每月三千,刨去房租和一样平常开销,剩下的所剩无几。
我不愿多解释,于是随口回了一句:“也就三千吧。”

老张头显着愣了一下,眼神里带着几分猜疑和不信任,他压低声音说道:“三千?你可别谦善啊,开着这么好的车,三千够用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信,像是觉得我在说谎,我内心有些不快,没再多说什么。
第二天清早,我准备开车出去帮家里运点东西,结果发现车被人堵得严严实实。
前后都被晒着的谷子占满了,根本挪不动,我环视附近,才发现这是老张头家的谷子。
这不是偶合,而是故意的。
我内心顿时火冒三丈,老张头平常就是个爱占便宜的人,每次村里谁家有点什么东西,他总是第一个跑已往讨要,绝不客气。

几年前,我父亲买了一台新收割机,老张头没二话就过来借。
刚开始说好只用几天,结果硬是拖了一个月才还,连工费都不舍得给。
这种人,对自己一点亏不愿吃,对别人却要求得多,这次堵我的车,显然是故意的。
我走到他家门口,正准备拍门,老张头就从屋里出来了,笑嘻嘻地说:“哎呀,小李,欠好意思啊,晒谷子没地方了,刚好你车停那儿,就顺手用了下。你别急,等晾干了就挪开。”
我冷笑了一声:“晒谷子没题目,但你也不能把我车堵住吧?我有事要出门呢。”

老张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哎,趁便的事儿嘛,等我一会儿,立刻收拾。”
看着他这副无所谓的样子,我内心憋着一股火,什么叫“趁便”?你占我车位不说,还一副天经地义的样子。
我站在那儿等了几分钟,见他一点收拾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和旁边的几个村民聊了起来。
“你这车压得住谷子吗?不怕把你轮胎弄脏了?”他嘲讽着说道。
这话激得我火气更大,我走到车前,二话不说,发动引擎,直接把车开上了他晒着的谷子,压了已往。
车轮在谷堆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谷粒被碾碎的声音清楚可闻。

“哎!你干什么!?”老张头终于急了,冲过来拦住我的车。
我冷冷地看着他:“我有事,车要开出去。你不是让我压已往吗?我就压了。”
他表情一下子变了,从刚才的自得酿成了恼怒,嘴里开始抱怨:“你这人怎么如许?晒点谷子你至于吗?”
我内心的不满彻底发作了:“老张头,你别说这话。这不是你第一次占别人便宜了吧?我尊重你是长辈,但你这次做得太太过了。晒谷子可以,但别堵人家车,我也有急事要办。”

周围几个邻居听到了动静,也凑了过来,一些人低声议论着,有的说我太冲动,有的则偷偷笑着,好像早就看不惯老张头的做派。
实在,老张头这种双标的行为村里人都心知肚明。
几年前他家盖房,邻居老李家借了他家工具没按时还,老张头气得跑到老李家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把工具强行拿走。
可如今换到他自己头上,占了别人便宜还觉得天经地义,真是让人无语。
他气冲冲地瞪了我一眼,嘟囔着什么,但看着我态度坚决,也欠好再说什么,急忙把谷子收了起来。可那心情分明是不甘心。

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跟父母提了,他们只是笑了笑,说:“老张头就是那样的人,你别跟他计较。”
可我内心还是不惬意,回到村子帮忙秋收,本来是想尽点孝心,趁便和乡亲们叙叙旧,结果却总是被人当成了“外面有钱人”的标签贴在背上。
村子里的攀比心理有时间真让人头疼,尤其是对那些在外工作的人,他们一方面羡慕我们能在都会立足,另一方面又总觉得我们过得多么风光。
可他们哪里知道,都会里的生活压力一点也不小,工资也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高。
我记得小时间,村里谁家日子轻微好一点,总有人来借东西,借工具、乞贷、甚至借粮食。

可等别人轻微好一点了,老张头这种人就会开始挑刺,觉得人家得了便宜却不懂回报,这种双标行为,从小看到大,我内心早已讨厌。
隔天,车终于没被堵住了,我的秋收工作也得以继续,但内心却再也找不到最初回家时的那份轻松感了。
村子里虽然一如既往地密切和热闹,但这种背后的攀比和占便宜心理,像一块阴影包围在这片熟悉的地皮上。
这次回老家,我不但仅是帮忙秋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村里那种看似淳朴背后隐蔽的复杂人际关系。

村民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攀比心理,有时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不满。
老张头代表的,正是那种总想着占别人便宜、却从不愿意自己吃亏的典型心态。
大概,都会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差别,但人性中的一些缺点却是相通的。
面临这种双标行为,我们有时间不得不强硬一点,才华掩护自己的底线。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偶合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444342855915984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1 00:25 , Processed in 1.12181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