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回复: 0

现在已经没有人因为出轨仳离了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0

回帖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14
发表于 2024-11-23 2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泉源:十点读书 作者:十点肖肖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现在已经没有人因为出轨仳离了#


第一反应,感觉有些不测。


但再细致想想,突然又以为情有可原。


记得曾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五线小城的快递员和妻子结婚22年了,生活始终平顺宁静。


他的妻子是公立学校的管理层,赚的比老公多,不绝以来都负担着更多养家的责任。


两人的儿子也21岁了,结果很好,从不让父母操心。


任谁看,这都是“完美”的一家人。


但只有快递员自己知道,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总让自己抬不起头,没什么“男人的自尊”。


后来他在送快递时,认识了情人。


情人的物质条件远不如妻子好,但胜在温柔体贴,很尊重自己。


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


在出轨的日子里,快递员感受到生活有种幸福的平衡:


既有稳固的物质条件和家庭能给他安全感;

又有体贴的情人能给他新鲜和刺激感。


只惋惜,好景不长,他的婚外情被妻子抓了现行。


随即召集全部亲戚来开家庭集会,打算仳离。


谁知亲戚们一边责怪丈夫,一边劝妻子:


“为这件事仳离不至于的,传出去别人不知道说的多难听逆耳呢。

再说,仳离对孩子也欠好。

一起打拼多年的小家,现在放弃不惋惜吗?”


终极,妻子放弃仳离。


丈夫则写下包管书,发誓和情人断绝往来,否则净身出户。


不曾想没过多久后,丈夫再次出轨被抓到了。


这次,妻子下定了刻意要仳离,乃至还关照了两人的儿子。


丈夫见妻子动了真格,赶忙跪在地上,边扇自己巴掌边祈求妻子的原谅。


让人不测的是,尽管儿子支持母亲的统统决定,但在一段时间的夷由后,妻子再次放弃了仳离:


为了儿子,为了不被别人议论,也为了打拼多年的小家不被拆散。


学者潘绥铭曾做过观察,中国夫妻中只有30%是至心相爱的,剩下70%根本不相爱。


但他们坚持不仳离,是因为以为“稳固性压倒统统”。


婚姻,不只是两人感情的结合。


更是包罗金钱、人际关系、生活风俗、精神依靠等一系列“生活惯性”的总和。


一旦仳离,放弃的不只是一个丈夫。


更要放弃自己已经风俗多年的舒适区,是对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


这绝非易事。


就像在前文故事中的妻子,其实是婚姻中的强者。


就算仳离,她同样有经济和精神实力照顾好自己和儿子的生活。


但她依然放弃了。


如果当女性是强者时尚且云云,更别提那些在精神和物质上更依靠丈夫的妻子们了。


博主@杜杜曾聊过“仳离对于女性的代价”。


从精神上,必然经历抽筋剥皮般的内耗:


“孩子和父母怎么办;


为什么我的付出,对方从来都看不到,好不甘心;


一旦仳离,之后要怎么生活”等等。


从物质上,一个人给孩子既当爹又当妈,还能多赢利的可能性险些为零。


因此单亲妈妈的生活程度大概坦白线下滑。


你们看,想象中的出轨,会让感情和信任崩塌,必然通向婚姻的崩盘。


但真实人生是:


感情和信任可以崩塌,但婚姻咬个牙,该过还得过。

因为婚姻早已不只是情情爱爱,换个人也未必会变得更好。







信赖很多婚姻不幸福的人,都曾反复想过一个题目:


“这段婚姻,我是不是一开始就选错了?”


题目的答案晚点再聊,先给各人讲个故事。


王姐在24岁时嫁给了大自己5岁的老公。


老公事业有成,头脑成熟,在两人恋爱期间教了王姐很多为人办事的道理,也带王姐去各地观光,见了很多世面。


王姐原生家庭欠好,老公的出现像是“救赎”,照亮了她原来晦暗的生活。


也因此后来王姐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工作与交际圈,来到了老公的城市,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她以为自己是奔赴爱情,事实上却是走进“地狱”。


婚后,家里的大事小情全落在了王姐一人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


王姐一开始以为,夫妻间别太计算,自己多做点也不要紧。


但她的忍让,反而让老公变本加厉,终极变成“丧偶式婚姻”。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心的。


在王姐结婚前,并没观察过老公的原生家庭。


嫁过来后才发现,婆家人各个自私入骨。


逢年过节的会餐,备菜、做饭、收拾全由王姐一人承包;


婆婆舍不得花钱请人来家里大扫除,就总使唤儿媳妇动手;


公公患癌住院,也是王姐没日没夜地近身奉养。


可就算再任劳任怨,王姐也没落得一点儿好。


婆婆不仅对她处处刁难,还在亲戚面前颠倒是非,说王姐对自己如何欠好。


弄得亲戚总以为王姐是个刁蛮媳妇,也故意偶然地为难她。
对于这些委曲,王姐也曾想过不忍了,但终极照旧放弃了:

“很多事一旦挑破,婚姻就维系不下去了。


可一旦仳离,该怎么养孩子?今后的日子又得怎么过?


我没有勇气,只得忍耐。”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王姐早已看透:


“岂论是老公照旧婆婆,他们全家都是自私的人,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要是现在的我,绝对不会嫁进这样的家庭。


但20年前的我太年轻,对人性的认知有限,身边也没人帮我参谋。

别人对我一点点好,我就以为对方是‘好人’,然而就‘以身相许’了。


可比及真正明白时,统统又太迟了。”


你们发现了吗?


很多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幸的婚姻,背后每每有个“单纯无知”的妻子,利欲熏心的丈夫以及他死后破败的原生家庭。


这样的婚姻,无法靠妻子一人的努力付出去接济。


究竟,漫长的婚姻生活,拼的从不是感情,而是一份责任与良知。


感情可能变淡,但责任和良知会让男人对家庭不离不弃。


转头看,每个走的长久的婚姻,最初都源自“一个好人选择了另一个好人”。







那么,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好人,婚姻就必然会幸福吗?


也未必。


生活中,没有原则性题目,但每天鸡飞狗跳的夫妻也比比皆是。


此中很常见的一个辩论是:


总想改变对方,盼望对方能满足自己的全部期待。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结婚10年的“模范夫妻”,曾在刚结婚不久后差点仳离。


缘故原由是:妻子对老公不满意,总盼望他改变。


“婚前他有多知心,婚后我就有多寒心。”


结婚前,老公会记得两人的怀念日,提前预备小礼物;


会大包小包地扛妻子逛街时的战利品;


会为“不喝凉水”的妻子预备保温杯;


会预备麦片和杂粮面包,恐怕妻子不吃早餐。


但这统统在结婚后全都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老公的邋遢与懒惰。


还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我原来的样子。”


更不能忍的是,老公毫无事业心。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打游戏睡觉,连家门都不出。


妻子曾费经心思地想改造老公:


“如果他爱我,肯定会为我改变。”


但她失算了。


“我越想改变他,他越抵触,我越以为力有未逮。”


两人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乃至开始分房睡。


直到一次,妻子生了场大病,半夜想吃西红柿炒蛋。


从没下过厨的老公,在厨房里鼓捣了好久,终于把一盘西红柿炒蛋端到妻子面前。


还加了糖,是妻子最喜欢的味道。


那一刻,妻子突然发现:


没有事业心好像也不是大事,至少他知我冷暖,懂我悲欢;


固然邋遢,但让他收拾家的时候,不敢怠慢;


固然爱打游戏,但知道我不喜欢,打游戏时也会开始静音……


“以前那些被我忽略的小事,原来也是他对我的爱。”


后来,这位妻子不再费力改变丈夫,而是学习去理解丈夫的“缺点”,并尝试探求两人都舒服的相处模式。


没想到,丈夫竟然也徐徐改变了。


就这样,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当两个生长在不同家庭的人重新结合后,必然会出现方方面面的摩擦: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爱干净和邋遢的;有条有理和为所欲为的;对未来有规划和随遇而安的......


这些事,其实可大可小。


而那些走的长久又幸福的夫妻,每每都有“一体化”的观念:


不是我和你,而是我们。


你风俗邋遢,但我爱干净,那我想收拾时就多负担点,不爱做时就不做。


你做事更有规划,但我更善于因地制宜,那么你负责规划,我则在不测打乱原计划时找到新的办理方案。


你喜欢待在舒适区,但我更爱尝试新事物,那我就大胆尝试,而你做我死后的底气。


你们看,幸福的夫妻每每懂得约束自己,接纳对方,在相处中发挥相互的长处,补足对方的不敷,徐徐为“我们”找个新平衡。


究竟,幸福的婚姻从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双方的学习和策划的。







尽管已经和各人聊了这么多,但依然难以说尽婚姻中的“疑难杂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仳离或不离”,都不是一劳永逸,适合全部人的标准解答。


常看到网上有人讨论“仳离后,后不后悔”的话题。


答案总是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一句话:


“过得不如仳离前的每每后悔,越过越好的总是庆幸。”


可我们谁又能在做决定时,就预判未来的好坏呢?


以是,盼望大产业下认真地为自己做选择,然后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变成“对的选择”。


别羡慕那条自己没走的路。


如果现在的你依然想坚持婚姻,那么十点君有2个小建议可以资助各人提升婚姻幸福度。


当你已经确定自己嫁错人时,可以尝试“婚内只身”,和老公精神仳离。


利用对方能提供的价值,其他时间各过各的,互不干涉。




如果老公没有原则性题目,则可以学着“抓大放小”。


重点和老公沟通自己最无法忍受的题目。


其他小事,睁一只闭一只眼就算了。


正如《傅雷家书》中所说:


对终身朋友的要求,正如对人生统统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

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


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935979984368487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2 07:44 , Processed in 0.0922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