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回复: 0

肾为天赋之本,养生首应养肾,这些方法学起来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0

回帖

4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0
发表于 2024-11-4 0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肾为天赋之本,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应。这种观点在《内经》中已出现,明代的《医宗必读》中有了更为完备的阐述:“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故曰天赋之本在肾。”





肾是人体天赋天禀、生长发育、脏腑功能的根本,重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主生长发育及生殖


《素问·上古机动论》叙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描述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运动规律。


在人体生命过程中表现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此中肾中精气既具有决定生殖本领盛衰的作用,又可表现出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


主调治人体五脏六腑


饮食水谷入胃,颠末脾胃化为精微而成的水谷之精,以及脏腑生理运动中化生的精气被使用后的剩余部门一同贮藏于肾脏而成肾精。


当五脏六腑运行之时需要这些精微给养之时,肾脏就将其所贮藏的精微物质重新供给五脏六腑。


一方面不绝的贮藏,另一方面不绝的供给,调治着肾精与五脏六腑之精,包管人体正常生理运动的运行。





主骨荣齿生髓


杨上善所撰《黄帝内经太素》称“肾精主骨”,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则会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便会出现骨骼脆弱,不能久立,在小儿多见发育不良,如五软或佝偻病,在老年多见腰背屈曲,酸软无力,或腰痛转侧不能。


“齿为骨之余”,牙齿与骨同出一源。《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说:“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精盛则齿坚。”《望诊遵经》言及“然齿者,总谓口中之骨……形色枯槁者,精气将竭;形色豁亮者,精气未衰也。”


“髓者,骨之充也”(《素问·痿论》),精生髓,髓分骨髓与脑髓。《黄帝内经太素·气论·津液》曰:“肾主脑髓,故咸走髓海也。”脑为髓海,是肾精所化生。肾精充足,髓海才气有余,表现为清劲有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怠惰安卧”(《灵枢论》)。


主御邪抗病


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而且具有御邪抗病的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肾精充盈,故体健少病;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御邪力弱,故易感邪抱病。





养生首应养肾


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素问》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难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


人应适应自然环境和四时气候的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温热,阳气耗散易多,故春夏应注意调养阳气,至秋冬气候寒冷,则应贮存更多阴精于体内,制止过分劳损。顺应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调养生息,制止六淫外邪的侵袭。


别的“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妥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过劳或过逸均不佳。《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在适应外界环境之外,也应重视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


人出生后,天赋肾的精气须赖后天水谷精气的调养,即以后天养天赋。故纵然天赋天禀不足,若后天调摄恰当,水谷精微滋养肾之精气,亦能使肾得充养。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强调饮食要五味调和,荤素搭配,制止有所偏嗜,过于限定或大量进食某种食品都对身材无益。





精神内守


人体精神情志运动关乎生命康健,《内经》强调“恬惮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防病之道。若情志变更太过,则陵犯脏腑功能,“怒伤肝,思伤脾,惆怅肺,恐伤肾,过喜伤心”。金元四各人之一李东垣亦指出:“凡怒忿悲思恐惊,皆损元气”。


养成清静、稳固的精神生理状态,使神得内守而不耗散,肾气亦不致过分亏耗,方能维护康健。


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食疗与药补也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本草求真》认为:“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属性,可与人体的阴阳偏胜相适应。如阳偏虚之人应多食生姜、羊肉、葡萄等;阴偏虚者可食海参、银耳、柿子之类;气血不足者宜进食牛奶、扁豆、红枣等品。


别的,还可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别,适当调整,老百姓常说的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很好地说明白这一点。■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322718357571231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8 19:34 , Processed in 0.0890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