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复: 0

今日“寒露”,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如何养生?“四不”“五要”请收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0

回帖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10-8 09:0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北京时间10月8日3时00分将迎来寒露节气。北方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别有一番秋日美景,而此时的南边刚刚入秋不久,红黄混合、俏丽多姿。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先容,二十四节气中带“露”字的节气有两个,一个是秋分节气前的白露,另一个就是秋分节气后的寒露。白露是酷热到凉爽的开始,寒露却是凉爽到寒冷的迁徙转变,这三个节气相连,记录了一段夏季与秋季瓜代的冷暖变革。
寒露过后,日照淘汰得更多,热气逐步褪去,冷气渐渐增加,昼夜温差变得更大,北方的氛围也随之干燥起来。
本年寒露节气当天的夏历时间是九月初六。王来华说,古人根据对大天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洪流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中,“菊有黄华”夸大了九月菊花开放,白、红、黄、紫,颜色相间;直、卷、挑、乱,姿态各异。正因为“菊有黄华”,深秋照样是生机勃勃的,于是,夏历九月又有了一个雅致的名字——菊月。
菊花,被中华文化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着坚固、高洁、超然、逸致等多个风致特性。文人墨客大都爱种菊、赏菊、咏菊、画菊,留下了很多到处颂扬的佳句,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别的尚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等,佳句连篇,不胜罗列。
10月11日,夏历九月初九,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王来华表现,本年的重阳节赶在了寒露节气内。“九九重阳”寓意祥瑞,自古以来,民间便有重阳秋游、赏菊、登高、祭祖等习俗。后来,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尊老的美意,大家纷纷把重阳节看作尊老节,登高赏秋,敬老感恩。
“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寒露时节,从北到南,由西向东,秋色或深或浅,浓淡不一,千种姿态,百般变革。在秋色中漫步,感受大天然的奉送,正所谓“阅尽满眼秋色,最是人间值得”。
“寒露”节气冷气渐重,常为昼暖夜凉
养生要注意哪些事?
“四不”“五要”的诀窍分享给你
“四不”
四个部位不能冻到
常言说“春捂秋冻”
但“秋冻”并不等于盲目挨冻
医生先容
“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刚开始降落时
不要过早、过多增加衣物
让人体更能适应季节变革
提高免疫力
怎样判断何时该冻?何时该添衣?
医生告诉你一个小诀窍:
温度不低于20℃时可以得当“秋冻”
此时,身体感受凉而不寒
若气温急剧降落,感觉非常冷
则不可一味对峙“秋冻”
比如,气温降到15℃以下且持续两周以上
就可以穿上秋冬衣服
以下4个部位不建议“秋冻”
头颈不能冻
头颈部是冷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
建议戴帽子、系围巾,有效保暖头部和颈部。
模拟“乌龟伸脖”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
腰腹不能冻
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建议早晚出门时穿马甲。
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暖和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脚部不能冻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进入寒露后,要注意足部保暖,以免寒从足底生。
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用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调养满身。泡脚时可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泡脚水温在38℃~42℃较符合,泡脚时间不要凌驾20分钟。
关节不能冻
天气变革、潮湿受凉会导致关节炎疼痛加重,尤其是膝关节。气温降落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黏度增强,会影响关节活动。
气温起伏多变,可采取“洋葱穿衣法”,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式穿搭,避免着凉感冒。
“五要”
5件养生事要常做
1.寒露时节要这样吃
减辛增酸,润肺防燥
减辛:辛味入肺,酸味入肝。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
增酸: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得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润肺:秋季养肺是关键,建议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防燥:除了饮食润泽防燥,居住环境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防备秋燥伤人,缓解咽干、鼻干、皮肤干等不适。
别的,寒露时节宜“吃三样”:①吃芝麻,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②吃柿子,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③吃冬枣,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皮肤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肝脏解毒。
2.寒露时节要这样喝
补充水分 朝盐晚蜜
每到天气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清早和晚间适量补水。
多喝水不是一股脑儿地猛灌白开水,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抗衰老。
同时,喝蜂蜜水也可以防止秋燥便秘,起到润肺养肺、调治脾胃的作用。
3.寒露时节要这样养
每天对峙这2个动作
揉足三里:健脾胃
按揉或敲打足三里穴,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强身延年益寿,又能增强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弹指:改善怕冷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御寒能力。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100遍左右即可。
4.寒露时节要这样睡
早卧早起 避免熬夜
应对节后综合征,最主要的就是调解生物钟,让身体回到科学的作息规律上来。
秋三月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需注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
5.寒露时节要这样动
适量运动 调节情志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得当出游赏秋、登高望远。闲暇之时多打仗大天然,得当举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爬山等,可以放松身心,增强心肺功能。
天寒露重,勿忘添衣
转给你关心的TA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317376808168709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5:24 , Processed in 0.1040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