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医生劝你: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0

回帖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发表于 2023-9-16 0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大爷年过六十,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山村当中,是一个身材精壮、生活简单的乡下老人。不绝自诩对中医养生“颇有研究”的他从不去大医院,而是喜欢上山收罗一些草药来制作药酒、药膏,以备不时之需。
近来几个月,冯大爷常常以为膝盖酸软、怕凉,一到下雨天就开始肿胀疼痛。依附经验,冯大爷自我诊断为风寒湿痹而导致的关节肿痛,需要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举行治疗。
于是,冯大爷收罗了大量本地盛产的川乌,回家洗净浸泡后煎汤服下。然而,一个小时之后冯大爷就开始以为头晕、恶心,逐渐发展成意识模糊、难以站立,在邻人的帮助之下辗转来到市人民医院。
遗憾的是,颠末数小时的接济,冯大爷终极还是由于心脏麻痹而被宣告临床死亡。医生表示,冯大爷体内的乌头碱浓度太高,对中枢神经产生了极强的破坏作用,以是“无力回天”。

那么,常常被商家宣传“无毒无副作用”的中药,为什么会变身“毒药”呢?另有哪些中药不可看成补品呢?
一、中药真的“安全无害”吗?

中医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也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结晶。随着中医药古迹的发展,中药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时至本日,中药已经成了很多人罹患疾病时的“优先选择”。
一项针对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老年人首选中药治疗慢性疾病;另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有超过40%的居民将中药作为常见疾病的“首选项”。
更有甚者,把服用中药看成一样寻常养生的一部分,认为中药是自然产物,不会对人体康健造成陵犯。加上商家推波助澜式的宣传,使得“西药不治本而且副作用大,中药治本还安全”的观念逐渐深入民气。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在中药身上失效了吗?其实,很多中药不但本身有毒,而且服用时的顺应症、剂型、剂量、配伍方式等出现错误时,还会直接引发器官损伤甚至生命伤害
一方面,植物是中药的主要泉源,因而中药大多含有自然生物碱,例如川乌中含有乌头碱,山莨菪中含有山莨菪碱等等。
这些生物碱是中药活性的主要泉源对中枢神经、附近神经宁静滑肌具有兴奋或抑制作用,需要严格按规定的剂型和剂量举行服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神经毒性和肝肾毒性,危及生命。
此外,一些中药所含的黄酮、甾体、萜类、挥发油、动物激素等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需审慎使用。

另一方面,不同中药之间存在大量的配伍禁忌,例如甘草反甘遂等“十八反”和巴豆畏牵牛等“十九畏”,这些搭配会导致药效降低或者生成有毒物质,从而适得其反。
实际上,我国《药典》中收录的有毒中药饮片高达80种以上,其中“大毒”名下有超过10种。另外,一些中药纵然没有急性毒性,长期服用也会导致身材慢性中毒,出现重金属超标、肝功能损伤等危害。因此,中药的服用一定要在执业中药师的引导之下举行,切不可自作主张。
那么,除了川乌之外,另有哪些中药也轻易被误服而发生伤害呢?

二、这5种中药别乱吃!小心中招

医生劝你,以下几种常见中药不可滥用,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加重身材负担,威胁生命安全
1、人参
人参是妇孺皆知的滋补佳品,也是一味经典的益气、补血的中药。其中富含的数十种人参皂苷具有舒张血管、降血糖、抗病毒、抗过敏等生理功能,还能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然而,人参皂苷也会对中枢神经体系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头痛、头晕、心动过速、睡眠停滞、消化不良等症状。在高浓度状态下,人参皂苷还会影响肝脏的代谢,造成肝功能损伤
因此,人参的服用应当在医生的引导下举行,最好不要擅自购买人参制品。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心律失常、失眠、胃病的人群,应当制止进补人参。

2、甘草
甘草与人参相似,也是一种补气的中药。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皂苷和黄酮类物质,具有祛痰止咳、泻火解毒的功效,尤其是含有甘草的复方制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实际上,长期服用甘草会导致水钠潴留,造成机体水肿、腹泻、血压升高,从而引发循环体系功能紊乱。此外,甘草中的甘草甙能增强凝血功能,导致血栓发病的风险升高,因而不宜过量服用甘草
3、巴豆
巴豆是中医常常使用的一味药,能泄泻寒积、行水化湿,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一些风俗性便秘患者喜欢定期服用巴豆,以减少宿便和毒素的堆积。

然而,巴豆中含有一种毒性猛烈的物质——巴豆素,它具有猛烈的神经毒性,可以大概抑制神经递质的传导,导致肌肉麻痹、呼吸停止。此外,巴豆素对肾单元具有破坏作用,大概引起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对于便秘患者而言,最好通过调治饮食风俗来改善症状,例如多吃红薯、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不可擅自服用巴豆,更不能长期服用。
4、白果
白果是银杏树的种仁,具有止咳定喘、止带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尿频、白带非常等疾病。很多中老年人喜欢进食白果,认为能滋养身材,延年益寿

但白果中含有氢氰酸、白果二酚等有毒物质,过量摄入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甚至引发神经体系中毒。因此,白果不要生食,最好炒熟后再食用,而且成年人逐日进食白果最好不超过10克
5、艾叶
艾叶是一味广受妇女喜欢的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还能祛除湿气,对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湿疹等病症具有独特的疗效。
但与此同时,艾叶中樟脑、蒿醇等的挥发油的含量较高,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神经抑制,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还大概引起人体激素调治紊乱、肝代谢非常和肺损伤,不宜作为养生中药而常常使用。
其实,中药虽然广受欢迎,但并非“包治百病”,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举行服用,才能发挥出良好的药效。尤其是以下两个误区,平常人应当坚决远离

三、中药虽好,但要制止这两条“歪路左道”

1、盲目迷信“民间偏方”
不绝以来,民间始终传播着大量的所谓“祖传秘方”,加之老百姓“偏方治怪病”的想法盛行,使得这些没有颠末科学论证的药方具备了一定的市场。
然而,这些药方大多达不到其宣传的结果,纵然有用也难以制止配伍禁忌、毒物残留等问题,从而导致严重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身材造成终身影响。例如,临床上由于误服偏方而导致急性铅中毒的案例不胜枚举
因此,患者就诊时应当选择中医院、具备资质的中医诊所等权势巨子医学机构,不要盲目信赖所谓的“民间偏方”。

2、自作主张“照方抓药”
在中医院就诊时,按照大夫的处方到药房取药是正常的流程,但很多人出于省钱思量,在拿随处方之后自行判断处方中的有用身分,然后自行买药服用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伤害的做法。中药的炮制和制剂有独立的质量管理标准,对药材泉源和剂量的控制非常严格,而且大夫开具的大多为复方制剂,药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协同作用,患者不大概独立制作出来。

假如自作主张随意抓药服用,轻则药效不显着,重则诱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器官损伤或衰竭、休克等危机状况,对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总而言之,中药并不是“万金油”,更不是随意服用就能“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只有恭敬医学、理性使用,才能让这一民族瑰宝真正造福身材康健。
参考文献:
[1] 胡爱红, 施凤, 姚丹樱等.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的使用情况[J]. 中成药, 2021, 43(6): 1682-1684.
[2] 杨莹, 蔡晓雯, 吴晓玮. 浅谈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J]. 当代医药论丛, 2022, 20(6): 134-137.
[3] 王一丽, 李革, 宋春波. 中药偏方致铅中毒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7, 20(5): 332-332.
#秋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671869598729885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4 20:03 , Processed in 0.09974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