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复: 0

五一小城旅游热,支线航空能接住泼天富贵吗?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0

回帖

40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0
发表于 2024-5-3 18: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尚有十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是有待发掘的庞大支线航空市场


文 | 邓雨洁 王静仪
编辑 | 王静仪


县域旅游火起来了。


当旅游城市人山人海,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标地受到接待,一些四线及以下城市,尤其是县域(县城及县级市)旅游市场增长显着。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旅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天下大盘。拥有支线机场的图木舒克、保山、怀化、赤峰、和田、菏泽等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显着,大多凌驾五成。


但去往这些小城市,可供选择的航班十分有限。就像天水,有且仅有中原航空一家航司运营着一条抵达天水麦积山机场的航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原航空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如果你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订机票时可能见过这个名字,但没有实际乘坐过;但对于小城市和乡镇的人们来说,中原航空很可能是唯一见过的航空公司,当飞机在机场起落,终于第一次知道了飞机的容貌。


在中国民航业,中原航空(002928.SZ)是个独特的存在: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专注于做支线的航空公司。


不同于京沪线等干线航空日夜繁忙,中原大多数航线的一端或两端,是一座客流稀疏的支线机场(年吞吐量低于200万人次),以及一座座不为人所熟悉的小城市。


比如天水。这座位于陇东南的新晋网红城市,有且仅有一条重庆=天水=天津的直达航线,由中原航空独家运营。2024年夏秋航季,中原航空开通航线178条,通航城市131个,支线航线占比97%,独飞航线占比87%,为100多个像天水这样的城市构建了唯一的空中通道。


在中国,尚有十亿人没有坐过飞机,孕育着庞大的发展潜力,正是中原航空希望瞄准的支线市场。


让中原航空CEO吴龙江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瞬间:新航线开航了,老乡们成群结队去山头看飞机。老乡们见过火车,但从没见过飞机,“就想来看看飞机长什么样”。远远地瞧见站在山头上的老百姓期盼的眼光时,所有劳累都释然了。


摄/王静仪




支线航空是美的,也是难的。吴龙江对《财经》说,在条件苛刻的地域高频次运行,会遇到机场跑道短窄,没有盲降系统,没有中线灯等情况,而且有的机场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气流不稳定,对安全运行要求很高。


成立18年里,中原航空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从面向政府到面向游客的贸易模式:初期和政府合作,培育支线客流和航线,依靠政府补贴和机构客户(重要是当地政府和机场)运力采购起步。


当客流培育起来后,营收结构将逐渐向市场端转移。2017年到2019年,个人机票贩卖金额从19.92亿元增长至36.85亿元,累计增幅85%,到2022年底,已经占客运收入的78.97%。


总部位于重庆的中原航空,在2018年成为支线航空领域首家上市企业,现在拥有72架飞机,步入中型航司之列。


2024年4月23日晚,中原航空同时发布2023年财报和2024年一季度财报。2023年,中原航空实现营业总收入51.51亿元,同比增长94.89%;归母净利润亏损9.6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74亿元。


2024年一季度,中原航空营业收入为16.16亿元,同比增加5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6.8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4日,中原航空(002928.SZ)股价出现涨停。





潜伏的乘客就在乡镇的集市里,在陌头巷尾的人群里。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最新规划,到2035年,年人均乘机次数和航空生齿都要相比2019年翻一番。


让一个从来没有坐过飞机的人去坐飞机,让人们将航空作为通例出行方式之一,继而让航空与旅游、货运等各种元素相融,这是中原航空想要做、并且正在做的事。


站满山头看飞机的人



一张机票170元,还包罗20公斤托运行李额度。这是笔者在2024年4月乘坐的中原航空G52675航班,从重庆主城的江北机场飞往重庆黔江区的武陵山机场。


图源:中原航空


票价低,里程也短,实际飞行230公里,共39分钟,飞机险些刚进入平飞阶段就开始着落。乘客们背着大包,手提袋子,飞机上根本坐得满满当当。


对于武陵山腹地的黔江来说,构筑高铁太昂贵,而公路交通太耗时,坐飞机如果能像坐公交一样自制又便捷,无疑是首选的出行方式——在广袤的中西部,支线航空的意义就在于此。


根据中国民航局2013年的定义,支线航空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始发或到达的支线机场年游客吞吐量在200万人次及以下,二是航程距离在600公里以内。


根据民航局的最新规划,到2035年,年人均乘机次数要凌驾1次。作为对比,2019年的中国年人均乘机次数是0.47次,低于世界均匀程度的0.87次,更远低于美国的2.48次,这意味着这一数字将在2035年翻一番。


中国民航的整体市场尚有广大发展空间,支线航空更是如此,客流量小,是支线航空的典型特征。


天水机场的运气,就是中国很多小机场发展的缩影。2008年9月开航时,年游客吞吐量不敷1万人次,2019年吞吐量最高才到达20万人次。受疫情影响,天水机场曾一度停航1年零3个月。直到2023年12月24日,中原航空开通重庆—天水—天津来回航班,是天水机场目前唯一一条航线。


摄/王静仪


中国民航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70%的支线机场仅贡献了行业7%的客运量,支线市场航班量占比为10%左右,低于欧美30%-40%的程度。


当前,新疆和内蒙是中原航空的上风市场。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中原航空根本不飞一线-一线、一线-二线的航班,县级市或五线以下-五线城市、新一线-四线城市的航班量占航班总量的三成。


支线航空是一个民航的概念,更是一个个与人相连的故事。有村民愿意卖了猪,换来一张薄薄的机票,就为体验一次飞上云霄的感觉。有的时候,替代行李箱的是一根扁担,连航空公司都不知如何安置才好,一向在云端感觉高不可及的飞机,也突然接了地气。


在吴龙江看来,当中原航空的出现,让一座座城市不再是航空网络上的盲点,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过程中要跨过一个又一个坎,要上山、要下海、要深入丛林、要挺进沙漠,去寻找差异性,固然累一些,但看到的风景也会和别人不同。


每当新航线开航,山头就站满了看飞机的人,这让吴龙江感动之余也有点感慨,老乡们终于第一次看到了飞机的样子,但眼前的只是中原航空的支线小飞机(89个座位的庞巴迪CRJ900),其实飞机尚有更大更长的,他们没有见过。


去集市上卖机票



中原航空办公楼AOC(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央)外面的墙上有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举牌哥”。什么是“举牌哥”?就是贩卖到当地的集市上去叫卖机票,向赶集的老乡卖机票。


对于北京=上海航线来说,航空公司把航班、机型定下来了,天然有游客来坐,但在中原航空面向的下沉市场,让一个从来没有坐过飞机的人去坐飞机,乃至将航空作为通例出行方式之一,并不是一件简朴的事,必要连续推动游客的认知与出行风俗的改变。


业内公认,中国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支线市场有巨大的潜力,问题是如何发掘这些潜力。比如为了开辟重庆黔江到重庆市区的来回航班,贩卖走街串户,希望推动当地老人去体验一次飞机。


“客源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渠道是一点点挖出来的,培育客源的成本很高,学习曲线很长,但跨已往了,反而成了我们的壁垒。”吴龙江说。


营销是第一关,运营是第二关。支线航空的客流量小,如果用现有的成熟窄体机型飞支线,很难挣钱,因为飞机太大了,上座率不会高,所以就要匹配相对较小座级的航空器,这就涉及到支线小众机型。


中原航空72架飞机的机队中,此中凌驾一半是庞巴迪CRJ900飞机。在中国,中原航空是唯一一家利用庞巴迪机型的客运航司。




来源:中原航空2024Q1财报


“这款机型在全球也不外四五百架,不像波音空客一个机型就有上万架的规模,所以我们的运营支持和资源都不敷,很大程度上必要自建,从支线飞机的培训、维修到零部件供应都必要本身解决,贫民的孩子早当家。”吴龙江说。


从机型到机场,支线航空的软硬件运营情况都比干线更难。要在条件苛刻的地域运行,对安全运行要求很高,对飞行员同样有更高的要求,必要创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相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创建起适用于中国支线航空市场运行的组合风险管理系统。


一个例子是中原航空利用大数据加强安全系数,比如创建飞行员画像、机场画像,基于景象系统创建独立的情况预测系统,共同组成综合风险管控,先保障安全,再加速发展。


以前中原是全支线飞机的机队,近几年引进了20多架干线飞机A320,业内不少人都在想,支线航空是否太难了,照旧得走干支联合的门路。


对此,吴龙江回应道,航空公司追求的是尽快到达经营平衡,要用最得当的航空器经营最合适的航线。利用空客飞机是承接市场、培育相对成熟的航线,这些航线依然是支线,中原航空专注支线市场的初心不改。


这几年中原航空也引进了国产的ARJ21支线机型,目前已经有凌驾8架入列。作为唯一采购国产小飞机的民营航司,中原航空ARJ21的日利用率显着高于行业的均匀程度。


中国有66家航空公司,长期专注支线的只有中原航空一家。“我们是把支线当作使命和理想的,很大程度上是使命的力量在驱动我们坚守这份奇迹。”吴龙江对《财经》表示。


依靠补贴起步



支线航空是一条正确而难走的路。


正确在于,支线航空想弥补的是那些高铁无法抵达的小地方。当高铁构筑成本过高时,建一个小机场,更能快速通达天下,中原航空认为,在胡焕庸线(中国生齿地理分界限)以西地域,支线航空的投入产出比相对更经济高效。


岂论中国民航局照旧各个地方政府都认为,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看到对当地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深层次产业和社会价值,要算大账。


“但我们一般不会讨论某一条航线挣不挣钱,而是看总盘。因为单一航线上有不同的模式,不是只看当下是否盈利,因为支线客源是必要培养的,即便在亏钱,但随着航班频次或航线网络结构越来越合理,客源也会逐渐增加。” 吴龙江对《财经》说。


无法躲避的是,支线航空也面临许多挑战。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起,中原航空出现亏损,业绩承压,2022年亏损一度到达19.7亿元,2023年净亏损到达9.65亿元。





可以观察到,中原航空的财务情况不同于其他航空公司。在行业受到重创时,中原航空到达净利润高位,在各人逐步规复的时候,复苏进程稍缓。


以国航为例,财报显示,2020年国航已经出现亏损并逐年递增,2022年到达最大亏损额为386.19亿元,但2023年国航已经快速规复,亏损额仅为10.46亿元。





“这是因为支线航空具有肯定的滞后性”,吴龙江向《财经》解释,支线航空是出行刚需,疫情初期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当航空业开始疫后规复时,东部市场率先规复,中西部地域相对较慢,以至于出现错位情况。


另一方面,支线航空所依靠的补贴资金也存在压力。


“这两年不少地方政府的补贴延期支付,但航司基于合作信任和将来发展考虑,只能选择一边协商,一边亏本飞。”一位支线航空从业者对《财经》说。


政府补贴重要体现在财报“其他应收款”项,中原航空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应收款从6.97亿元增加至7.54亿元。“按欠款方归集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一栏中,前三项都为政府补贴,总计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合计数的35%左右。


来源:公司财报


但这不是中原航空一家公司面临的困难,涉猎支线航空的幸福航空、长龙航空、祥瑞航空等公司都有同样的逆境。


支线航空的补贴来源重要有三个,一是地方政府,二是政府相干方间接的运力采购,三是民航局。当前两者稳定性欠佳时,财务部和民航局及时做出了调解。


2024年1月,财务部、民航局团结发布《关于修订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的关照》,而上一次出台对支线航空补贴政策是在十年前。相较于修订前,变革体现在三方面。


补贴范围更加聚焦,跨省区航段航距限制放宽,补贴方式也有所优化,重点突出了西藏、新疆,青海等偏远及特殊地域以及抵边地域、革命老区、海岛地域等没有高铁通达的地面交通欠发达地域。


对此,中原航空也认同,国家对支线航空的补贴更加聚焦,加强了对偏远地域客流量小航段的支持,阐明国家已经看到支线航空对建立立体交通网络的作用。


身材灵活,探索市场之路



除了政府和国家补贴,航空公司自身也必要找到出路。


为了增加客流,开通与国内一二线城市的直飞航线,是最直接的办法。天水机场正是这样做的,其效果也十分明显,险些每新开一条航线,游客吞吐量就上一个台阶。


但新开航线要协调多方资源,尤其是直达北上广深等大型机场,相当不轻易。于是,“干支通,全网联”成为更可行的策略——先将小机场连接到近来的枢纽机场,利用枢纽机场已有的航线网络,直接联通天下。


这是中原航空开始探索出来的通程航班模式,贵州兴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最多时,中原航空每天有8个航班来回贵阳和兴义,这条贵州省内、耗时近1个小时的航线,居然是中原航空日频次排名第一的繁忙航线。兴义=贵阳航段保持高频次公交化运营的基础上,兴义通过贵阳中转,可快速通达天下几十个大中城市。


摄/王静仪




比如从兴义到杭州,游客购买中原航空的通程机票,经贵阳中转,中午12点从兴义出发,下战书5点也就到了杭州。通程模式的利益是,游客在购票时一次性支付全部票款,享受打包服务,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退改无忧。


出行的需求,正是这样由便捷的交通创造出来的。兴义机场的游客吞吐量,2018年第一次突破100万人次,以后连续几年跻身天下百万吞吐量机场行列。


更紧张的是,支线航空存在网络聚集效应,并不是单个市场的简朴相加。航网通达性的提拔以及航空市场需求的提拔,共同铸就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摄/王静仪




2017年到2020年,中原航空均实现盈利,尤其是2020年,当年营业收入达4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到达6.12亿元,为历年最高,引发资源市场对支线航空的关注高潮。


这意味着中原航空连续在迭代自身的贸易模式:初期和政府合作,通过机场启动并逐步培育支线客流和航线。


当航线逐步稳定后,营收结构及重点逐步转向市场。2017年到2019年,个人机票贩卖金额从19.92亿元增长至36.85亿元,累计增幅85%,到2022年底,已经占客运收入的78.97%。


2024年第一季度,中原航空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24亿元。财报显示,扭亏缘故原由一方面是公司运力投放稳步增加,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出行需求同比改善,客座率连续提拔。


解决了“有没有”的交通问题之后,中原航空要进一步从通达走向通融,解决“好不好”的应用问题,将旅游、生鲜等元素和航空联合起来,开发更多的收益方式。


支线航空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部门。支线航空和绿皮火车一样,冷静无闻地连接着小地方的人们。他们很少出现在各人的视野里,但在短视频逐渐平权的时代,偶尔也会被看见,就如正挤满了人的天水。


吴龙江说中原航空的使命是“小往大来,融汇贯通”,希望下一个十年,把通融的价值放大,在城市端实现产业落地,为城市经济和发展助力。


这也是支线航空的前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385683472328351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5 04:44 , Processed in 0.0909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