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人生后半场,越早认清这3件事越好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回帖

43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6
发表于 2023-8-16 17: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稻盛和夫说:“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个落难者,急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你的履历,在别人眼中只是个笑话,成长自己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
伤心惆怅的时间,希望有人可以或许安慰自己,可厥后才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每个人都自顾不暇。
把希望拜托在别人身上,到头来扫兴的只会是自己。
生活是自己的,真正明白我们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以是,不要忽略自己,靠自己走出人生的阴霾才是至关紧张的。

泉源:全景视觉

别向别人证明自己
杨绛老师说:“我们曾如此渴望运气的波澜,到末了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心田的淡定和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承认,到末了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我们为了证明自己,而把自己酿成另一个人的时间,那么,当理想达成的那一刻,就会明白自己已经迷失了好久。
人这一生,总该是为自己而活,有时间,我们从来不必要去证明什么,唯一必要证明的是,在履历世事沧桑后,你活成了你自己。
在《马丁·伊登》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马丁是一个水手,他很爱交朋友,20多岁的年纪,就有着丰富的履历,他也乐于把这些履历记下来。
有一次,他无意间救了一位富家公子,富家公子约请他到自家做客,也是在这里,他遇见了他一生的挚爱萝丝,被她的美丽优雅感动。
萝丝小姐见惯了那些西装革履、文弱虚伪的上层人士,对这个充满天然野性气息的小伙子也充满了好奇。他们开始来往,但身份和背景的巨大鸿沟不可克制地横亘在两人之间。
马丁不懂法语,也不懂社交礼仪,这让马丁极度自卑。为了配得上萝丝,他开始翻看之前从未碰过的书籍,学习贵族礼仪。
在这期间,他偶尔发现自己好像具备写作的天赋,由于他履历丰富,他可以把这些写成文章,他以为只要自己成为一名作家,就可以配得上萝丝。
马丁开始笔耕不辍地写作,经常一连40个小时不吃东西,奋笔疾书,只为早日完成自己的空想。
可作家之路,哪是那么容易成功的呢?他的文章一次次被退稿,穷困潦倒的他只能跑到偏远的乡下,幸亏美意的房东并没有为难他。
稿子一次次寄出又被退回,在这没有希望的日子里,萝丝开始渐渐疏远他。马丁万念俱灰,唯一还在对峙的只有写作。
也许是幸运之神眷顾,一家出版商愿意少量登载他的作品。
可谁都没想到的是,这本书一经发行,很快引起轰动。马丁一时名声大噪。
一时间找他的人继续不绝,就连萝丝也来找他求复合。只不外,这时间的马丁早已不再是当初的马丁。
马丁曾经以为靠写作可以赢得爱情,可此时,他迷茫了:
萝丝这次返来只不外是因为他的书得到世人的承认,劳绩爱情和受尊重的对象,不停以来,都不是他。
他身边的人都很快乐,唯独他不快乐。末了,他一个人走进深海,结束了生命。
凡·高说过一句话:“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到那儿取暖和,途经的人只能看到淡淡青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一个人没有必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唯一必要证明的就是你依旧是你,当你为了某种目的开始证明自己时,你离自己也就越来越远了。
而当你从心底承认自己、欣赏自己时,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泉源:全景视觉

别忽略自己的感受
西方有句谚语:“杯子里要先盛满对自己的爱,溢出的部分再去爱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欺骗自己,明明不开心,还要假装开心,明明很委屈,还要笑着说不要紧。
为了维护一段关系,为了照顾其他人的情绪,低到灰尘里,唯独忘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靠别人的施舍得来的爱终将不会长久。
没有人会喜好一个卑微的人,以是,别把情绪放在他人的一字一句里,你要自己学会爱自己。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段故事:
叶藏为了讨人高兴,把自己扮作小丑,想方设法获得对方的关注。
父亲想买狮子舞面具送给他,他明明不喜好,却还是强颜欢笑接了已往。
在学校里,他做出浮夸的事情,只是为了让同砚开心,作文课上,为了逗笑老师,他刻意写一些搞笑的故事。
长大后,哪怕是明知道朋友在使用他,不惜受伤也要满足朋友的需求。
叶藏好像总是在让别人开心,好像别人开心自己就能开心。
可是,他明明不喜好这样。
故意无意地,他伤害自己、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末了的结果只能是逼疯自己。
故事的末了,叶藏被自己的父母和朋友送进了精力病院,悲伤地度过了余生。
一个人开始在意的应该是自己,如果自己的感受很糟糕,那就积极做出改变,该舍当舍,该忘当忘。
强大心田,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喜好自己。
即便没有人爱你,你也要学会爱自己、承认自己。
不论是惆怅还是悲伤,自己的情绪必要自己去治愈。人生总有一段路,只有自己走已往,才能成长。

泉源:全景视觉

与自己息争
美国记者卡罗尔·史密斯在《悲伤的河道中》写道:
“我找到了自己不停在寻找的答案:我真正要做的,是与心田的我达成息争,而不是执着于别人的眼光。”
一个人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容易在别人的言语里迷失自己。
《人性的枷锁》里纪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菲利普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大伯家,他的一只脚天生畸形,残疾的身体和借居生活一度让他非常自卑和敏感。
上学的时间,其他孩子笑他跛脚;
上课的时间,因为答不出考题,老师骂他“瘸腿的笨伯”;
哪怕是工作后,一闻声“跛脚”两个字,他就紧张,好像自己犯了大错……
他曾寄希望于宗教,希望天主能赐他一双好腿,可古迹没有发生,他也更加痛恨自己。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样跛脚的小男孩,看到小男孩乐观的样子,他问小男孩为何如此开心?
小男孩回答:“只是不悦目罢了,我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听完小男孩的回答,菲利普豁然开朗,也不再忌讳谈论自己的缺陷。
这一转念,让他开始能感受到生活的优美。
菲利普完成了自我救赎,面对生活的遗憾和人生的不完美,学会握手言和,放过自己。
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心陷入苦境,久久不愿出来,只会站在黑暗的地底,永远见不到光明。

泉源:全景视觉

冯骥才说:“人的力气重要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别人给你的力气不能持久,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力气,再贯注到自己身上,才会受用终身。”
不向别人证明自己,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才能更好地生活。
不忽略自己感受,才可以或许觉察自己心田的需求,满足自己,才能劳绩快乐。
学会与自己息争,才能拥抱世界的不完美。
人这一生,最紧张的事就是找到自己。
生命总有裂缝,生活总有残缺,唯有遵循心田,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子鹏,一个不想服输的90后,用笔墨温暖自己,也治愈他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957593880173011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3 02:36 , Processed in 0.0993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