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回复: 0

当年在供销社上班,我帮老人买一封火柴,没想到给我带来一生幸福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0

回帖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2
发表于 2024-4-3 20: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芳华 素材/邵玉静
文章泉源:作者身边的生存
(声明:我全部的文章都是本日头条原创首发作品,假如发现抄袭或洗稿,追究到底!)
我叫邵玉静,我的故乡在村里。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当时候父亲在烟台投军。
我记得母亲挎着包袱领着我坐火车,坐完火车还要坐轮船,才气到父亲那边。
在部队上,每次见到父亲的时候,我都有些陌生,毕竟隔很长时间才气见一次。
父亲见了我,总是把我举过头顶,朝战友夸耀:“俺闺女长得俊不?”

后来父亲转业了,来到了我们这里的人民公社上班。
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初中结业之后就回村务农了。
我们那边是水田,每到春天的时候,上游水库里放水,让下游栽水稻。
母亲就招呼着我去生产队里栽水稻,挣工分,父亲菲薄的工资供一大家子用饭很吃力。
实在,我当时候也挣不了一个整劳力的工分。
我记得其时生产队长是我三伯,他说我干活顶不上一个整劳力,我干一天活只能挣半个工分。
后来,逐步的我干活纯熟了,才气挣一个工分。
我除了在生产队里干活,回抵家里,我有时还得背着弟弟妹妹干家务。
我二弟弟小时候特别淘气,他经常趴在我的背上,让我背着他坐在锅屋里(我们这里的农村把厨房称作锅屋)烧火做饭。

每到年底的时候,母亲给我扯块布料,去裁缝铺子里给我做件新衣服。
我说:“娘,我爹挣钱也不容易,别给我做新衣服了。”
母亲就欣慰地笑着说:“玉静啊,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多亏了有你帮衬着,要不我一个人拉扯着好几个孩子,真的是力有未逮。”
“你一年到头跟着我受苦受累,我不给你做件新衣服,过年还让你穿旧衣服的话,我都觉得对不住你。”
时间过得真快,眼瞅着我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但是还没有找婆家。
三姑来说过好几次煤,三姑父的一个远房侄子是一个木匠,手艺很好,四乡八里的都请他去打家具。
当时候木匠是比较吃香的,不管谁家雇了木匠,除了好吃好喝地奉养着,另外还得给工钱。
听说谁人小伙子长得比较帅气,1米8的个子,不胖不瘦的,我母亲去三姑家的时候,三姑静静地领母亲看过,母亲说小伙子看上去挺精神的。
但是,无论三姑和母亲轮番劝说,我就是不为所动。
母亲说:“玉静啊,在农村里找个手艺人就不错了,一辈子吃喝不愁,你看那次咱家打一张桌子请来木匠后,我得用白鲢鱼煎鸡蛋给他吃,(在当年,白鲢鱼煎鸡蛋用来招待最高贵的客人)你为什么就是不动心呢?”
父亲走过南闯过北,他见多识广,他倒是不急着催我相亲。
父亲说:“玉静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她自己的个人题目,我们不能替她做主,再说她年龄又不太大,着什么急啊?”
1982年,父亲退休了,按照政策可以让一名子女顶替上班。
其时我和大弟弟都符合接班的年龄,我以为父亲肯定会让大弟弟去接班的,毕竟接班后立刻就把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大家都羡慕不已。
大弟弟也以为接班的名额肯定会落到他的头上,他乃至朝我说:“姐,我很快就能接咱爹的班了,我要是当了工人,天天都能吃明白馍馍了。”

那天晚上,我看到父母的房间里一直亮着煤油灯,平常母亲可不舍得浪费那点煤油,她总是把灯芯拨到最小。
我听到父亲和母亲一直在那边说着什么。
说真话,我也非常盼望能接父亲的班,那样就跳出了农门,但是我的性格比较温和,不争不抢的,我听从父亲的安排。
到了第二天清晨,父亲早早起床了,他把我和大弟弟都叫了过去。
父亲说:“昨晚我和你母亲商量了一晚上,我们决定让玉静去接班,玉静的身子骨柔弱,这些年她在地里干农活特别吃力,这几年她都累成什么样子了呀,头发都晒黄了,小小的年龄腰都有些弯了。”
“这个家,玉静一直在帮我们分担,她除了挣工分,还得带着弟弟妹妹做家务,非常辛苦,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是我们决定把这个接班的名额给玉静。”
大弟弟其时就哭了,他说:“爹,你为什么不让我去接你的班?我是你的儿子啊!”
父亲立刻严肃地说:“你是我的儿子不假,但是你姐是我的女儿,她对这个家的贡献更大,我不能重男轻女,以是我得让你姐顶班!”
看到大弟弟失落的样子,我对父亲说:“爹,要不让大弟弟去顶班吧,我在家里继续干活。”
但是父亲果断地摇摇头说:“不可,我们的决定谁也更改不了!”
就这样,我顶了父亲的班去了供销社工作。
我们的公社比较大,村庄分布比较广,因此每天来买东西的老百姓比较多,当时候买东西根本上是凭票供应的,那些大爷大妈来买东西的时候,他们都对我笑脸相迎,生怕我不搭理他们。
我父亲经常对我说:“玉静啊,你在供销社上班,态度一定要好好的,尤其是对农村的那些老人,他们挣毛钱不容易,来买东西的时候,你一定得好好对待人家。”
有时候到了下班时间,还有来买东西的,我已经把当天的账结完了,但是看到这些村民跑几十里路来买东西,我经常心软,不让他们白跑一趟。

我每月发了工资的时候,我只留下很少的钱当生存费,别的的钱我都交给了家里。
在我的资助下,大弟弟盖了房子,娶了媳妇。
我一直觉得父亲把顶班的名额给了我,亏欠了大弟弟。
不外大弟弟早就释怀了,他性格爽朗,他说:“姐,如今想想你比我顶班更合适,你是女孩子,干这些庄稼活真受不了,而我身强力壮的,有的是力气,不愁干活,再说,你一直帮我,我对你感激还来不及呢!”
虽然大弟弟这样说,但是我一直对他歉仄,每到耕种时,我就给大弟弟家买种子,买化肥,我还经常塞给他一些零费钱。
我上班以后很少费钱给自己买东西,供销社的另一个女职工张姐,她和我到场工作时间差不多,早就买了自行车了,而我一直没有攒出买自行车的钱。
其时在大家的眼里,供销社的职工是比较吃香的,其时的女职工更是很少。
我们供销社的主任多次给我先容过对象,有的是工人,有的是乡镇干部,还有的是县当局工作的,也有医生。
但是我都不为所动,我觉得我到场工作时间还不太长,过个一两年再说吧。
不外看着我的年龄越来越大,父亲也有些发急了,他对我说:“玉静啊,有合适的你也得谈对象了,成不成先不说,你得先和人家认识再去了解呀!”
我笑着说:“爹,你不用担心,就凭我的条件肯定能嫁出去,我只不外是想找一个最心仪的人,反正我觉得缘分还不到。”
父亲点点头表示明白,他说:“对呀,这事就得靠缘分,当年我和你母亲颠末媒人牵线以后,虽然其时故乡特别穷,但是你母亲就是喜好上了我那身军装,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我。”
我非常感谢父亲,他总是能明白我。
那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我正在上班,突然来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大妈,她说要买一封洋火(当时候我们把火柴叫做洋火。)其时火柴是5毛钱一封,5分钱一盒。

但是大妈翻遍了口袋,只有两毛钱。
她都急得快掉眼泪了,她说:“临来的时候我记得往兜里装了5毛钱,怎么如今只剩下两毛钱了呢?那三毛钱到底放在那里了呀?”
我说:“大妈,你别发急,回家再逐步地找,大概你放错了地方,要不你就先买两毛钱的火柴吧,用完了以后再来买。”
但是大妈哭丧着脸说:“我家离这里有20多里路,我是步行着来的,一路上我歇了三次呢,我老伴身材不好,下不了床,我还得急着回家照看他,我出趟远门不容易呀,我原来计划买一封洋火,就能用好几个月了,但是没想到那三毛钱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一听心里一动,我非常怜悯这个大妈,我连忙说:“大妈,你别急,你这三毛钱我给你垫上吧,这样你就可以买一封火柴。”
大妈一听连忙说:“那可使不得,谁挣钱也不容易呀。”
说着大妈把那两毛钱递给了我,让我给拿两毛钱的火柴。
我静静的从兜里掏出了三毛钱,给大妈添上,给了她一封火柴。
大妈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啊,你长得眉眼带笑,一看就是个好人,大妈不会忘了这份账的,你放心,过些日子我就回来给你送这三毛钱。”
我一听连忙说:“大妈,这三毛钱我不要了,就是帮你的,你快归去吧!”
看着大妈干裂的嘴唇,想到她还有20多里的路要走,我连忙拿出一个杯子,给大妈倒了一杯水,还给放进去了一点红糖。

大妈喝完红糖水,感动得热泪盈眶,临走时说:“还是好人多啊,你是个脱产的姑娘,也不嫌弃我这个农村老太太,给我添上三毛钱,还给我倒红糖水喝,你的大恩大德我忘不了啊!”
转眼间到了年底,供销社里很忙了,那天我正在招待几位顾客,我忽然发现门口里站着一位穿军装的人。
这个投军的人说有事要找我。
我也没有多想,我以为他是来买东西的,就让他先等等。
直到那几位顾客走了以后,这时我看到我帮着垫钱的那位大妈过来了。
大妈拉过穿军装的人说:“我儿子回来探亲,我和他说起了你给我垫了三毛钱的事,他一定要特地过来谢谢你。”
大妈的儿子掏出了三毛钱,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柜台上,让我收起来,对我表示感谢。
我把那三毛钱又塞到了大妈的口袋里,我说:“大妈,当初就说好了,这三毛钱我不要了,就算是帮你了呀!”
穿军装的小伙子见我不肯收这三毛钱,他想了想说:“要不这样吧,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我请你去附近的饭馆吃个饭可以吗?”
我计划推辞,但是大妈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啊,你不让我们还钱,我儿子请你吃个饭你得允许啊,要不我们会过意不去的。”
既然大妈这样说了,恭敬不如从命吧,就这样,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供销社旁边的小饭店里。
大妈的儿子对我说:“你想吃什么菜就点什么菜,我能请得起。”
他那憨厚、着实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
我不由得对他多留意了一眼,我发现他穿着4个兜的上衣,我父亲曾经是军人,我知道这是干部服,看来他很有前程,在部队上已经提干了。
为了给他们省钱,我就要了一个辣椒炒鸡蛋,还要了一个粉皮炖白菜。

吃完饭的时候,小伙子说:“咱们留个接洽方式吧,你是好人,是难过的好姑娘,盼望以后我们经常写信接洽。”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书信往来,嗯,我的心里徐徐有了他的位置。
有一次父亲的一个老同事来给我先容对象的时候,我只得把心事尽情宣露。
父亲一听我和一个军官交往,他非常支持,他说:“闺女啊,我信赖你的眼力,你不会看错人的,投军的人就是实诚,值得交往。”
“他以后再回来探亲的时候,你把他带到咱们家里来,让我们看看吧,我信赖我和他会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写信时,我很少说起自己的家庭,虽然父亲是退休干部,但是那是父辈的功劳,我不能夸耀。
那年冬天他又回来探亲了,我只得和他说了家里的情况。
他说:“假如你嫁给我,我觉得委曲你了,你家庭条件这么好,而我父母年龄大了,身材又不好,我怕你嫁过来会吃苦的。”
我不以为然地说:“谁都会老去的,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要是嫁给你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的父母,我家里条件确实比你们要好一些,这是好事呀,这样以后我会有更多的本领孝敬、资助公公婆婆。”
就这样,我打消了他的疑虑,把他带到了我们家。
父亲对他非常欣赏,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父亲说他当年在部队的履历,而我男朋侪就说他在部队上的生存。
半年后我们领了结婚证,走进了婚姻,虽然两地分居,但是我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军嫂,我把儿子教导得懂事有规矩,我对公公婆婆更是孝敬有加。

每天下了班以后,我就骑着自行车往故乡里赶,我们没有和公公婆婆分家,我和儿子就住在公公婆婆家的东厢房里。
我挣的工资多数补贴给了公公婆婆,自从我进了家门,公公说他才过上了幸福的老年生存,家里鱼和肉不断。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给公公婆婆买一桶麦乳精,让他们喝了补充营养。
丈夫对我非常感激,他说自从结婚以后,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对父母牵肠挂肚了,由于他知道我心眼好使,会善待父母的。
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到了1992年的时候,我下岗了,丈夫安慰我不用担心,齐备有他呢。
不久丈夫转业了,来到了县城工作。他一直给我续交养老保险,也没有让我出去打工。
我们的儿子智慧聪明,高考的时候子随父愿,儿子被某陆军学院录取,儿子结业以后下了连队,成了连队干部。
如今我和丈夫在县城里安度老年,非常幸福。每当回首这些年走过的路,我就无穷感慨。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奥妙,就是由于那三毛钱,我才认识了丈夫,有了这段美好的姻缘。
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管何时何地,做人一定要心存善念,给予总是快乐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会一直在向善的路上走下去。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786618887174607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2 07:36 , Processed in 0.0899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