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余生最好的活法,不是聚会会议,不是舞蹈,而是这3种方式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0

回帖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4-2-29 0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理学课上,年过半百的教授问过我们一个题目:
“你要烧一壶水喝,烧到一半发现,剩下的柴火不敷烧开一壶水了怎么办?”
同砚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赶紧出去捡树枝,有的说去邻居家借一壶……
老教授笑眯眯地说:
“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半呢?要知道人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大概八面见光。”
人到中年才恍然觉察,人生的活法就像煮那壶开水,懂得弃取,才有收获。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在30岁以前,拼命做加法;30岁以后,要懂得做减法。”
年轻时处在人生的累积阶段,要像海绵一样汲取履历。
小半生已往,就必要对生存做减法,学会去除冗杂,才能活得通透。
中年如逆旅,最好的活法无非就是,缩小圈子,放下面子,阔别烂人。

缩小圈子,不斲丧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圈子决定日子,人到中年,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演员梁朝伟的圈子不停很简单。
除了工作,梁朝伟很少与圈内人接洽。
他不喜欢交际,也不喜欢喧嚣,总是与外界保持肯定的距离。
每当拍完戏,各人相约一起出去吃饭、唱歌,梁朝伟险些不参加,他总是说:
“你们玩,我要回家。”
王菲、那英等一众朋侪在他家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
他就笑着看看,自己坐在角落,默默品茗、看书。
内向不爱应酬的他,在自己的天下里活得有声有色。
没事的时间,他会去超市买菜,给太太做一桌好饭;会自己买张票去伦敦喂鸽子、去公园看雪。

泉源:视觉中国
他喜欢看书、看海、看云,别人笑他,他说:
“人生太短了,我不是很进取啊,云多悦目呀,水多悦目呀。”
纵然身处名利场的中心,但他选择缩小圈子,以自己的方式,过舒心的日子。
有人说,在一个糟糕的情况里,合群有一个同义词——浪费时间。
深以为然。
这个天下上,唯时间最公平。
一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人的精力有限,圈子太大,难免斲丧太多精力。
为了迎合他人,斲丧自己,最是得不偿失。
人到中年,放弃无用的社交,阔别斲丧你的人和物,才算不辜负自己。

放下面子,不硬撑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如许的故事。
迪哥的公司由于谋划不善,不停赔钱。
迪哥已经把家底都搭进去了,生意照旧不见起色。
妻子劝他及时止损,关掉公司,重新找份工作。
迪哥虽知道公司已经难以为继,无法盘活,可他甘心借钱也要强撑下去。
由于他觉得,只要公司还在,他就是老板,在别人面前有面子;
假如重新找一份工作,那就是给别人打工,他觉得丢了脸面。

泉源:视觉中国
就如许挣扎了一年,迪哥的妻子终于忍受不了,提出离婚。
迪哥不反思自己,反而诉苦妻子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妻子走的时间对迪哥说:“你找一份工作,哪怕工资不高,咱俩一起积极,都是盼头。但你不停觉得面子比力紧张,那你就跟面子过吧!”
打肿脸充胖子,是很多人的通病。
《一代宗师》中有句话:
“人活活着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
看重面子的人,每每会为了面子委曲自己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
如许的人不仅苦了自己,也会拖累身边的人。
有能力的人更器重里子,他们知道,只有内涵强大,一个人才能真正活得有底气。
人到中年,别让面子成为累赘,只有充实自己、强大自己的内涵,才能赢得面子生存。

阔别烂人,不争辩
朋侪讲过一件事。
有一段时间他加班比力多,回到家总是很晚。
有一天,当他开车到自家停车位时,发现车位被占了。彼时,车库里再无车位,而那辆占他车位的车上连个电话都没留,他只能接洽物业,通知车主把车挪走。
谁知道打完电话,他站在北风里等了快要半个小时。
终极车主冷着脸走过来,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着:
“已经这么晚了,你还返来干什么?!”
朋侪强压下怒气,没跟谁人车主理论。
过后朋侪说:“遇到如许的人,千万不要跟他胶葛,不发生冲突就是在掩护自己。”
知乎上有个提问:
“什么技能,能在关键时间帮你离开险境?”
有一个高赞答复:“低头认怂。”
认怂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遇到烂人,惹不起,躲得起。
跟烂人胶葛,很容易被传染上糟糕的情绪,甚至被拉进负面情绪的漩涡,让你丢掉理智和美意情。
成熟的人,会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
你进我退,你逼我让,小事装糊涂,大事不暗昧。
人到中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烂人烂事上,不如学会释怀、放下。

泉源:视觉中国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
有些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有些东西越多,人生就越容易渺茫。
人到中年,四周的统统都变成了选择题,把啥都背在身上,终极会压得你喘不过气。
走过半生,应该意会:放,才是生掷中最美好的选择。
放下无用的社交,放下强撑的面子,放下无谓的辩论。


泉源:《读者》
编辑:王娜
责任编辑:牛栋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669880161856773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16:08 , Processed in 0.0913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