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0

我的父亲母亲丨逝者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0

回帖

4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8
发表于 2024-2-14 17: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国光(1928-2014)浙江,法官 郑汝玉(1930-2022)浙江,教师
鼓鼓的钥匙包一下子变轻了,父母的房子完成出售交割。他们于2009年初搬入这套公寓,这套房子承载了他们老年阶段的点点滴滴。
父亲退休前是上海市某区法院的副院长,他身高1米78,外形俊朗,秉性直原则强,又不乏浪漫主义的温情,即使病痛缠身还会握着妈的手说“手太凉了”。母亲是家中长女,从护校毕业后就担起了养育弟妹的责任,她性格随和,不到1米6的个头却似有永久都使不完的劲,被送进ICU前还在顽强地咽食。
让我们有饭吃,吃好饭,是母亲一生的执念。1960年代物质匮乏,但只要她在家,我们家的每一餐都有模有样,有荤有素,连摆盘也不愿含糊,盛菜到碗里时有汤汁溅到碗边,她一定会擦拭干净才让上桌。每到年初一,家里满屋飘着肉香、粽香……母亲因劳累而醺红的脸颊透着满意的笑意,享受着难得的片刻苏息。
我们成家后,每周末去时,她都快活地取出大大小小装满菜和汤的盒子、瓶子,贴着用药盒纸写的“食用指南”。她说,“我多烧一次,你们就可以多吃一次。”就这样,她固执地坚持着,直到客岁住院前。
在工作上,母亲同样认真冒死。忙完一天的家务后,她常把座椅当桌板,自学、准备工作资料、写课本。她从护士学校毕业,后担当教师,一步一步成为上海市护理学科的领头人。1970年代母亲报名参加了支援淮北医疗队,为了多跑几个点,偶然一天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那时她已年过40,最终累倒得了肺炎。母亲不停工作到70岁,以高级讲师的职称退休,桃李满天下,由她到场编写的《护理学》课本为本日护理范畴的发展打下了根本。
退休后,母亲也没闲着,学英语、唱歌,给亲朋好友织毛衣,写回忆录……她说,“我在世,总要做点事,不能白活。”
小时间,每到傍晚我们会在家门口期待父亲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弄堂口。父亲酷爱阅读,在那个精力荒芜的年代,我们为得到一本书而欣喜。退休后,名人传记成了父亲经常看的书籍。他博学强记,经常和同事、晚辈纵论时事。
“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铁合金厂干体力活,每天要扛几十公斤的大锤,这对生长在书香家世的他是极大的检验。但他每天回抵家都是乐呵呵的。他真心诚意地与工人们打成一片,那时我们家常聚集了工人朋侪们谈天论地,布满欢声笑语。
父亲一生真诚正直,光明磊落,是对是错,从不含糊。在遗嘱中他还对我们提到“做人要正直正直”。他从不以款子职位权衡人,曾经有一位在我们家做了几年的钟点工得了重病,他很牵挂,让我们送钱帮助,这位钟点工每次返沪看病时都会特地来家看望父亲。
父亲不停都将家中整理得纤尘不染,末了三个月他已不能行走,还照着镜子将头发打理整洁。2013年初夏,感觉到生命即将走向止境,他立下遗嘱:“我已86岁,无憾也……”
父母携手走过了53年风雨光阴,记忆中很少见他们红过脸,更别说打骂了。父母用一生的努力和爱,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会我们怎样面对世间无常。
父母于天堂团聚了。我们姐弟俩的黄金年代也一去不返。我们云云深地相识到了心灵的孤独和无家可回的悲哀。
父母恩情深似海,子欲养而亲不待。
南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马磊 马卫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847587618496566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2 07:29 , Processed in 0.08610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