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回复: 0

李嘉诚终于坐不住了,长和市值暴跌323亿,次子李泽楷现身北京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0

回帖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8
发表于 2025-3-24 1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3月,香港资源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在公布出售全球43个港口后,市值11个交易日蒸发323.6亿港元,股价跌至43.1港元,创五年新低。这场资源市场的震荡,不但折射出全球化退潮期间跨国企业的战略困境,更将百年贸易帝国推至国家利益与资源逻辑的冲突漩涡。

这场危急的导火索是长和3月初公布的港口资产剥离计划。根据协议,长和将向美国贝莱德财团转让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包罗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战略枢纽,交易总代价228亿美元(约1657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贝莱德将掌控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之列。尽管长和强调保留中国香港、深圳及内地港口资产,但巴拿马港口的易主意味着中资企业运营近30年的关键节点就此闭幕。

从财政视角看,这笔交易堪称精妙:长和预计得到超190亿美元现金,资产负债率将从23.6%降至18%以下,花旗与瑞银均认为此举优化了资产负债表。但贸易理性遭遇国家利益考量的对冲。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连续转载《大公报》评论,直指交易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漠视国家利益”,引发50万网友联署质疑。天下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更在交际媒体发问“贩子有没有祖国”,暗批香港资源“在商言商”的思维惯性。

市场反应印证了这场博弈的复杂性。交易公布当日长和股价暴涨22%,市值重回1800亿港元,但陪同舆论发酵,股价急转直下,11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17.3%。这种剧烈波动暴露资源市场的分裂心态:机构投资者认可资产处理的财政代价,但散户与公众情绪担忧地缘政治风险。与之形成戏剧性对比的是A股港口板块逆势大涨,招商港口、珠海港涨停,折射出内地资源对战略资产控制权的代价重估。

在家属贸易帝国遭遇空前压力之际,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忽然现身北京。尽管公开行程未披露具体内容,但时机的敏感性引发诸多臆测。作为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近年着力布局东南亚数字基建,其北行或与寻求政策支持、和缓舆论压力干系。值得关注的是,李家超特首在回应事件时三次强调“依法依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表态反对“经济胁迫”,这种微妙的官方定调为贸易斡旋留下空间。

长和2024年财报揭示了更深层危急:净利润同比下滑27.29%,港口业务虽贡献453亿港元收入,但地缘风险导致供应链停止压力骤增。此次资产剥离既是止损,也是战略紧缩——将策划重心转向欧洲基建与东南亚零售,但这也意味着放弃全球物流网络的话语权。当贝莱德得到巴拿马运河智能调理系统时,中国至拉美60%贸易航线的数据安全已亮起红灯。
汗青的吊诡在于,这场危急或成为贸易帝国转型的迁移转变点。李嘉诚家属若继续“脱亚入欧”计谋,恐难逃“贸易无国界,资源有原罪”的舆论审判;但若调整战略重心回归亚太,则需重构与内地经济的共生关系。正如《大公报》评论所言:“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当李泽楷站在北京远望维多利亚港时,他看到的不但是323亿市值蒸发留下的深坑,更是一个百年家属在期间变局中的重新定位。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500375458922550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1 14:40 , Processed in 0.0907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