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0

早有布局?买李嘉诚港口的美国财团,竟是我国多家龙头企业大股东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0

回帖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0
发表于 2025-3-22 07: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泽
编辑|前锋谷
<hr>
“存在先于本质,在大义面前,利益不值一提”。
恐怕李嘉诚也没能想到,本身会在96岁陷入纷争。
他本想趁着麻烦来临之前,扬弃港口这个烫手山芋。
效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个错误决定,让他成为了风暴中心。

如今,港澳办与北京接连发声,开释的信号不言而喻。
此中一句“莫糊涂”更是直接表明了立场。
官方的点名让李嘉诚变得焦头烂额。
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
港口事件,不但只有李嘉诚是当事人。
美国财团作为买方,似乎在事件中“隐身”了。

于是,部分网友开始深扒买方。
这一扒还真扒出了“猛料”。
买港口的美国财团,竟是我国多家龙头企业大股东。
难道它在我国早有布局?
01、美国财团的真实身份


此次,与李嘉诚买卖业务的美国财团名为贝莱德。
它的真实身份但是大有来头。

贝莱德的前身是黑石集团旗下的管理部门。
成立之初,它的规模并不巨大。
在行业里的竞争力也不甚出彩。
为了在金融界站稳脚跟,贝莱德的几位创始人选择了另辟蹊径。

他们避开了传统的零售市场,将目标客户定位在机构。
同时,贝莱德团队大打技术上风。
他们先是自主研究了一套量化模子。
随后,公司以此模子为基点,开始帮助机构客户应对债务危急。
依附着“小而精”的定位,贝莱德“杀”进了市场。

1994年,该部门被黑石集团出售,贝莱德公司正式成立。
独立运行后,贝莱德开始“大展拳脚”。
他们自主研发出了风控平台“阿拉丁体系”。
依附着这个平台,贝莱德迈出了第一步,它从资管公司转型成金融科技巨头。

在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美国当局陷入危急。
贝莱德用阿拉丁体系,三下五除二就处置惩罚当局的不良资产,乐成为白宫化解了危急。
经此一战,贝莱德彻底成名。

它一起借力挣钱,扩张至欧、亚、非三大洲,成为了环球资管行业的龙头老大。
而我国恰恰,就是贝莱德在亚洲最重要的投资对象。
它的身影险些深入了我国的各行各业。
02、早有布局的贝莱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贝莱德在我国的布局堪称“树大根深”。

科技巨头百度,“二股东”是贝莱德。
外卖巨头美团,贝莱德掌控近1亿股票,是十大股东之一。
互联网巨头腾讯,贝莱德持股2.41%,位列第四大股东。
小米、阿里、网易等公司,十大股东的行列均有贝莱德。

好家伙,合着我国互联网的半壁山河都有贝莱德参与。
国民的每一次网上冲浪,都大概给它带来不菲的收益。
不过,更令人惊奇的还在反面。
互联网只是贝莱德的开胃菜,它的商业布局远不止于此。

各人想买车?理想、比亚迪、蔚来等车企,贝莱德均是大股东。
出行?著名的宁沪高速,贝莱德位列股东前五名!
喝点白酒?茅台、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贝莱德重仓持股!
房子?贝莱德曾互助开辟上海、深圳等地长租公寓市场。

衣食住行这四个领域,它“扎根”了3个。
美国财团早已静静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这一幕简直让人盗汗直流。

按理说,贝莱德集团投资了我国这么多产业。
它也算是我国的“老熟人”了。
为何此次买港口事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呢?
很简单,因为这是一场不纯粹的买卖业务。
03、不纯粹的买卖业务


商界有条规矩叫在商言商。
普通点明白就是,只谈利益,不谈其他因素。
但港口事件的背后却疑似有着“幕后黑手”。

近些年,美国一直对巴拿马运河“蠢蠢欲动”。
特朗普一度放出“豪言”,准备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奈何,兵家最忌,师出无名。
特朗普的“豪言”遭到了巴拿马的强烈反对。
一句运河属于巴拿马内政,令美国“哑口无言”。

如今,李嘉诚公布卖出部下的43个港口。
这无疑是给了美国可乘之机。
一旦买卖业务乐成,巴拿马运河这条航线将会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
美国势必会借此大做文章。
到时间,我国在海运商业上就由主动变成了被动。

大概有人疑惑,与李嘉诚买卖业务的是贝莱德集团,这怎么牵涉到当局了?
原因很简单,贝莱德集团大概是白宫的“挡箭牌”。
据路透社称,贝莱德的CEO曾亲身前往白宫沟通巴拿马港口事件。

由此部分网友推断,明面上,贝莱德是这些港口的拥有者。
实际上,美国当局可通过贝莱德间接操控港口的用途。
尤其是,特朗普不久前才公布要加强我国船舶的税收。
随后李嘉诚就决定将港口卖给贝莱德,这未免有些太巧了吧?

再者,就算李嘉诚要卖港口变现。
难道我国就没人可以或许收下这43个港口吗?
为何李嘉诚偏偏要“冒天下大不韪”选择贝莱德?
若说此中没有美国当局的手笔,只怕难以服众。
不过,咱们国家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对象。

港口事件发生后,大公报三次痛批李嘉诚。
港澳办与北京也接连表明态度。
李家超更是明晃晃地说出了:
“香港特区反对外国当局在国际中对企业使用胁迫本领”。

在某种意义上,李家超的话,揭开了港口事件的“遮羞布”。
朋侪来了有美酒,虎豹来了有镰刀。
商人在商言商没错,但是妄想损国利己?
不美意思,只能送你两个字,不可!

如今,港口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两边已经把弓弦拉满了。
李嘉诚大概只剩一条“明路”:
“顺着台阶,主动悔悟,保存港口运营权”。
若他一意孤行,只怕正应了央视的那句:
“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结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经济环球化的今天,各国早已密不可分。
但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
若谁想用经济“暗度陈仓”?只怕是白日做梦。

李嘉诚与贝莱德的买卖业务给我们提了个醒:
“莫让资源力量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1.阿里巴巴:贝莱德持股比例于2月24日从4.93%升至5.01%|界面消息
2.香港长和出售43个港口遭质疑|人民日报
3.李家超回应李嘉诚将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任何买卖业务要符合法律法规|澎湃消息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422075173468627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4 05:00 , Processed in 0.0870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