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回复: 0

黄金骗局曝光!“周大福”、“老凤祥”被造假,本钱仅需几十元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0

回帖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2
发表于 2025-3-17 17: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前言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产与高贵的象征,无论是婚嫁妆奁、投资保值,照旧一样平常佩带,黄金饰品始终是人们生活中的紧张选择。
近年来,随着黄金代价的不停攀升,黄金造假征象也愈发猖獗,从“金包银”到“镀金”,再到掺入稀有金属“铼”,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甚至一些着名品牌如“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也未能幸免,这些造假行为不但让消耗者遭受经济丧失,更让整个黄金行业的信誉受到严重打击。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揭开黄金造假的套路。
黄金
事件配景

黄金造假并非奇怪事,但随着技能的进步,造假手段也在不停升级,造假者过去多接纳“金包银”的方式,即在银成品外层包裹一层薄薄的黄金,以此冒富足金饰品。
这种手段相对容易被看破,由于银的密度与黄金相差较大,通过简单的称重和密度测试即可发现问题。
如今的造假技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平常消耗者的认知范围,以“镀金”为例,造假者通过电镀工艺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黄金,厚度甚至可以准确到微米级别。
记者揭秘黄金造假
这种镀金饰品不但外观与真金无异,甚至能够通过一些通例检测手段的考验,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造假者开始利用稀有金属“铼”来掺假。
铼的密度与黄金接近,通例检测仪器难以分辨,只有通过专业机构的精密检测才气发现端倪,而且这些本钱极低,只需几十元就可以仿造出着名大牌黄金首饰。
消耗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每每依赖于品牌信誉和检测证书,这些原来应该成为保障的手段,如今却成了造假者的“工具”。
黄金造假
一些非法商家通过伪造检测证书、仿成品牌钢印等方式,将假黄金包装成“正品”,以高价出售给消耗者。
那么黄金造假的根源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金包银
造假产业链揭秘

要了解黄金造假的根源,不得不提到深圳水贝,作为天下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水贝市场汇聚了成千上万的黄金加工厂和批发商,这里也是黄金造假的重灾区。
在水贝市场,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到包装,再到贩卖,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服务商”提供支持。
一些店肆可以随意打上“周大福”、“老凤祥”等着名品牌的钢印,甚至还能提供“足金999”的标识,这些钢印和标识的制作本钱极低,单件仅需几元钱,但却能让假黄金摇身一变成为“正品”。
大牌logo恣意打
除了钢印造假,镀金技能也是造假产业链中的紧张一环,一些电镀厂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准确控制镀金厚度。
造假者只需在外层包裹5克真金,就能让假黄金逃过平常检测仪器的检测,甚至骗过部分品牌专柜的判定。
更令人担心的是,检测证书的伪造也成了造假产业链的一部分,一些商家通过PS技能生成虚伪的检测证书,或者直接购买空白证书自行填写。
黄金造假
这些伪造的证书看起来与正规机构出具的证书险些千篇一律,平常消耗者根本无法分辨真伪,黄金造假征象的泛滥,不但让消耗者遭受丧失,也让一些着名品牌陷入了信托危急。
“老凤祥”、“周大福”为例,这些品牌恒久以来以其高品格和良好信誉赢得了消耗者的信托,随着加盟模式的快速扩张,品牌对产物质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导致假货问题频发。
加盟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以老凤祥为例,其96%的门店为加盟店,而周大福、周六福的加盟比例也凌驾了90%。
黄金造假
这些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每每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品牌信誉的维护,一些加盟商为了寻求利润,甚至会主动贩卖假货,或者通过遮掩克重、虚标代价等手段欺骗消耗者。
品牌判定能力的不足,也让造假者有机可乘,记者曾进行过一次实验,将打上“周大福”、“老凤祥”钢印的假金饰送至品牌专柜判定。
结果发现,部分伙计仅凭外观未能发现异常,甚至误判为真品,这种判定能力的不足,不但让消耗者对品牌的信托大打折扣,也让造假者更加肆无顾忌。
面对黄金造假的乱象,消耗者应该如何掩护本身的权益呢?
黄金造假
消耗者防坑指南

购买黄金饰品时,应优先选择品牌直营店或官方授权的经销商,网购时务必认准品牌官方旗舰店,克制通过非授权渠道或“代购”直播间购买。
虽然平常消耗者无法进行专业检测,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开端判断黄金的真伪,可以用磁铁吸附(黄金无磁性)、测密度(黄金密度为19.3g/cm³)等。
须要留意的是,这些方法只能作为参考,无法完全替换专业检测,购买黄金饰品后,发起及时送至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黄金造假案例
所以在购买完黄金之后请务必保留好发票、证书等购买凭证,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
一些商家会通过“一口价”的方式贩卖黄金饰品,即不按克重计价,而是以工艺费、设计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消耗者在购买时应明确询问克重与工费,克制为工艺付出过高溢价。
黄金造假
结语

黄金造假乱象的管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须要羁系部门、品牌方和消耗者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气让黄金行业重新抖擞光彩,让消耗者真正买得放心、戴得安心。
在这个过程中,消耗者也应保持理性,不盲目寻求低价,不轻信虚伪宣传,唯有云云,才气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真正属于本身的那一抹金色光芒。
信息来源:河南都市频道 2025-03-13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187092723230365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6 00:17 , Processed in 0.10142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