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回复: 0

人间间最好的养生:善忘、少怨、不比、寡思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0

回帖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5
发表于 2025-3-14 14: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一法师说:“人是气死的,花是浇死的,凡是大病,必与情志有关,恒久情志不遂,肯定会催生大病,养生并不是一味的讲究吃什么,喝什么的问题,养生养的实在是人生格局,是人生情怀。
百病源于气不顺,养生贵在养心;心若安则身安,身安则百病消。
物质条件再好,饮食再精致,也不及一颗平和之心,给人带来的喜悦与安宁。
一个人的幸福,来自于心田感受。
人间间最好的养生,善忘、止怨、不比、寡思

, 善忘则心无挂碍;

网上有如许一个问题:
你身边那些每天快快乐乐的人,都有什么特性?
最高赞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善忘!
人生数十载,倘若每件事都记在内心,大脑就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花圃。
只有定期清算,才气保持身心愉悦。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画家,他名叫李明。
李明热爱画画,但家境贫苦,无法负担昂贵的画材。
为了寻求艺术空想,他每天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买了一套颜料和画布。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毁坏了全部的画具,他的努力化为泡影。
李明感到无比沮丧,整日把本身关在房间里,无法释怀这份失去。
他的邻居王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见他如此消沉,便敲开了他的房门。王
婶递给他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孩子,人生就像一场路程,总会遇到风雨。那些失去的东西,就像天上的云,固然曾经美丽,但终会飘远。
与其为失去的烦恼,不如学会忘记,把精力放在未来的画作上。
”李明听了这番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决定放下遗憾,重新开始。他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套新的画具,开始创作新的作品。
这一次,他不再被已往的失败困扰,而是专注于当下,享受创作的乐趣。渐渐地,李明的画作越来越出色,他的作品在小镇上引起了轰动。
人们都说,他的画里布满了阳光和希望,仿佛他从未履历过任何波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波折和失去,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们。
善忘不是躲避,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让本身保持轻松和愉悦的心态。
选择忘记那些无法改变的已往,不光是为了让本身释怀,更是为了更好地接待未来的挑战。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气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活得更精彩。

<hr>止怨则神宁气定

近来读过曾国藩的《致诸弟:牢骚太盛者,其后必多抑塞》。
这篇家书主要就是曾国藩劝诫各位弟弟不要怨天恨地,不要发牢骚,要多从自身找缘故原由,努力考取功名。
这篇家书讲的都是平寻常常的事故,但是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平。感应之理,天然随之”
这句话是不要诉苦最好的答案。之前老是听别人讲不要诉苦,但是他们所说的不要诉苦的缘故原由,很难让我从心底内里认同。
有不得,反求诸己。每每遇到不顺之时,不要发牢骚,多反省本身的问题,可以找到问题的缘故原由。而且可以造就本身的平和之气。
人必先自弃而后天弃之。诉苦就是自卑过甚,对于解决问题没有资助,还会扰乱人的心智。

不比则修养性情

你用本身短板跟别人的长处比,就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自我折磨。
以是内心肯定要看清楚这点。
每个人都有本身必须要做的事,你也有你的。不要总是去做别人的事,也不消羡慕别人,
这些无意义的举动无益于我们的成长。
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本身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寡思则修养性情

寡思就是让我们别想那么多。由于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怠,思虑过重,会损伤心脾的元气,久而久之,就会百病从生。
这一类人对全部本身做过的事故,都会被详细地捋一遍,力图探求与此事相关的蛛丝马迹。
一天之内,精力不能会合,全部的心思都纠结在这一件事上。
生活中存在许多想太多的人,这是一类高敏感度的人,
他们倾向于关注细枝末节,而且将它们放大,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都会保持巨大的反应。
就像有位网友说:“别人一笑而过,你却推测好久;别人未曾在意,你却不停惦记。”
过多的臆想,如同一把生锈的铁锯,一刀刀地研磨着我们的神经,假如不加制止,早晚一天,会被割断。



养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心;
善忘:则心无挂碍;少怨,则神宁气定;不比,则修养性情;寡思,则专注当下。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151892720230452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0 20:43 , Processed in 0.0962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