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回复: 0

新型储能产业正迎来市场化新生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0

回帖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1
发表于 2025-3-6 10: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龚梦泽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储能装机规模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增长。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超200%的高速发展之后,2024年储能装机又实现了130%的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已经突破7300万千瓦。
当青海戈壁的风电通过共享储能点亮千里之外的上海外滩,当广东的假造电厂在酷暑中为城市带来清凉,此时的新型储能不再局限于一个技能名词,而是化身为绿色转型的推进器、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今年年初,随着强配储能的落幕,新型储能也迎来了新变局。进入2025年,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以为,下一步的政策应聚焦于两大方向,一是进一步赋予和明白储能的独立市园地位,二是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起首,赋予和明白储能的独立市园地位,特别是在代价机制上提供确定性的收益保障。此前,由于到场电力市场的准入规则、结算方式等具体细则不清楚,各地对储能并网的调频、容量配置等技能要求差异大。加之电网企业掌握着储能调用的主导权,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抽水蓄能,独立储能的应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下一步,应进一步明白新型储能的市场定位,使其作为独立储能到场电力市场,同时创建完善相干市场机制、代价机制和运行机制,提拔新型储能的利用程度,使其能在代价机制上得到确定性的收益保障。通过创建容量租赁、碳积分交易业务、辅助服务等多维收益体系,让储能电站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
其次,建议在发电侧为新型储能设立容量电价。现实上,煤电和抽水蓄能已得到了容量电价,新型储能对此同样抱有等候。必要留意的是,容量电价的前提是有充足大的“容量”——功率一般要在吉瓦以上,蓄能时间到达8小时以上。尽管工贸易储能还起不到类似的作用,但是源网侧的大型储能可以提供容量服务,解决电力体系调峰、调频、短路比不足、分布式光伏过电压等题目,建议未来能给予相应支持。
总之,从规模优先到以质取胜,从政策驱动到市场引领,这场蜕变注定陪伴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生。强配储能政策叫停后,行业短期阵痛难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电力机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将加快出清低效产能,倒逼企业转向技能驱动和价值创造。独立储能将可以通过现货套利、容量租赁、容量电价赔偿得到多重收益。届时,储能不仅会“建起来”,还会真真切切地“用起来”。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850393249131779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3:15 , Processed in 0.0915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