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两位空乘尿检阳性,涉嫌吸毒被停职!但二人坚称没吸毒,上海法医还清白,最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0

回帖

51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11
发表于 2025-2-14 10: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人通常有10万多根头发,每天会脱落近百根,同时险些等量的头发生长出来。每根发丝都像一个硬盘,刻录着你身材的机密——除了性别、年龄、种族之外,还有营养状况、药物摄入史、吸毒史、环境暴露史等更私密的信息。
实行室里,法医像考古学家一样,“凿开”头发,从直径不足0.1毫米的角蛋白纤维中寻找线索。毒杀妻子的丈夫,喝完补品却昏死已往的老人,不知不觉被迷奸的女性,将药品混入女朋侪眼药水中的大弟子……当证据在屏幕上化为直观的数据,原形也逐步揭开。
法医心照不宣:人言不足信,证据最可靠,毒物再毒,有时也不敌过民气。
毛发就像树木的年轮
某航空公司的一次例行的尿检中,两位空乘被检出阳性,他们因有吸毒怀疑而被立刻停职。但二人坚称自己没有吸过毒。经过鉴定,法医在他们的毛发中没有发现吸毒的陈迹,并分析,尿检呈阳性可能是误食了含有罂粟壳之类添加剂的食品。两人这才想起,尿检前他们在小摊上吃过麻辣烫。终极,鉴定报告还了他们清白。
但有时,喊冤的声音有多大,打脸来得就有多快。
一次尿检结果呈阳性,夫君大呼冤枉,声称是刚喝的“咳嗽药水”导致的。法医剪下他的头发,从离发根2厘米处检出了O6-单乙酰吗啡,这是海洛因的特性代谢物,而该种“咳嗽药水”的重要身分及体内代谢物是可待因和吗啡。头发平均每个月长1厘米,由此可见,他在约2个月前吸食了海洛因。
“除了毒品检测,生活中还有很多料想不到的中毒情况,谷仓里的气体、网购的假中药,还有一些野生植物,可能都有毒。”说起毒物鉴定,法医王鑫可以竹筒倒豆子般,不停不停歇地讲出来。
上海苏州河边,光复西路1347号,是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简称司鉴院)所在地。作为司法部直属单位,这支司法鉴定“国家队”长期负担着天下各地公检法机构委托的大量庞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司法鉴定和研究工作。
每天,除了公安的车辆络绎不绝,还有很多人带着狐疑前来,一张张看似平凡的脸背后,可能有比冒险文学还跌荡十倍的履历。
作为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简称法化室)的鉴定人,每天都在与各种毒物打交道的王鑫,是一位真正的“毒物猎手”,曾到场过多起庞大案件的毒物鉴定工作。2010年,王鑫从山东大学药学院毕业后,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读研,期间在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央毒化室从事法医毒物学研究与实践。
2013年,王鑫去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法医学系法化室攻读博士学位,专攻毛发分析。2017年至2020年,她分别在哥本哈根大学和司鉴院法化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还长期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专项,曾获上海市“超等博士后”和“扬帆筹划”人才发展基金等资助。
在王鑫看来,毛发就像树木的年轮,记录着岁月的印记。通过研究毒物和药物在毛干、毛根中的分布和时间过程、浓度和剂量、毛发颜色的关系并通过毛发分段分析,就能了解毒物和药物摄入的过程。
有对老夫妻,服用了在集市购买的“补药”后双双昏倒。丈夫经医生全力救济,一段时间后规复出院,妻子则不停处于植物人状态,在医院昏倒8个月后离世。家人将她的体液样本送来了司鉴院,但由于中毒时间较长,体液中的毒物已经代谢殆尽,没有检测到毒素残留。
“后来他们补送了老人的头发,通过头发分段分析,我们在间隔发根近6厘米至8厘米处检到了钩吻生物碱身分。”王鑫说,其他证据也表现,老人所购买的药材为中药材钩吻,又称“断肠草”,毒性极强,足以致命。“老夫妻是误将钩吻当做红木香吃了,红木香是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材,还寓意着祥瑞如意与爱情完满,惋惜……"
王鑫还接办过一个案例,女性死者生前因患眼疾,不停在寻求中医治疗。有一次她自行购买中药药材煎制服用,后来疑似中毒死亡。“她的血液、头发中都检出了较高的砷元素。”王鑫说,经过了解,给死者开偏方的人完全没有医学知识,居然开了大剂量雄黄,让患者发生了砷中毒。
毒物的可骇,不仅在于其致死性,更在于其隐匿性。
王鑫提到,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致命的毒素,众所周知,河豚毒素只需1毫克就能致人死亡,“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夹竹桃、曼陀罗、马钱子、乌头等植物,也都有很强的毒性,误食或自行不当使用结果严肃,应该提高鉴戒。”
探求敏捷度的极限
说起鉴毒过程,想象中可能如影戏一样平常触目惊心,戴着防毒面具,告警灯不停闪烁,反应釜里蒸腾着伤害气息……其实,司鉴院法化室里,确实摆满了瓶瓶罐罐和各种仪器,但没有那么电光石火,反而充满理性。
“你们现在的技能可以实现在西湖中检出一粒毒物胶囊,这是怎么做到的?”听到记者的提问,王鑫指了指四周的装备,“要将毒药物检测浓度从千分之一做到一百万亿分之一乃至更高,就要不停探求敏捷度的极限。”她说,水中有很多杂质,要连续在净化、提取、浓缩上下功夫。
而在一根头发里下的功夫,并不亚于在西湖水里找一粒胶囊。
实行台上有很多装着头发样本的试管,经过研磨、离心和浓缩后,这些灰白色的悬浊液早已看不出原始形态。当它们被送入质谱仪后,原形就会从数据图的波峰中浮现。王鑫说:“即便是0.1克毛发中混入了一粒盐的百万分之一剂量,也逃不外检测。”
比年来,中国在毒品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型毒品还是时有出现,为了应对这些挑衅,司鉴院法化室不停在研发更新更快的检测技能。
“新型毒品的特点就是变化多端。饮料、糕点、化装品、生活用品中都可能被添加。加之其代谢速度大都比力快,我们必须不停更新检测方法。”法化室副主任严慧说,前几年有怀疑人将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等勾兑在电子烟油中,制成“上头电子烟”,这就是一种新型毒品。发现这种做法后不久,依托咪酯就被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我们不停都在密切关注新型毒品的流行趋势,不停优化检测手段,渴望能为新型毒品的管制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执法部分实时应对新型毒品的滥用问题。”严慧说,司鉴院法化室在“十四五”期间负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筹划课题,其中就包括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研究、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预警等等。
不止新型毒品,随着检测技能的进步,很多隐匿的毒源也无处遁形。比如气体毒物的鉴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难点,由于气体进入人体后很轻易逸出,常规的采样步伐和检测技能,无法从体内检测到气体。但法化室现在已经探索出针对性的气体采样方案,并综合使用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技能,正确检测气体身分。
这些年,他们进行过多起气体毒物的检测:5岁的哥哥和2岁的妹妹忽然呕吐、腹痛,继而离世,是由于隔壁的粮仓用磷化铝进行熏蒸杀虫,导致兄妹俩吸入磷化氢气体中毒。还有人进入地窖后倒地而亡,有人过度吸食笑气致死,有人在房间里给核桃杀虫,却险些毒死孙女……
现在,法化室年轻团队开发的“毒物快筛芯片”,已经可以将现场检测时间从几天收缩至15分钟,2023年入选了上海市科技结果转化试点项目。而与AI联合的“毒理猜测模型”,则能通过微量检材推断中毒症状。
走上天下舞台
前不久,经过多轮严格选拔,王鑫当选了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TIAFT)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委员,是本届委员会中亚洲唯一的代表,也实现了我国在该委员会零的突破。
作为法医毒物学范畴的国际性顶级协会,TIAFT汇聚全球法医、药物、毒物等多范畴精英2000余名,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委员席位仅8个。
对王鑫来说,这是荣誉也是责任。而在毒物化学鉴定范畴,司鉴院也早已处于国际先历水平。现任法化室主任向平,是TIAFT中国地区代表,全球法医毒物学专业顶尖专家,领导研究团队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从20世纪80 年代末,为了让引进的第一台大型装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连续正常运行,并加快建成毒物质谱数据库而彻夜轮守;到为得到乙醇的体内代谢和消除数据,自饮大剂量白酒,以30分钟时间间隔连续十几次抽血取样;到为了研究尸体腐败乙醇天生机制,在高温季候对溺水死亡且高度腐败的动物解剖取样......在先辈们的基础上,专注于毛发分析的王鑫,已经和团队一起创建起毛发中多种毒物和药物的鉴定及评判体系,并还在不停增长研究对象。
近几年,法化室起草的关于毛发中芬太尼类、色胺类、合成大麻素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方法的行业标准连续发布。2023年,他们牵头研制的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丙醇检验》发布。去年,关于毛发中7种减肥药检验方法的行业标准获批发布……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行,不仅提拔了毒物检测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为司法鉴定和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司鉴院“以科学保卫公正”的院训书写了新注脚。
采访快竣事时,看着实行台上大巨细小的试管,记者问王鑫,是不是剃光头发就找不到证据了?她笑了起来,“怎么可能,胡须、腋毛、眉毛、指甲,就连牙结石,都可以成为‘证人’。我们的积极就是要告诫心怀不轨的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来 源|上观新闻
记者 刘雪妍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季佳庆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占您的相关权益,请接洽删除!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084913352017565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6 09:25 , Processed in 0.0928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