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回复: 0

人过50岁才明白:高级的养生,不是锻炼和睡觉,而是做到3件事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0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05
发表于 2025-2-6 2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有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走过半生方悟,真正的养生不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亦非保温杯里枸杞沉浮,而在于心性淬炼那些鹤发童颜的智者,早将生命调成“静音模式”,在以下三件事上修得圆满
01滋养心绪:给情绪装上“滤网”
生理学提出“情绪颗粒度”这一概念,活得通透的人,可以或许像品茶那样,细致地分辨喜怒哀乐。今世人经常犹如《楞严经》中所说的那样,“心随境转”,让外界的风雨,轻易地搅动心田的池塘,却不知道,每一次情绪的崩塌,都在加速细胞的朽迈。

陶渊明归隐之后,友人见到他的茅屋非常破败,便想要赠送钱财给他。他微笑着拒绝道:“我醉欲眠,卿且去。”这种“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定力暗暗与神经科学的发现相契合——大脑杏仁核的活跃度低沉了20%,这个时候,免疫力便可以或许提升35%。就恰似敦煌的月牙泉处在戈壁之中,不过却始终不会干涸,仅仅是由于它知晓怎样过滤风沙,牢牢守住了本源的清冽。
养生密钥:真正的养生汤药,是“八风吹不动”的心境。
02重塑关系:与自我签订“息争书”
庄子说:“至人没有自我,神人没有功绩,贤人没著名声。”中年之后的疲惫劳累,大多源自“既要儿女有出息,又要伴侣称心快意,还要自己达到完善”的这种执着动机。社会学研究表明,50岁之后仍然为“人生胜负”而焦急的人,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倍。
杨绛百岁接受访谈时坦然说道:“人生最为美妙的风景,乃是心田的淡然与镇定。”此话语不禁让人忆起苏州退思园那精巧的设计——那九曲的回廊虽看似没有尽头,实则并无绝路可走,就犹如智者的人生观一样平常:既允许自身有所转变与迂回,又能欣然接纳自身的不完善之处,如此一来,反倒在处处都能遇见柳暗花明的情形。今世免疫学已然证实,当人与自我达成息争之时所分泌出的内啡肽,比通过运动所产生的内啡肽要多出40%之多。
养生密钥:给心灵松绑,比给身体按摩更治本。

03贯通存亡:把尽头写成“省略号
《西藏存亡书》道破原形:“抗拒殒命的人,实则从未真正活过。”敦煌藏经洞的千年卷轴,没有一卷因畏惧虫蛀而自封于铁匣,反而在开放中成绩文明之光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将存亡)化作拈花一笑;作家汪曾祺病重时仍念叨:“出院后要去吃昆明小锅米线。”神经生物学发现,(坦然地谈论殒命的)父老血清皮质醇水平比(忌讳谈论殒命的)者低52%,这种激素正是加速朽迈的元凶之一。
养生密钥:向死而生的最高境界,是把每一天都过成“序章”。

写在末了
《周易》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年过半百的养生真谛,实为三重修行:
滤尽三千烦恼丝,方见心月孤圆;
卸下完善黄金甲,始得松鹤之姿;
勘破存亡迷障处,自有清风徐来。
愿全部行至人生秋境之人:
养心似养玉,温润自生光;
处世如观棋,落子无复盘。
修得一身轻骨,笑纳四时风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829937701589866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6 11:41 , Processed in 0.0865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