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飞叉、中幡、高跷轮番登场 地坛庙会赶场看体育演出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0

回帖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5-1-31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29日,夏历正月月朔上午,随着热闹的舞狮表演竣事,地坛公园朱赤色大门徐徐开启,第三十七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北京人钟爱的传统活动之一,本年的地坛庙会依然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其中丰富的体育元素更是让人乐不思蜀。
本年的地坛庙会里有两个板块都和体育息息相干,分别是河北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以及良好民间花会大赏。
在公园北门的八区舞台,是每天三场的河北特色非遗展示展演。刚劲灵活的武术表演梅花拳、惊险刺激的《飞叉》表演、杂技表演《中幡》……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秘闻与民族精力。
约9米高、19公斤重的中幡,在臧海明的手掌、头顶等位置上下飞舞、瓜代腾挪,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伴随着高兴的锣鼓声,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局面十分壮观,观众掌声与喝彩声不断
51岁的臧海明是东沽港中幡第八代传承人,这次他特意带着师兄弟、徒弟等12人来地坛庙会演出。其中,最小的沈宝聪只有13岁,个头一米四,但他已经掌握了不少动作和花活儿。队友精密配合,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扔得高、立得稳,格外出色。
黄漕飞叉是一种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传统武术武艺,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它由古代的三股钢叉演变而来,结合了武术和兵器的元素,具有丰富的招式和多样的表演情势。活动现场,武艺精湛的表演者动作如行云流水,给人以极强的艺术美感。
在靠近东门的门球场里,是良好民间花会大赏活动,每天上下午各一场。河北沧州刘吉舞狮、山西太重锣鼓、延吉朝鲜象帽舞、辽宁盖州高跷、广东英歌舞和浙江嘉兴平湖伞舞六个活动轮次表演,让前来庙会的游客看得掌声连连。
“咚咚锵,咚咚锵……”激昂的锣鼓敲起来,高兴的高跷秧歌扭起来,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带三月。盖州高跷秧歌正是以这样的情势迎接春天的到来。只见表演者踩着近1米高的木跷,在1米多高的舞台上表演,再做出‘架象’‘三层楼’等高难动作,让现场的观众看得赞叹不已。盖州高跷秧歌是辽南盖州地区劳动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情势,它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
舞台中心,高台之上,一头“狮子”腾空而起,跳到直径一米多的绣球上,踩球通过跷跷板……这是刘吉舞狮团的专长好戏——狮子滚绣球。
从2000年开始,河北沧州刘吉舞狮就开始参加地坛庙会的表演。而这次,赶上春节申遗乐成,舞狮团又在传统套路上增长了许多创新。
“这次有6头大‘狮子’和2头小‘狮子’。经过近1个月的排演,整体表演约莫20分钟。”舞狮团领队康华路说,“别的,队员们对园地非常认识,表演中就特别增长了互动环节。高桌表演后,全部‘狮子’会跑到台下到观众身边,在广场上观众可以摸摸狮子头,摸摸狮子背,讨个新年的好彩头。”
来源:京报体育
记者:李立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6589708752019511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5 10:06 , Processed in 1.18626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