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养生的尽头,就这一个字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0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3
发表于 2024-12-21 2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是一种智慧
药王孙思邈有言:“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诀了。”
世人追求养生,总在外物上寻求捷径。保健品五花八门,运动器材层出不穷,可真正的养生之道,每每源自心田的取舍与节制。
少,不是克制本能,而是看透繁华后的返璞归真。正如老话说:“百病从口入,百祸发齿牙。”言多必失,食多伤身,事多生烦。学会“少”,不但是对身体的修养,更是对心灵的庇护。

少言,福气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口无遮拦的言语,总会成为祸根的种子。真正智慧的人,懂得用缄默沉静替代激动,以倾听取代争辩。他们深谙语言的分寸,明白“祸发齿牙”的深意。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少,则心安;心安,则路坦。减少抱怨,多一分反思;少说闲话,多一分举措。守住嘴,就是守住福气。

少食,康健多
《黄帝内经》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度饮食,透支的不但是身体,更是生命的能量。现代社会中,暴饮暴食、作息紊乱已成常态。殊不知,养生之道始于适量,饭吃八分饱,才是养生之基。
少食,不是苛待,而是为身体留出喘息的空间。正如老子所说:“少则得,多则惑。”少欲望,少负担,才气换来身体的轻松与心灵的安闲。

少虑,快乐多
现代人总是活在焦急里,害怕将来的不确定,纠结眼前的得失。越是焦急,越是疲惫,身心俱损,痛苦随之而来。
庄子曾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与其庸人自扰,不如专注于当下。
不要为未发生的事烦忧,也不要对遥不可及的结果执念。静下心来,放下无意义的思虑,简朴生活,才气阔别焦急的折磨。

少欲,幸福多
人之所以疲惫,每每是因欲望无度。物质的富足能带来片刻的愉悦,却无法填满心田的空虚。
正如《少便是多》中所说:“舍弃冗杂的事物,才气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是放下对过多欲望的执着。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在东坡柴米油盐、风花雪月中找到了人生的兴趣。欲望减半,幸福翻倍;心灵清净,人生通透。

少,是最高级的养生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减法人生,不是让我们放弃追求,而是懂得选择和放下。
养生的尽头,不在于外物的堆积,而在于心田的充盈。少一分执念,多一分从容;少一些追逐,多一些安然。
愿你我在人生下半场,以“少”之道,养生又养心,守得余生清欢。
来源:作者黛青,中式居住美学发布

【温馨提示】
想要相识更多茶文化、美文、国学知识,
快速起步、全面学习六堡茶,
请关注“六堡茶微刊”微信公号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5076631700045876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03:44 , Processed in 0.0927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