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话冬季养生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0

回帖

40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0
发表于 2024-12-14 17: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冬天要藏的“精”,实在就是构成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运动的最基本物质。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精”有天赋、后天之分。天赋之精来自父母遗传,是生命的本源物质;后天之精则是吸入的天然清气及饮食中摄取的营养英华以及脏腑气化所生成的精微物质。
所谓的冬藏,就是冬天让阳气在身体中蕴藏起来,不要过分浪费。冬天是一个蕴藏劳绩之物的季节,假如冬三月“藏”的充实,来年开春您才会有一个扎实的基底,阳气富足,精血充盈,使整个人都会精力饱满,疾病也会远离您。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冬藏”呢?
起首,就像《黄帝内经》中记载:冬季建议各人早睡晚起,跟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季天气严寒,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变得缓慢,阴精阳气均藏伏起来,更应多留意养精蓄锐。尤其对于气血虚弱的老年人,冬季起居更应早睡晚起,起床时间最幸亏太阳出来之后,避寒就暖。我们可以实验以下几种方法:
1. 泡热水脚助眠: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失眠总属“阳不入阴”。头部阳气比力旺盛,泡脚能让双脚暖起来,引火下行,暖身安眠,泡脚时可以多按摩足底涌泉穴及后腰双肾处。
2. 静藏神助眠:《黄帝内经》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因此,冬天我们要以静养神。睡觉时,让我们的环境处于一种安静状态,我们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让告急、冲动、焦虑等感情从心田摒弃,大脑处于清静空缺的状态,规复到心理的清静。
3. 摸肚皮助眠:睡觉前我们可以将双手搓热,掌心放在肚脐下方,将留意力会合在这里,我们就会感知到这里逐步发热,身体放松,很快就入睡了。掌心的劳宫穴属火,脐下的关元穴属水,两穴相交,水火相济,使心火降于下,肾水升于上,交通心肾,天然就睡着了。
4. 顾护阳气助眠:冬天是收敛阳气的季节,留意掩护身体里的阳气,起首保证不能外泄的太多。现在的年轻人“露脚踝、露肚脐”触目皆是,为年老以后留下了很大的“祸根”。秋衣、秋裤、袜子要穿起来了,尽量秋衣塞在秋裤里,袜子包住秋裤腿,使肚脐、脚踝肯定不能受寒。
其次,在中医看来,相较于入冬即补,冬至再补效果更佳。中医素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冬至当天是天地阴阳气交于枢纽以及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刻。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开始渐渐回升,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开始蓬勃生发,是最容易汲取外来的营养物质,此时滋补事半功倍。冬天的饮食应以保障热量为主,除如能常食用的鱼、肉、蛋、奶、豆类、薯类、果蔬等食物,药食同源疗法效果亦佳。如:
中医以为,大枣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进补之佳品。今世药理研究大枣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疲惫、进步免疫力的作用。在冬季,很多人总是手脚冰凉,大枣是很好的调理之物,配阿胶,可以滋阴养肾补血。脾胃虚弱者不宜生吃大枣,可煮熟后再吃。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最能祛火化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十月萝卜赛人参”等,白萝卜是冬季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在秋冬季节,人们吃萝卜甘凉润肺,防止秋燥耗伤阴精,也有利于阴精阴气内藏。而萝卜辛甘化阳,亦可以长养阳气,助人御寒。
当归被历代中医誉为“血中圣药”,其性温,味甘辛,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一款特殊适合冬季食用的药膳佳品——当归生姜羊肉汤,对那些腹部冷痛、体虚畏寒、手脚冰凉、疲乏无力、腰膝冷痛之人来说效果极好。但对于阴虚有热、湿盛中满者、皮肤病、哮喘及有以上药物食物过敏者忌用。年老体弱,常发热、咽喉疼痛、口舌溃烂者以及孕妇慎用。
芡实又称“鸡头米”,能健脾祛湿止泻、固肾涩精,特殊适合冬天食用。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之于芡实的推许莫过于将芡实与淮山、莲子、茯苓共煮,造就了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四神汤,具有健脾养胃、清热祛湿、美容养颜、调节神经等功效,特殊适合于脾胃湿热、脾虚食少、口臭、焦虑、失眠多梦、神经衰弱之人。但腹胀、便秘之人不宜食用。
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夺目目,宜与大枣、山药、何首乌、黄精搭配,最适合煮粥或煲汤。最轻便的吃法是嚼食,每次15~20粒为佳,亦可以泡水。枸杞含有大量的植化素和抗氧化剂,长期食用可预防年龄相干性黄斑变性、对抗癌症、资助减轻体重、掩护心脏。枸杞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患有高血压、性情过于暴躁、处于发热、脾虚有湿及腹泻之人最好别吃。
黄芪性微温,味甘,入肺、脾经,能大补一身之气,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非常适合体质虚弱者和在冬天容易感冒的人。黄芪可与许多食物搭配,且各有功效,配瘦猪肉可温中祛寒,配牛肉可养心安神,配乌鸡可健脾益肾,加大枣可补血,加党参能补气。今世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抗衰老、抗辐射、抗炎、降血脂、降血糖、加强免疫、抗肿瘤和保肝等作用。但不适于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的人。
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三经,有补脾益肾润肺之功效,可作久服滋补之品。其中药膳黄精瘦肉粥具有益气养血、延年益寿之功。实用于肺阴不敷所导致的干咳口燥、体虚食少、消瘦多病、身倦乏力之人。无病者常服,也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气滞腹胀、大便溏泄者忌服。今世药理学研究表明,黄精具有抗菌抗病毒、延年益寿、加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抗肝损害、降血糖等作用。既可入汤又可做粥,特殊适合老年人冬季食用。但痰湿壅滞、中寒便溏、气滞腹胀者不宜服用。
别的,中医以为,五色入五脏,色黑者入肾。在冬季多吃一些玄色食物,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芝麻、海参、黑荞麦、香菇、桑葚等,将上述食材搭配,可入菜煲粥,都可以达到补肾的目的。
参考资料
1.(唐)王冰编;戴铭,张淑贤点校.黄帝内经素问[M].南宁:广西科学技能出版社.2016.
2.郑洪新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导“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医根本理论 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3.周祯祥,吴庆光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导“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药学 第3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8.
4.段梅红.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J]. 百科知识, 2022, (35): 13-19.




供稿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作者| 张谭 赵永辰
责编| 李英硕
审核| 王云 崔岚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784325653830093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16:55 , Processed in 0.0895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