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今日立冬,老人说最怕“立冬一日晴”,立冬晴天有啥预兆?早了解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0

回帖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11-7 1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今日立冬,老人说最怕“立冬一日晴”,立冬晴天有啥预兆?早了解。
“ 立冬时节寒意浓,草木凋零露华重”,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11月7日,今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正式进入立冬节气。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正式开始。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序更替,万物在履历了春的生发、夏的繁茂、秋的收获后,终于迎来了冬的沉静与蓄势。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二字举行了表明:“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立冬是每年农历十月的节气,立冬标志着秋季的结束与冬季的开始,万物至此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老话说“寒从脚下起,病从心中生”,立冬后,天气开始寒冷,人们要注重脚部的保暖,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流动较为痴钝,假如不注意保暖,很轻易受冻生疮。其次,立冬后万物凋零,此时人们的情志将会受到影响,可以选择温和的活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使情志更好的生发,还能加强体质,进步抵抗力。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代表着季候的转换,古时立冬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还是“四时八节”之一,古人对立冬的重视不消多言。人们为了更好的观察立冬的天气变化,把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一候“水始冰”,意味着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北方地区的水面开始结冰。
立冬二候“地始冻”,随着气温的一连走低,地皮也开始冻结,万物归于沉寂。古人以为,地冻则气藏,这是自然界阳气潜藏、阴气盛行的体现。在这一候,农民们会抢抓机遇,举行农田的整理与储备,为来年的春耕做预备。
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逐渐稀少,而在海边却能看到许多外壳与野鸡羽毛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因此以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本年的立冬不一般,属于“月头立冬”。有些年份因农历与阳历“置正”的关系,就会出现闰月,这也会导致立冬交节的时间在农历上颠簸较大,本年立冬交节的时间为2024年11月7日早上6点19分49秒,对应农历的十月初七,这属于十月上旬的时间,因此,本年是一个“月头立冬”。
老话说“月头立冬,重装过冬;月中立冬,单衣过冬;月尾立冬,倒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立冬的时间在十月上旬,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冬天会比较寒冷,需要穿着厚厚的冬装;假如立冬交节的时间在十月中旬,这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温暖,穿着单薄的衣服也能过冬;假如立冬交节在九月下旬,这预示着来年春天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即春季短期的降温、降雨天。

古代没有先辈的天气预告,古人就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许多观察天气的经验想立冬交节当天的天气变化就能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向,以便更好的安排农耕事件,关于立冬农村有一句老话说:最怕“立冬一日晴”,立冬晴天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的,建议早了解。
一、立冬一日雨,冬季大雪飞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假如立冬交节这天下了一天的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冬天的降雪天气会比较多。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季降雪虽说会使天气更加寒冷,但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在《农政全书》中记载:“雪能杀虫,又能肥田”,当积雪降落在农田,就形成了一层自然的保温层,隔绝了外界的严寒,同时也将害虫封存在了冰雪之下。随着气温的逐渐低落,土壤中的害虫存活率就会低落,有用减少了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扫清了停滞;而且,当积雪融化后渗入土壤,不但为农作物提供了名贵的水分,还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或许加强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根系发育。

二、立冬晴天,十日无雨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假如立冬这天是一个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降雨就会较少,这不但说明天气冷的会比较慢,还说明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立冬虽说三秋时期的农忙已经根本结束,但越冬作物此时刚刚播种,如冬小麦,油菜、蚕豆等,此时正是这些农作物在天气彻底寒冷前末了的生长阶段,只有到达壮苗期才气更好的应对冬季的寒冷,假如此时土壤缺水,就会导致作物根部吸收水分困难,进而影响越冬作物的正常生长。
而且,在《齐民要术》中也有记载:“田有水则暖,无水则寒”,水可以更好均衡土壤的温度,立冬天气开始寒冷,假如土壤缺水,不但会使越冬作物受寒,还会低落土壤的肥力,减少其对养分的吸收。

三、立冬一日晴,柴火堆满城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假如立冬交节这天是晴天,没有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温暖,人们乃至不消靠生柴火取暖。
暖冬对于人们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毕竟不消每天穿着厚重的衣服,更不消担心受寒受冻,但对农作物来说,暖冬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在温暖的天气条件下,原本应处于休眠状态的越冬作物,可能会误以为春天已至,提前破土而出。然而,此时的气温并不稳固,突如其来的寒潮,可能会让这些提前萌动的越冬作物遭受冻害。
除此,《农政全书》中也有提到:“冬藏不固,春发无力。”冬季,是农作物根系生长、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暖冬条件下,作物生长过快,根系发育不充分,养分积累不足,导致作物抗逆性减弱,易受外界情况影响。

四、立冬下雨一冬雪,立冬不下一冬干

这句农谚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说假如立冬这天下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冬天的降雪天气就会比较多;反之,假如立冬这天没有下雨,这预示着冬季的降雪比较少,这会带来干旱的天气。
老话说“冬旱如刀割,田禾皆枯焦”,在寒冷的季候里,作物本应依靠雪水的润泽和土壤的保温,安然度过休眠期,为来年的生长积蓄气力。然而,干旱的冬季会使土壤变得干涸,农作物的根部难以吸收到维持生长所需的水分,导致生长受阻,乃至出现枯萎的情况。而且,干旱的天气下人们也会出现“寒燥”的情况,如嘴唇干裂、皮肤干痒、口渴缺水等情况。

综上所述,老人说最怕“立冬一日晴”并非无稽之谈,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假如立冬这天是晴天,不但预示着冬天比较干旱,还预示着是一个暖冬,这不但拦阻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今日立冬,你那边是晴天吗?欢迎讨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419286796853300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6 21:03 , Processed in 0.09165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