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神舟18号上去三个舱段,回来只有返回舱,剩下两个舱段去了那里?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0

回帖

43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9
发表于 2024-11-5 0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舟十八号返回舱着陆
媒介

2024年11月4日凌晨,闪灼的火焰划破夜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稳的在预定地域着陆,预示着三名航天员已经顺利完成了长达半年时间载人航天使命。
对于全体中国人而言,神十八的回归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究竟这意味着着中国航天奇迹又取了一项新的巨大成绩。
返回舱落地
不过,在为国家和宇航员们感到高兴之余,有些网友也不禁产生了一些迷惑。
神舟十八号发射升空时,一共有三个舱段,可现在回归地球的只有返回舱,别的舱段去哪了呢?难道还留在太空中?
网络图片
三大舱段

众所周知,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均使用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这也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苛的航天器
根据资料表现,停止到目前为止,全部的神舟飞船都是接纳三舱段构造,即整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三座舱室所处位置差异,功能也各有千秋。
信源: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4年6月12日 关于“析物之理|神州十八号”的报道

起首就是轨道舱,其位于飞船的前方,内里可以装载食品、饮水等生活装置,同时还可以装载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装备。
简单来说,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若是单独运行的话,航天员的重要生活和工作活动都会在轨道舱举行。

而除此之外,轨道舱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需要负担起与其他航空器,好比空间站对接的使命。
空间对接是航天器在外空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危险性最高的活动之一,但同时也必不可少的使命。
神舟十九号和空间站对接
因为受限于技术影响,现在人类的航天器还不能运载太多的货品,想要在太空长时间生存,就需要不断向外太空运送补给,而这就要用到空间对接技术。
别的,中国空间站就是使用对接技术,像搭积木一样,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行舱和梦天实行舱对接到了一起。
当然,对接过程是很困难的。
网络图片
一旦在对接过程中,轨道舱出现偏差,就将变成极为惨烈的航天事故,同理,在航天器分离时,轨道舱也充满挑衅。
当然,这仅限那些航天科技还不发达的国家,对于中国而言,航天器对接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
网络图片
好比神十九升空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和空间站的交汇对接,速度之快,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
一旦和空间站对接完毕,轨道舱的生活和工作功能就大为降落了,究竟空间站内的生活区域更大,装备也更富足。
神舟十九号和空间站对接
其次是返回舱,位于载人飞船的中部,重要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区。
观看过载人飞船发射项目标朋友应该知道,在火箭腾飞阶段,宇航员都是窝在一个不大的舱室内,控制着飞船,那里就是返回舱。
同时,在操作飞船举行降落和对接工作时,航天员也都是在返回舱内完成。
航天员在返回舱内
和轨道舱一样,当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毕之后,返回舱一般就会闲置下来,究竟其内部空间着实是太小了,不适宜航天员活动。
当它再一次启动时,也就意味着航天员即将返回地球了。
返回舱
末了是动力舱,其位于载人飞船的尾部,重要负责为飞船移动提供动力。
根据资料表现,神舟飞船动力舱安装有4台发动机,航天员就是通过这些发动机提供的推力调解轨道。
尤其是在返回地球时,动力舱需要推动整艘飞船离开原有轨道,进入返回轨道,继而向着地球的方向飞行。
返回舱
总的来说,三个舱室每个都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少了任何一个,都难以完成载人航天使命。
但让人感到迷惑的是,每次返回地球时,却总是只有返回舱落回地面,轨道舱和动力舱去哪了呢?
轨道舱和动力舱的“去处”

其实,它们是“牺牲”在了茫茫宇宙中。
就以神舟十八号为例,在接到可以返回地面的关照后,航天员们收拾好个人物品,就会离开空间站进入载人飞船,接着操作飞船和空间站分离。
网络图片
在两座航天器分离之后,载人飞船的动力舱就会点火启动,调解飞船的姿态,此时轨道舱会和飞船主体分离。
而分离之后,轨道舱会自由着落,并最终在进入大气层时彻底烧毁。
网络图片
接下来,动力舱会推着返回舱一路飞行,不停到大气层和太空的临界限,也就是卡门线。
到卡门线附近后,动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者会和轨道舱一样,在自由着落到大气层之后被烧毁,而后者则向地球降落。
大概会有人为,既然返回舱能降落地面,为何要让轨道舱和动力舱被烧毁呢?

其实,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载人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之后,会和氛围产生剧烈的摩擦,这就会导致飞船的温度急速上升,其最高温度会到达惊人的2000度,这也就是返回舱落地后乌漆嘛黑的缘故起因
轨道舱和返回舱在如许的高温下根本对峙不住,会相继起火燃烧,假如三舱段一起降落,那说不定会连返回舱一起烧坏,因此只能提前抛弃。
那么,为轨道舱和动力舱加装隔热材料,就像返回舱一样,行不行呢?

同样不行。
返回舱上安装的隔热材料确实很强,能在外部2000度高温时,保障舱内温度只有30度。
但这些隔热材料非常的重,据网上资料表现,单单是返回舱使用的隔热材料就重达500公斤。
而其他两舱体积更大,若是都装上隔热材料,那么飞船的载荷将大大降低,乃至大概压根就飞不起来。
因此,只能任由轨道舱和动力舱自由落入大气层,并最终在大火中子虚乌有。

结语

当然,各人也不消为此感到可惜,搞科研必然要承受代价,尤其是经济代价。
别的,现在中国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载人飞船项目,一旦中国的载人飞船达到要求,那将来我们就会拥有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到时候,就不存在浪费的题目了。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333394935247723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23 20:26 , Processed in 0.0929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