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回复: 0

秋季养生,脾胃先行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0

回帖

40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9
发表于 2024-10-17 2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履历一整个炎天的冷饮轰炸、空调常开等不良生存风俗的影响,很多人的身体变得衰弱。再加上入秋后气温渐降,温差变革,很多人脾胃运化出现问题,遇上风吹草动就容易抱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结实则满身气血充盈。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属土,是万物生长之地,是五脏之母,脾胃的调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病在脾,愈在秋”,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我们要顺应大自然的变革,器重内调脾胃,把炎天的斲丧,在秋日养护返来。
秋养脾胃,要从饮食、情志和运动等多方面着手。
一、滋阴润燥、顾护脾胃
秋季天气渐燥,饮食上多主张选择滋阴润燥之品,如山药、梨、黑芝麻、银耳、百合、莲藕、菱角等食品以益胃生津。可做成养生汤粥,如秋梨粥、银耳百合粥等。
也可合理恰当利用滋阴中药。好比:西洋参、沙参、茨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等。
燥邪伤肺,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以是应少吃辛辣发散的食品,如葱、姜、蒜、辣椒等,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可恰当多食酸味果蔬,如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但脾胃衰弱的人要注意吃水果一定要记得不要过量,防止损伤脾阳。
而岭南地域,秋季暑热未消尽,人们常贪凉饮冷,故多见脾虚湿困之象,以是更应该注意顾护脾胃。
饮食应以清淡、滋润为主,制止进食大量生冷水果损伤脾胃,恰当多饮温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品。
对于脾虚湿困的人来说,还可以选择党参、白术、茯苓、芡实等健脾祛湿中药。
此外,脾胃属土,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品,如地下生长的地瓜、山药等;脾喜温恶凉,故需食温热的食品;脾色为黄,故需食黄色食品,如小米色黄,最养脾土;脾德在缓,故需食甘味,以缓脾之情。
香味入脾,可醒脾,可燥湿。炒香的食品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锅边上烤成焦黄色的玉米饼子、馒头,或烤成金黄色又焦又脆的面包等,当属养脾之物。
二、恰当进补、饮食有节
“秋为气肃,收敛以闭藏,故食之以养”,很多人想抓住秋季保养脾胃的好机遇,“贴秋膘”的理念深入各人的心中,但秋季进补不可太过,要以平为期。
要给脾胃一个调解顺应时期,否则在脾胃衰弱的情况下,进食太多肉类等高卵白食品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阳受损。
一定要在进补前调理好脾胃,通过祛湿、消滞、清热、泻火等方法,让湿热邪气排出后再考虑补益气血。特别是痰湿、湿热、胃火过重或脾胃衰弱的人,否则一开始便大量摄入过于滋腻的食品,容易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的情况。
秋季进补应恰当、适度、循序渐进,在包管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恰当增加一些体重,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在大夫的指导下,分清身体的寒热虚实,选择合适的食品及药膳。
此外,还要造就良好饮食风俗,三餐时间要固定,饮食要有规律、有控制。同时,三餐摄入食品的多少也是有差别的,要做到早餐吃好,包管营养丰富;午餐吃饱,增补足够的营养,但要注意不能吃撑;晚餐吃少,防止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
拒绝生冷之品和麻辣等刺激性食品,小孩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生冷包罗很多瓜果、冷饮、凉水等,否则易伤损脾阳。
脾虚之人可对峙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
三、精神内守、起居有常
秋内应于肺,秋季容易触发烦闷情绪,俗话讲,“伤春悲秋”,而悲伤又容易伤肺。
在秋日,我们要尽量保持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办事烦躁,还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消秋愁,以顺应秋日容平之气。否则,“过思则伤脾”,情绪问题很容易引发脾胃问题。
秋季白天变短,夜晚变长,要包管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和能量储备。秋分以后,人的起居要顺应自然做相应的调解,以养“收”气。早卧早起,少熬夜、忌过劳,以免耗伤阴精,保持规律的起居睡眠。
四、艾灸可温阳
艾灸有温阳之功,最适合于养脾之需。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
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
此外,中脘穴、足三里穴也是养脾胃常用之穴。
五、运动养脾胃
饭后散步可促进消化和吸收,发起每天不少于30分钟。餐后要苏息一会再散步,速率可快可慢,量力而行。
扭腰能镌汰腹部脂肪,加强腰腹部肌肉力量,并强化内脏机能,对便秘和消化不良效果显著。
按摩丹田可加强胃肠功能,将两手掌放在脐下小腹中央,上下按摩30次,旋转按摩30次,以感发热为度。
现在气温适宜,也是锻炼的好机遇,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发起每次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宜,切忌运动过猛。还可以通过调解呼吸吐纳,调理脾胃气机,到达防病保健的目的。
转自:广东中医药
来源: 岭南大大夫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670384646886252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6:13 , Processed in 0.0976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