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0

深秋日气转凉,记着这10点养生方法,护好康健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回帖

43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6
发表于 2024-10-13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100%,91]https://p9-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df196c07b8df4f209ffa9255f1f547db~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29398901&x-signature=c4xicnAW1ZfTLrKfSzBYRsQK8YI%3D[/img]

秋季气候多变,从湿热、干燥进入寒凉,加之夏季体力精力消耗较大,以致入秋后体质降落,容易出现呼吸体系、消化体系、心血管体系等疾病。以是秋日就要把好康健关,别欠下“康健债”。





3处不能冻



腰部腰部不能冻,腰部着凉容易致寒邪侵犯腰腹部,腰腹部会疼痛。




腹部腹部不能冻,腹部属阴,脾为至阴,最不能受凉,受凉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日久脾胃受损。




背部后背部不能冻,后背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引起感冒、发热。


3个方法解秋疾

缓秋燥——清肺梨





将梨带皮切块,放到碗里隔水蒸,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温热吃效果最好。1日3次,早中晚分服。


止秋咳——白萝卜汁


将奇怪的白萝卜削皮后加少量水榨成汁,一周喝1~2次即可防治秋咳。


防感冒——葱姜粥


先将粳米熬成粥,快出锅时放入姜片和葱白碎,再煮5~10分钟即可。此粥能防备风寒感冒。


3物来秋补

鸭汤


鸭子以雄者为良,老者为佳,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之效,补而不燥,适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等症。


山药粥





枸杞平补脾胃,山药不温不燥、纯补无泄,食枸杞山药粥,可滋阴潜阳


枸杞


枸杞是平补阴阳的好东西。30岁以下的人,多少岁每天就吃多少粒,年龄大的每次吃30粒即可。年轻人火力壮,最好用水煮,可让枸杞药性有沉降之力,能补到肝肾,既补得踏实又不会上火。


3种水果益身心

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之功效。


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良品。粗纤维含量高的苹果含有苹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柿子


柿子性寒,味甘、涩,鲜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仅次于柑橘,而高于梨和苹果(有胃病者要少吃)。


3种方法助就寝

柏子粥安神


柏子仁半两洗净沥干,放入杵臼内捣为细泥备用,粳米二两洗净,入沙锅内,大火熬开,放入柏子仁,文火熬制一刻钟,少加盐,可食。


静神调息


端坐位,挺胸收腹,下颌内收,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闭合双目,使精力进入宁静状态。


慢慢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然后右手根据呼吸的速度顺时针地轻摩心脏,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有运行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百合水泡脚


睡前以百合水泡脚,具有敛阳之效,可缓解神经衰弱,治疗多梦。


取鲜百合100g,酸枣仁20g,远志15g。将鲜百合浸泡一夜,与酸枣仁,远志加水2000毫升煮沸,取汁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相宜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


3个穴强肺气

香穴





秋季鼻粘膜易敏感,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此时,按揉迎香穴可以通畅鼻窍,增强呼吸体系的抗病能力。


方法:用一点润肤乳,特长的大鱼际摩擦迎香到上迎香之间的位置,要稍微快一点,但是气力不要太往里压,用不了一分钟的时间,局部就会有热的感觉,鼻窍不通畅,或者发痒打喷嚏的情况就能缓解了。


每天做3-5分钟,可以防备感冒,缓解鼻炎症状,还可以提升脾胃之气。


大椎穴





它是人体诸阳汇聚的地方,处于阳中之阳位,以是它能够资助所有阳经的防御功能奋发起来。


方法:可以用双手掌心互擦,擦得很热很热的时间,捂在本身的大椎穴上


中府穴





在锁骨下窝凹陷,再往下大概有一拇指宽的位置。


方法:这个穴位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主治肺脏的病,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在没诱发的时间,按揉此穴可提高肺的防御力和抵抗力





寒露时节后,是气候从凉爽到严寒的过渡。寒露以后,空气湿度直降,人们感觉愈加干燥了。中医学有“秋燥”之说,秋燥可致皮肤干燥皲裂、毛发脱落、唇干舌燥等。


晚秋气候干燥,要留意养阴润肺,而在情志、起居方面,这一时期的养生和前面的节气也应有所区分,起居不慎则容易感受寒邪。





深秋养生“四器重”


01器重脾胃保健





秋季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补。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进补太多或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脾胃伤则百病生。此外,秋季干燥,要留意养阴防燥,可适当食用润肺益胃的食物。比如柿子有润肺生津的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和利尿等功效。


推荐一道石斛太子参炖汤:





材料:石斛10g,太子参10g,猪腱肉300g,盐适量。


做法:石斛、太子参稍浸泡,猪腱肉切块,一同放入炖盅,参加清水1000ml,隔水炖1.5~2小时,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石斛性微寒、味甘,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太子参有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之功,和猪腱肉炖汤不但味道鲜美还能滋阴润燥、补中气、健脾胃,为寒露时节养生佳品。需要留意的是,体寒之人不宜多食。


02器重导引和按摩养生





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


托掌观天:


深秋适合做托掌观天动作,将两掌向上托举,同时仰面,目视苍穹,可以导引体内真气上达于人身之“天”,进而化为“甘露”滋润身心,与天地之气同感,能够有效地拔伸脊柱及胸腹,调畅身心。


03
器重适度运动,调达气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强盛时,可抵抗外来邪气,免于生病;若正气不足或邪气过于强盛,则易感邪生病。


适度运动可增强体魄,但老年人锻炼时要留意“形劳而不倦”,量力而行。运动量以微汗为宜,不可过劳,防止伤神耗气。


体质差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呼吸体系慢性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应其时候关注天气的变化,留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防止哮喘等疾病急性发作。




04器重调畅情志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指的是提倡按时作息,避免贪睡多睡损伤人体的正气,同时也应该避免熬夜透支消耗阴津。以是,在寒露之后,应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调解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调节阴阳均衡,调和脏腑气血。





金风抽丰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难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担心的心绪。此时情绪上要留意保持安定平静,忌骄忌燥,勿使情志外泄,使肺气保持清肃,保持心田宁静,情志平和,避免或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精力的影响,可以练习书法、绘画、太极拳等安定神态。


俗话说,笑一笑十幼年。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笑对人体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笑能调解与改善人体的呼吸,利于体内浊气的排挤。适当地增长唱歌、舞蹈、远足等让人开心的运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情绪,有利于将心中的伤心、不悦宣泄出去,让人变得乐观。晒太阳也可改善低沉情绪,对缓解烦闷有肯定作用,好天时可到户外散步,沐浴阳光。


【泉源: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等微信】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510654331551797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3:25 , Processed in 0.0936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