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0

懒人真的有“懒福”?学会这样偷懒,不但养生还能长寿!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4-9-22 13: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懒人有懒福”。偶尔间适当停下自己的脚步,让自己“偷个懒”,也能轻松实现养生、长寿结果。
一、天天适当发呆一会儿
天天担当信息轰炸、过于繁忙的人们,需要适当“发呆”,给大脑放假,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好处。
中国科学院生理所生理健康应用中央肖震宇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同时一下进入大脑的信息太多,大脑就会超负荷。大脑保持注意力的时间约莫是30-50分钟,如果长时间用脑,耗氧量增加,大脑就会超负荷,恒久如此,不但工作服从下降,还会出现失眠、头痛等问题。
发呆就是让大脑苏息的一种好方法。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一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人在发呆的时间,意识运动减弱,处于苏醒而放松的状态,对生活节奏比力快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剂。
健康时报资料图
二、白天累了打个盹儿
当人感觉劳累、不想语言、情绪不佳、没有胃口大概脑子不转时,这大概是身体在告诉你,需要苏息了。
如果前一晚的就寝质量不太好,大概就寝时长不敷,不妨在中午或工作间隙打个盹儿,能有用消除困意、缓解疲劳、增补精力。
但需要注意,白天瞌睡儿时间别太长,白天睡太久会影响夜间的就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理卫生中央张骏2019年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发起,睡午觉最好控制在20分钟左右。
三、看屏幕久了闭会眼
不管是小朋侪还是成年人,在长时间持续近间隔用眼,如阅读、看手机、看电视或使用电脑等之后,会有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畏光及复视等眼睛疲劳症状,有的还会出现头痛、眩晕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主任夏朝霞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这是由于长时间近间隔用眼导致眼球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
如果眼睛疲劳持续过久,还可造成干眼症,这时间看一会儿手机或电脑,就感到灼热刺痛,甚至会出现怕风、畏光的现象。而干眼症还会诱发青光眼及眼底病变等。
看书或看屏幕1小时,最好站起来伸伸懒腰,看看远处。如果着实是抽不身世,可以闭闭眼睛,缓解眼疲劳。
健康时报资料图
四、睡醒后别立即起床
战略支援队伍特色医学中央干部病房刘雪微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早晨醒后不要立刻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椎间盘较松懈,忽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大概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如果忽然改变体位,大概发买卖外。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快,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
发起醒来后不要立刻就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床上躺5分钟,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逐步坐起来。
五、不要赶早出门锻炼
中老年人相对就寝时间少,有的人风俗早晨5、6点就出门锻炼了。不过,有的季节清晨气温低,血管更易收缩,大概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晨间雾多,太早的话能见度低,存在潜在风险。
都城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力松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提示,早晨6点到12点是心脑血管变乱高发阶段,发起患故意血管疾病的人下战书3点以后再出去举行大范围的运动较好。且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60分钟,每周3-5次即可。年龄大些或体质较差的人可适当淘汰运动时间和次数。
健康时报资料图
六、时不时伸一个懒腰
将手臂只管上举,全身绷着劲儿伸直四肢,像这样时不时伸个懒腰会让人感觉身心放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新志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门肌肉的收缩,使淤积的血液被“赶”转意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体肌肉收缩和舒张、增进肌肉自己血液流动的同时,还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七、懒得去和别人生气
心情好,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常常生气、发怒、抑郁,抱病的概率要比不生气的人高。许多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体现,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律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一大诱因。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在其书中《不生气就不生病》中谈到,只要把控好情绪这一关,就可以不抱病、不得大病、少抱病、晚抱病。这大概很难做到,但至少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候提示自己也是好的。
许多事变,回过头来想,都是小事。所以该放的放,该忘的忘。对无足轻重的事,睁一眼闭一眼,远比事事计较、事事较真更让自己快乐。有个美意态,只管少生气,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
八、懒得吃太多的食品
美食是生活中的一大兴趣,人们天生对鲜味佳肴充满热爱。然而,胃容量却是有限的。过度饮食不仅会导致胃部不适,还会给肠胃等消化系统带来极重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恒久过量进食还大概导致肥胖、消化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消化系统本领减弱,吃得太多不仅不能补身体,还会引发疾病。
因此,为了保持健康和享受美食之间的平衡,应该造就适量进食的风俗,比如七八分饱。这样,既能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又能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日常饮食结构要公道,注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维生素重要来自新鲜的果蔬,而纤维素的重要来源是果蔬和粗粮。需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可用适量鸡、鱼等白肉替代。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732381761945654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03:24 , Processed in 0.0922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