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复: 0

经常大汗淋漓,是身材哪里出问题了?中医说出4类疾病,不妨对照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0

回帖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2
发表于 2023-9-15 0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已近中秋,但大多数地方受“秋老虎”高温影响,让人们置身于“秋的季候、夏的热度”,有一个征象:有的人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哪怕坐着也汗出如浆,头颈部汗津津的,前胸后背湿漉漉的,这是正常的,照旧不好的?
出汗,很多人用中医理论明白是“排毒”,用现代医学知识明白是“降温”,认为汗多意味着身材代谢正常、排泄渠道通畅;也有人认为,出汗要分机遇、分场所,如果动不动就出汗,半夜睡觉出汗,反而不是功德。中医来分析一下。



“汗”是中医研究比较久,分析比较透的人体康健问题之一,早期中医著作《黄帝内经》162篇,专门论“汗”或涉及“汗”的,高出60篇。张仲景巨著《伤寒杂病论》,第一个方子就与“汗”有关,桂枝汤、麻黄汤至今仍是经典方剂。历代中医名家陈言、李东垣、叶天士、吴鞠通、张锡纯等,都是辨汗、治汗的名医。



中医对“汗”有很多经典叙述,如“阳加于阴为汗”、“汗为津液化生”、“汗为心之液”等,汗是心、肺和三焦的“信号灯”,气血的“晴雨表”,疾病的“提示器”,治病“八法”之首就是“汗法”。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的一种,乃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汗与血同源,关系是:心——血——津液——汗,有“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的说法,核心头脑是:
属阳的卫气和属阴的营血互动,当营血温度上升,血热通报至卫气,卫气带走多余的热能,人的汗液就从腠理出来,这种征象和现代研究的汗液冒出、神经反射动作机理是大要相同的。



但如果经常汗多,就是营血过热时,卫气却虚了,无法带走多余的热量,反而被蒸发了过多卫气,效果就汗如浆出,体现为大汗淋漓。
什么因素会引起气虚?
一是脾肺的气虚证,固摄无力,气短乏力,动则汗出,或肌表毛孔开合失常,收敛失效,也会使汗出,多见于前胸后背出汗。



二是湿气太重,湿气生于脾,运转于全身,会拦阻气血通行,肌表的汗就受影响。湿气多,意味着脾的升清运化弱,水湿逐渐滞留体内化热,形成湿热,迫使津液外泄,以是就体现为大汗淋漓,多见于头颈部出汗。
三是体内有淤堵,淤堵如同身材局部塌方,拦阻气血运行,在局部出现内里化热,津液就近泄出,以是也会动不动汗出,但会伴有局部麻、痛、胀等问题。



只要卫气虚,就会出现津液太过外泄问题。中医认为病时机合在肺卫不固——气虚型、心血不足——心悸型、阴虚火旺——手脚心热型、营卫不和——感冒型、邪热郁蒸——三焦湿热型等,从而出现:
时间上,经常白天自汗,夜间冷汗。
部位上,头颈汗、躯体汗、阴汗、手脚汗等。
性子上,冷汗热汗、油汗淡汗、黄汗黑汗。



如果人在正常运动、持续劳作、高温情况、吃肥甘辛辣、告急惊骇时,大汗是正常的,但如果并非这些情形,经常反复大汗、多汗,会带来4个不好的问题:
1、津液损耗过快,需及时补水,否则会出现小便倒霉、脱水乏力等体现,甚至中暑。
2、血气运行受影响,大汗频仍会伤血,多见于眩晕、麻木、疼痛、抽搐等问题。
3、阳气随汗液泄出,逐步丧失,逐渐阳气不足,反过来影响汗液运行。
4、阴津随汗出而散,汗的构成之一是属阴的营血,阴津长期亏损,可见五心烦热、腰膝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



无论是津液、血气、阳气、阴津的损耗,归根结底是体虚,轻易让邪气趁虚而入,再加上本身就有脾虚、心气虚、肺虚等问题,渐渐会出现一些疾病征兆,现代多见于:
1、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突出体现是伤“心”,多见于冠心病、心梗、心衰等。
2、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伴有潮热冷汗,多见于甲亢、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等。



3、呼吸系统疾病,肺卫失固,气虚会引起肺炎、久咳、哮喘等问题。
4、身材其他问题,免疫力降落易感冒,莫名肿痛,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以是,动不动就大汗淋漓,汗液经常在不必要、不符合的机遇出现,就要引起留意,不但是中医不喜好动不动就大汗淋漓,现代医学也同样鉴戒类似情况反复、频仍出现。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814126879693266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5 19:02 , Processed in 0.0888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