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嫡秋分!养生牢记“1收2润3补”,安稳度过“多事之秋”~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0

回帖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24-9-21 2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天地间阳气渐退,阴寒渐生,是阴阳强弱转换的关键节气。人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感冒感冒,许多宿病也易复发,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因此秋分养生格外紧张,应该顺应时节变化做出调解,但详细怎么做?
1
秋分养生重在“收”
收阳气,敛肺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之后,寒凉渐重,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人也应该顺时“收敛”。
1调解起居,收阳气
《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秋分时阳气收敛,夜晚早入睡可以让阳气更充分地在体内存留,避免熬夜伤阳气;而早起则能使肺气得以宣发,防止收敛太过。
一样平常,晚上9~10点左右睡觉,早上6~7点左右起床是比较符合的。
2减辛增酸,收敛肺气
秋季应肺,所以饮食上也要留意收敛肺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是说:酸能够收敛肺气,而辛味的食物则会发散泻肺。
所以秋分时节,要少吃辛味食物,好比:葱姜蒜、辣椒等;得当多吃酸味食物,好比:西红柿、柑橘、葡萄、石榴等。
2
秋分养生重在“润”
避免凉燥伤身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为重要外邪,因此润燥也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但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分,且是以秋分作为“分界点”的:
温燥:秋分之前,受暑热余气影响,温燥现象较为普遍,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咽干咽痛、咳嗽痰黄、舌尖红、舌苔薄黄、心烦等;
凉燥:秋分之后,秋风渐起,气温渐渐降落,凉燥渐渐增多,常表现为头痛恶寒、鼻干咽干、咳嗽痰少色白、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
对于秋分后的凉燥,可以饮用紫苏杏仁茶来预防或缓解。
【紫苏杏仁茶】
【做法】取6克杏仁,去皮或打粉后放入水中,煮制5~10分钟,再加入10克紫苏叶浸泡10分钟左右,最后加入红糖(不超过5克)调味即可。
【方解】杏仁温苦,有止咳降气、润肠通便之效。将其和紫苏搭配,对于预防及辅助缓解凉燥很有利益,非常适合凉燥初起的人群饮用。
3
秋分养生重在“补”
以平补为宜
“秋季进补,来年打虎”,秋分过后气温降落,秋意日益明显,进补也将被很多人提上日程。
但进补并非大家适合,像自己就有肥胖、“三高”等标题的人,盲目进补反而加重身段负担。健康人群及虚性体质则可以得当进补。
要留意的是,进补≠多吃高营养、高热量等肥甘厚腻的食物,秋季进补以平补为宜,即选择性子平和、“滋而不腻”的食物进补,如:鸡蛋、大豆、红薯、山药、银耳等。
给大家分享一款不错的平补美食——醪糟鸡蛋。
【醪糟鸡蛋】
【做法】将醪糟下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小火炖煮开锅后打入一枚鸡蛋,将鸡蛋煮熟即可。
【利益】醪糟能够健脾开胃、滋补气血;鸡蛋滋阴润燥、养血宁神。两者搭配,有养阴补虚的作用,还能在肯定水平上改善秋燥引起的口干、咽干等环境。
【提示】详细的食材用量可根据食用人数来定,每人每次喝一小碗即可。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706128964350825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22:50 , Processed in 0.0931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