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出手了!许家印的掩护伞,终于被查了!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0

回帖

42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4
发表于 2024-9-19 07: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虚胖的巨人终于倒下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用来形容恒大与普华永道的14年"互助"再贴切不过。 一个是快速崛起的地产巨头,一个是申明显赫的国际审计公司,两者本该是相互制衡、相互监视的关系,却演酿成了一场持续14年之久的"共谋"。

这出"共谋"的剧本写得可谓出色:恒大虚增5640亿元收入、900多亿元利润,普华永道年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陈诉。 这一唱一和,唱得外界云里雾里,唱得投资者晕头转向,唱得监管部门也难以察觉。 可谓是"高手在民间",不,是"高手在资源市场"啊!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场精心编织的财务骗局终于在2023年被揭穿。 恒大负债2.44万亿元的"真相"浮出水面,普华永道也因审计失职被罚款4.4亿元、停息营业6个月。 这一记重拳,不仅打碎了恒大虚胖的外表,也冲破了普华永道"四大"之一的金字招牌。

"四大"变"三大"?普华永道的至暗时候
普华永道这次栽了个大跟头,可谓是"祸从天降"。 作为环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一直以其专业性和公信力著称。 可这次,它在恒大的审计中犯了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把客户签署条约的那一刻就算作收入入账。 这种做法,说好听点叫"创新",说刺耳点就是"睁眼说瞎话"。

这一失误让普华永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4亿元的顶格罚款只是开胃菜,更要命的是6个月的休业整顿。
这意味着普华永道错过了年底财务报表审计的黄金期,客户纷纷解约,37家A股公司说拜拜,6.65亿元的审计订单打了水漂。 更糟糕的是,普华永道的荣誉受到了严肃打击,业内形象跌入谷底。
有人说,普华永道这次的遭遇让人想起了安达信的悲剧。 安达信因卷入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而倒闭,环球"五大"酿成了"四大"。 如今,普华永道会不会重蹈覆辙,让"四大"酿成"三大"呢?这个标题,恐怕连普华永道自己也答不上来。
许家印的"双簧戏":500亿分红VS2.44万亿负债

在这场财务骗局中,许家印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从2009年开始,恒大一共进行了11次大规模分红,许家印和他的妻子作为大股东,足足捞走了500亿元。 这500亿元,说是"辛苦费"吧,可跟2.44万亿元的负债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许家印这招"左手分红、右手负债"的操作,堪称是资源市场的"把戏"演出。 他用虚增的利润给自己发了500亿元的"奖金",却给投资者、股民和购房者留下了一地鸡毛。 这种举动,用"损公肥私"来形容都算是客气的。
如今,许家印的产业已经被冻结,但要追回这500亿元,恐怕比登天还难。 那些被恒大坑害的人们,能否拿回自己的血汗钱?这个标题,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警钟长鸣:监管不能只是事后诸葛亮
恒大与普华永道的这场闹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起首,企业要诚信经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恒大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终极害人害己。

其次,审计机构要恪尽职守。 普华永道作为审计机构,本应该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守门人",却沦为了恒大财务造假的"帮凶"。 这种举动,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长处,也摧毁了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最后,监管部门要增强事前监管。 这次变乱中,监管部门的反应可以说是"慢半拍"。 比及恒大负债2.44万亿元、普华永道出具14年"无保留意见"审计陈诉后才出手,未免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
恒大倒了,普华永道栽了,许家印的产业被冻结了。 这场闹剧,给资源市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但是,我们不能由于这个案例就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相反,我们应该以此为戒,重新审阅企业经营、审计监视和政府监管的关系。 你以为,我们该如何克制雷同的悲剧再次上演?接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596300926623800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4 03:40 , Processed in 0.0884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