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蛟龙号”完成2024西清静洋国际航次科考末了一潜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0

回帖

41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8
发表于 2024-9-12 07: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深海一号”9月11日电(记者王聿昊)“维嘉海山是一座科研职员已经较为熟悉的海山,但今天的下潜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海星、珊瑚等生物在海山山顶会合分布。”科考队员高伟到场了2024西清静洋国际航次科考末了一潜,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他冲动地向中外科考队员分享今天的下潜见闻。
9月11日,科考队员张珊对下潜中采集到的生物样品举行观察分析。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船时11日13时51分,“蛟龙号”在西清静洋海疆维嘉海山竣事5个半小时的海底作业,载着潜航员赵晟娅、张奕及科考队员高伟,从水深1783米的海底上浮。船时15时10分,“蛟龙号”回到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后甲板,标志着本航次科考的18次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这是竣事下潜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的“蛟龙号”(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本次下潜带回的生物样品非常丰富,包罗海星、海绵、黑珊瑚、海百合、海笔、海胆、海蛇尾等。下潜中还采集到16升海水、2块砾状结壳以及底层沉积物样品,完成了环境参数丈量,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资料。
这是下潜中采集到的金柳珊瑚样品(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主驾驶赵晟娅告诉记者,今天的下潜中,“蛟龙号”在海底航行3.8公里,从水深2000米爬升至1783米。“我们在海山山顶发现了一只长有六个腕的海星,成为末了一潜的意外惊喜。”
9月11日,“蛟龙号”竣事下潜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央副主任许学伟表现,航次起航以来,“蛟龙号”已在西清静洋多处海山和海盆开展18次下潜作业,搭载了数十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中外科考队员共同参航、共同下潜、共享样品、共享数据,有力推动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研究。
9月11日,中外科考队员在下潜竣过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354579922681910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3 02:42 , Processed in 0.0939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