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回复: 0

张其成传授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解答年轻人的养生困惑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0

回帖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60
发表于 2024-9-2 2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传授在视频号举行直播时,将《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哲学贯穿在答复网友的几个题目内里,其中所提到的一些养生方法和理念很有学习价值,现简单整理后分享给各人。
01
题目一


亚健康曾经是个盛行词,有研究表现,近30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明显增长,“带癌上班的年轻人”频上热搜,如今人们的状态是否已经超出了“亚健康”?背后的原因您觉得是什么?


张其成传授答复:


在客岁的一期《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登载的一项来自我国浙江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表现:
● 癌症逐渐年轻化,过去30年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长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长了27.7%。其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气管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长最快;乳腺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最高。
● 到2030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及相干死亡人数仍将继续走高。到2030年,全球早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将分别增长31%和21%,其中40岁至50岁人群风险最大。





如今许多人的状态已经超出“亚健康”,背后的原因有许多,不良的饮食风俗、饮酒、吸烟、缺乏运动、肥胖以及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上升。这些都与《黄帝内经》提倡的健康养生方式相冲突。


《黄帝内经》讲求食饮有节,而人们暴饮暴食,各种食品添加剂超标;《黄帝内经》讲求起居有常,而人们熬夜通宵清晨赖床;《黄帝内经》讲求不妄作劳,而人们要么不运动要么运动过分好比房事过分;《黄帝内经》讲求形与神俱,而人们手上手机短视频不绝,脑壳里念头纷飞,心猿意马,行费神疲。
02
题目二


如本年轻人开始盛行八段锦,您怎样对待这样的国学回潮?八段锦能养生的背后,和《黄帝内经》的思想有关联吗?能不能大概介绍下《黄帝内经》是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它能成为养生的经典?


张其成传授答复:


“养生”是中国人永久的话题,比年来在年轻人中也掀起了一场“养生热”。要提及来年轻人要拼搏奇迹,要忙于工作,生存节奏很快,哪有时间养生?


但是偏偏在年轻人中出现了一群“朋克养生”族,有这么一首顺口溜:“朋克养生不服老,破洞裤里贴暖宝。保温杯里泡枸杞,戴着护膝跳蹦迪。”“一三五吃燕窝、二四六炖雪蛤,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黑的夜”,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一边吃火锅,一边再来顿冰淇淋降温;一边吃辣条,一边喝金银花水降火;一边熬着最黑的夜,一边吃着最贵的营养品。


但是这种一边折腾一边自救的“朋克养生”法违反了生命的本质,但这种现象也分析白年轻人重视养生的趋势,好比如本年轻人开始盛行八段锦,就是一种体现,值得提倡。





国学回潮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学养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健康养生中的实践。中华文化博大博识,各家各有本身的养生之路。


就儒家而言,儒家圣贤多高寿,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当代新儒家冯友兰活了九十五岁。


儒家的养生之道有四个方面:


1、养德。孔子:“仁者寿”;《中庸》:“大德必得其寿”。
2、养气。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养心。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以是事天也”。
4、养志。《论语》也提出了“十不食”的饮食之道。


道家的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的长命方法。心不要乱,做到至虚极守静笃,到达庄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就做到了心不乱,但气不要亡,让气沿着经络运行,气血通畅,人就会长命。


诸子百家都讲到了养生,但都不够体系。养生到了《黄帝内经》才变得体系、成为一个学科,因此《黄帝内经》为养生学宝典。





《黄帝内经》是国学经典,是养生学宝典,非常体系地提出了养生的总原则、三大要素、四个方法。


《黄帝内经》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养生的总原则。


养生的三个要素是养精、养气、养神。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影响人健康的四大要素中: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生存方式占60%。


健康生存方式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占25%,适当运动占15%,戒烟限酒占10%,生理均衡占50%。这也正和《黄帝内经》提倡的养生方式相符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食饮有节”指的是饮食养生,其关键在于“节”;“起居有常”指的是顺时养生,其关键在于“常”;“不妄作劳”指的是运动养生,其关键在于“不妄”,但也要选择正确运动方式和合理运动量;“形与神俱”指的是情志养生,其关键在于“俱”,要形神合体,不要“神不附体”,要“修心”“养神”。


总之,《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学经典、第一部养生学宝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包罗医学、养生学、哲学、生理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等等,但没有偏离生命这个主题。


八段锦是一种“导引”。导引是《黄帝内经》提倡的六大治病方法之一。导引就是导气、引体,是一种最适当当代人运动的锻炼方法。马王堆曾出土帛书导引图,可见这种养生方式由来已久,结果卓越。



03
题目三


健康不但是身体层面的,生理健康如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戏称说玄学就是中国人本身的生理咨询,您觉得生理和身体的健康哪个更重要?类似《黄帝内经》这样的国学经典中怎样对生理健康展示了关注?和西方医学有什么区别?


张其成传授答复:


国学大概说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就是修心之学,从大的方面说是修民族之心、民族之魂,从小的方面说是修个人之心。


“病由心生,病由心灭”。就健康而言,生理健康远宏大于身体(躯体)健康。


《黄帝内经》特殊重视心的作用,心分三个层面:心情是指人的感情、七情五志,感情与五脏有对应关系;心神指心藏神,人的精力活动、精力状态,包括人的意识、意念、头脑;心灵指灵魂,人最深层次的灵性、灵知,价值观,信奉层面。道家称之为元神、元性,佛家称之为佛性、自性。


西医的健康讲的是躯体健康和精力健康是分开的,心物二元。而中医讲心物合一,是一元的。



04
题目四


在压力这么大的期间,相信每个人都想听到切实可行的养生指南,张老师能不能举例几个《黄帝内经》里的简单可行的养生小妙招,分享给各人?


张其成传授答复:


(1)饮食:饮食要少而杂。少,做到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杂是指“五谷为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吃东西的种类要丰富。


(2)导引:要慢而动。不要做剧烈运动。导引是最好的有氧运动,且是形神合一的高级锻炼的功夫。导的是气,让气在体内运行,引的是身体运动使气血通畅。目的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动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指挥气的运行。


(3)心灵:心灵保持静而安。养生要素中精力是最重要的,人的心态、精力、感情平和是最好的精力养生。静是安静、安是不动念。可人们每每越想不动念,越是心猿意马,因此要以一念代万念,念头起来关注一个地方,可以接纳调息法。调呼吸,眼睛闭上,身体端正,含胸拔背,头正劲松,两眼微闭。口鼻呼吸,关注本身的鼻孔鼻尖,鼻孔外呼,气息颠末人中,微微发热。呼出一条线,吸入一大片。自然呼吸,想着人中,也可以关注本身的肚子,肚子随着呼吸自然而然的动,吸气肚子微微隆起,呼气肚子微微紧缩。云云会安静下来,念头减少。


总之,健康取决于人体自我,健康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生存方式。饮食、起居、运动、精力,综合思量才会健康。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998216879507101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5-10 20:32 , Processed in 0.1025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