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回复: 0

俄乌辩论已然打成了美国想要的样子,中国终极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0

回帖

47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2
发表于 2024-9-2 18: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乌辩论发作后,大概根本没有人想到,这场战争居然如此血腥,居然能连续那么长时间。笔者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乌军的反抗居然如此猛烈,打得是如此坚韧,致使如今的俄罗斯陷入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局面。
固然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俄军依然控制着乌克兰大片国土;但同样的,乌克兰也控制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州1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也是自二战以来,俄罗斯的国土第一次为外国部队所占。





如果俄乌就地停火,普京就要背上失土之责。而这也是俄罗斯迟迟不能将乌东国土落袋为安的重要缘故起因。
如今俄罗斯已经相当困顿。从陆军来看,其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已经消散了,T90、T80等先进装备大幅度镌汰,如今在战场上挑大梁的竟然是T72,甚至是老旧的T55坦克。而俄军的炮弹也由于连续的战争而出现不足的局面,甚至还要向朝鲜入口炮弹。
从海军来看,俄罗斯黑海舰队几乎三军覆没,从旗舰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指挥中央,几乎都被乌克兰的导弹洗礼了一遍。如今俄军残余的舰队已经撤出了克里米亚半岛,只能退居高加索苟延残喘。如今土耳其海军已经成为黑海最强舰队。
从空军来看,俄罗斯的先进战机频频被乌克兰防空导弹所击落。俄罗斯空天军在战机的数量上固然能够碾压乌军,但是依然迟迟不能把握制空权,也不能阻断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以至于乌克兰竟然另有余力发动反攻。
时至本日,俄罗斯的国力和军力已经被严重消耗,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死撑。战争打成这样,几乎完全中了美国的下怀。可以说,这场战争已经打成了美国想要的样子。





首先,美国通过俄乌战争,再次将早已同床异梦的北约绑在了本身的战车上。北约之以是建立,完全是为了防范苏联及其卫星国。
苏联崩溃后,北约原本没有继承存在的须要。然而即便如此,北约并没有遣散,反而向俄罗斯的方向不断推进。不仅吸纳了波兰、罗马尼亚等原苏联的卫星国,甚至连原属于苏联本土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吸收了。东欧剧变前,北约距离莫斯科有1200公里,而如今却只剩下200公里。
北约的发展看似已经进入极盛,但实则不然。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并没有显现出咄咄逼人的打击性,法国、德国转而试图将俄罗斯拉回欧洲的各人庭。欧洲出技能,俄罗斯出资源,两者相得益彰。
这样一来,美国与北约诸友邦变得同床异梦,欧洲诸国也不想在为美国的全球霸权出钱出力。甚至法国总统萨科齐直截了本地说:“北约已经陷入了脑死亡。”
然而俄乌战争的发作,让欧陆诸国重回美国的度量,北约的战争齿轮也再次启动。北约大军对于俄罗斯的威胁不减反增。不仅如此,原本曾是中立国的瑞典和芬兰也参加了北约。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几乎完全被北约所包围,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灾难。
其次,美国坐收渔利、严重削弱了俄罗斯,让其地缘压力大大减轻。美国地缘大师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在地缘上的战略对手有三——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其中俄罗斯占据亚欧大陆的中央地域,军事力量强盛且侵略性极强,因此是美国最危险的对手之一。





早在2003年,布热津斯基就预见到了俄乌战争,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势在必得。而布热津斯基同样也认为,鞭长莫及的美国必然守不住乌克兰。大概是受布氏的影响,美国一开始对乌克兰的防务并不上心。
俄乌辩论发作后,泽连斯基向美国求援,得到的效果却是拜登发起泽连斯基脱离基辅、建立避难政府。很显然,美国对于乌克兰并不抱渴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乌克兰竟然顶住了俄军的打击,还打得绘声绘色。大喜过望的美国这才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投入。
对于美国来说,保住乌克兰是不测之喜。而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力,更是喜上加喜。
从军事层面上看,俄军袒露了本身的成色,俄罗斯所谓“第二军事强国”已经唬不到人。甚至北约已经开始怀疑俄罗斯的核威胁有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严重。如今的俄罗斯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通过战争恫吓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从经济上看,俄罗斯遭到了数万项制裁,几乎被西方主要国家完全孤立。若不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粮食、能源取之不尽,恐怕早就支持不住了。要知道在2014年从前,俄罗斯是金砖国家中发展得较好的国家,人均GDP一度达到1.4万美元。





从外交上看,俄罗斯更是八方受敌,传统盟友——塞尔维亚、印度都在与其保持距离;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集安会国家与俄罗斯同床异梦;曾经的手下败将——土耳其则在俄罗斯后方兴风作浪,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综上所述,美国所担心的中俄伊“大三角”,已经几乎去掉了一角。天下地缘学家广泛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将失去一个“帝国的资本”。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和生齿对于俄罗斯太重要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即使占领了乌克兰的一些国土,但让乌克兰回归斯拉夫的各人庭已然不可能。战争若结束,乌克兰甚至也会参加北约。到时间俄罗斯的地缘困境将进一步加剧。
最后,俄乌战争的发作对于中国同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天下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对于俄乌战争肯定不能置身事外。从目前来看,这场辩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要远宏大于正面影响。
为何这么说呢?
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在美国霸权的压迫下,中俄是背靠背的关系。在反霸斗争中,俄罗斯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乌克兰,也恒久是中国的友好国家。在粮食、军事科技上,中乌两国一度相处舒畅。中国在乌克兰也有很多投资。
俄乌辩论发作后,与兴高采烈、煽风点火的美国差别,中国持较为中肯的态度,不绝在强调“事出有因”,渴望俄乌两国能早日走上会商的道路,以对话来办理这场辩论。
因此中国从没有将俄罗斯的打击定义为“侵略”,也没有参与其他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同样的,中国也没有支持俄罗斯对于乌东和克里米亚的占领。在我国的官方舆图上,乌东与克里米亚仍然是乌克兰的国土。
随着俄乌战争的连续,中国所受到的侵害是肉眼可见的。首先,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遭到战火的波及,丧失非常惨重,直接经济丧失已经达到45亿美元。
其次,从地缘环境上看,中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俄罗斯若因战争败北而瓦解,大概直接向西方降服佩服,都将给我国造成极大的贫苦。
中俄固然不是盟友,但关系细密,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但是由于这场辩论的性子,中国不可能公开力挺俄罗斯,也不会对俄罗斯实验军事援助,否则中国便会直接站在西方国家的对立面,像俄罗斯一样被孤立起来。
然而即便如此,西方国家依然借题发挥,说中国不反对俄罗斯就是支持俄罗斯;中国不参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现实就是援助俄罗斯。这种无耻谰言,大多都是由美国发出的。其中之意,就是为了利用欧洲诸国对俄罗斯的恐惊,离间了中国和欧洲的关系。





美国原本就与中国实验经济脱钩,此举无疑是想让国际资本从中国抽离,从而达到削弱中国的目的。
如果更为糟糕的局面发生,例如俄罗斯战败了,那么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将更为困难。中国将失去俄罗斯这个强援,而美国便会将矛头全部集中于中国之上,中国的处境将变得更加艰险。
俄罗斯若战败了,国内必然出现剧烈动荡。若普京不幸下台,无论是激进的皇俄上台,还是亲西方势力上台,对于中国都不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后者发生,俄罗斯将可能全面倒向西方。届时中国不仅将失去俄罗斯这个战略搭档,反而会凭空出现一个强盛的战略对手。
因此中国处于一种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中国决不能坐视俄罗斯垮掉;另一方面,中国不能出钱、出技能、出人以资助俄罗斯打仗。
中国在西方和俄罗斯这两个鸡蛋上跳舞,盘旋余地并不大。稍有不慎,不仅西方可能进一步敌视我们,甚至俄罗斯也会对中国不满。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在团体战略上必须有重大调解。
从俄乌战争的进程来看,我们发现美国固然在渐渐衰落,对于天下的统治力已经急剧下滑。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的力气依然深厚,其霸权职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撼动的。美攻中守的局面,依然会连续好久。我们决不能小瞧了美国。





如今美国的想法是借助俄乌辩论,将中国和俄罗斯一锅烩。美国在打击俄罗斯的同时,还不断在中国周边搞事,频仍构造军演。台湾当局不断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原本已经消停好久的南海也开始风起云涌。
在经济上,美国对中国实验商业战和产业制裁。不断借题发挥,以我国倾销为由,违背WTO原则,对中国电车、光伏产业施以重税。
在这种相对被动的局面中,我们必须保持好战略定力,三军不可轻动。与霸权主义的斗争要有理、有节、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提拔内力,补齐短板,增强内循环质量和水平,订定好各种预案。在外交上,我们应该更加机动。要将美国与被其裹挟的盟友区分开来,要利用分化和瓦解的策略,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把仇人搞得少少的。
别的,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俄罗斯,该国的能源和粮食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用产物和技能换取俄罗斯廉价的能源和粮食,无疑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目前的俄乌形势,我们要看清大趋势,留足富足的空间。当局面显着不利于某一方时,要实时做出调解,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参与战后国际新秩序打下基础。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993582533864708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9 10:56 , Processed in 0.1003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