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回复: 0

暑气渐敛,清秋将至,养生应该如许做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0

回帖

4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21
发表于 2024-8-25 02: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季暑热已过,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日渐转凉,为“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天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生存起居也要相应的调解。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秋季养生应注意这三点:

(一)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气候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天然界中的阴气加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随之出现,此时应充分利用就寝来调养身体。 “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伸展,防止收敛太过。早睡早起,可顺应体内阳气的生发。此外,还要得当午睡。午时为阴阳交接之候,此时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失衡,当静卧以对。得当睡午觉可使人保持精力,也可在冬天到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二)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和经络理论为依据,目的是养精、炼气、调神、培元固本,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调养身体,强调要将“以动养形,以静养神”作为基本活动方式。
秋高气爽,温度相宜,是举行户外锻炼的理想机遇。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加强体质。秋季运动量不宜太过,应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伤及阳气与损伤筋骨。可选健身操、慢跑、太极拳、五禽戏或作呼吸吐纳、扩胸等锻炼方式,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为度,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大脑的血液供应。中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应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傍晚,以镌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三)饮食养生
燥气当令,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所谓 “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干燥之象,易出现皮肤干裂、毛发干燥易脱、咽喉不适等症状,因此,养阴润燥之法则势在必行。多喝水是除“秋燥”之良方,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同时应多食滋阴润燥之品。宜多食用银耳、梨、百合等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品。银耳,性平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清热、养胃生津的功效,可防治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病症。梨,性凉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的功效,可防治肺燥咳嗽、痰多等病症。百合,性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防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并可除烦安神,改善就寝。此外,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以增补维生素、叶酸、矿物质等营养身分。

我是对峙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大夫,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664007037308162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3 01:01 , Processed in 0.10859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