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回复: 0

养生的最高境界:没脸没皮,没心没肺,没头没脑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0

回帖

37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9
发表于 2024-7-24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录我的2024#
作者:木木(富书作者)
中医泰斗李辅仁,在105岁的年龄依然耳聪目明、精力矍铄。
在谈及养生时,他认为,一个人康健的标记就是一个“通”字,而“心脑通”则是康健的关键。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保持心情愉悦、精力条达、思想通透。
云云,全身的气血流通无阻,五脏六腑和谐共生,人得以延年益寿。
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意识影响着身体的康健程度。
养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没脸没皮,没心没肺,没头没脑。


脸没皮,看得透想得通
国学大家季羡林,一生虽然过了很多清苦的日子,但他精力很富足、心境很豁达。
年轻时,他用纪录“口水日志”的情势,畅所欲言地表达心绪,从不克制情绪。
他在日志中吐槽他人,语言诙谐幽默,虽让人看了捧腹大笑,但却能感染到其积极乐观的思想。
这种良好的心态,他不停保持到老年时期,且很受用。
有一次,季老和朋侪一起到莫斯科餐厅就餐。
当他看到冰淇淋和啤酒时,便像个孩子般毫无顾忌地享受起来。
好友劝他别吃太多凉的,警惕吃坏肚子。
季老却风趣地说:“放心,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标题。”
他“赖皮”的样子,把周围人都逗笑了。
95岁以后,有来访者关心他的康健,他幽默回应:“我的身体还可以,唯一的变革就是头发没有了,真是胡作非为。”
季老风趣、幽默的性格伴随了其一生,也使得他的身心更加康健。
最终,他活到98岁高龄,堪称“老寿星”。
正如鬼谷子所言:“知油滑而不油滑,历油滑而弥灵活;善自嘲而不嘲人,处江湖而远江湖。”
人生虽苦,但积极乐观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总活得有滋有味。
他们洞穿世事却不泯灵活,这正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作家冯唐,大学专业学的妇科,在校时被人劈面取笑。
当妇科大夫时,也不免有风言风语,但他无畏人言,始终付之一笑。
他说道:“越‘不要脸’的人,越活得好。”
他认为,生命的终止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活着时的质量,心态越好,对康健越有益。
厥后,他还把心田沉淀的感悟,写成文章出版成书,内容广受好评,一跃成为了着名作家。
人活得糙一些,生命会发展得更加茁壮有力。
若太过敏感,就会活成一个高自尊的人。
外界的任何一点非议,都能成为精力的重压。
内核强大稳固的人,无惧他人的目光。
他们勇于展现本身,让生命不停地焕发活力。
只有以高兴心过生存,钝感一点,才是滋养生命最好的方式。


没心没肺,寡思虑善忘却
人生在世,想得越多的民气就越累。
要知道,心气结则百病生,积郁过多,就是严肃的内耗,最终只会拖垮了身体。
贾谊在华文帝时期遭贬长沙,他才气横溢却郁郁不得志。
贬谪之路途经湘江,他追思屈原时,又感怀出身,愈加惆怅。
到长沙之后,面临凄凉的处境,他更难以释怀,终日借酒浇愁,身体日渐衰弱。
之后,又听闻学生梁怀王不幸坠马而亡。
他难过之余又添新痛,遂郁郁而终,时年仅33岁,令人扼腕叹息。
心理学上讲到“反刍思维”,指反复回想、思考一些负面变乱或情绪,会让人的情绪持续恶化。
实在,人的一生就像心电图,高低起伏是常态。
痛苦的过往该忘就忘,该放就放。
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他一生历经风雨却气定神闲,活到85岁高龄。
在他家的客堂,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的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这正是他养生的秘诀。
人生有些经历纵然刻骨铭心,但我们要学会遗忘。
而忘,既是一项能力,又是一种人生智慧。
晚年的杨绛,经历两次切肤之痛,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
当时她不仅要蒙受亲人离世之痛,还要和一些利用钱钟书名气的市侩之徒抗衡。
遭此心灵重创,若非她有强大的毅力,恐怕身体早就被拖垮了。
只管悲伤难耐,但杨降却选择了,用读誊写作来排解担心,调养心性。
她说:“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记本身。”
不知不觉间,杨绛以淡定与从容的姿态,走过了百年精彩人生,最终,在105岁时告别人世。
就像冯唐说的:“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
一旦经历过痛苦挣扎的滋味,方知善忘,才是心灵最好的解药。
正所谓,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思想简朴了,烦恼就少了,快乐也就多了,身心自然变得安闲轻盈。


没头没脑,常知足不强求
弘一法师说:“知足常足,方能一生无辱。”
生存中,幸福的人常知足;欲求不满的人常痛苦。
学会知足,凡事不执着,是不给心灵增加负担。
珍惜当下,知足常乐,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我的爷爷,享年90岁,他一辈子在农村生存,与奶奶共同抚养了六个儿子。
在五六十年代,家家生存都很艰难,爷爷家更是僧多粥少。
但他以为只要一家人无病无灾的,就很知足了。
厥后,孩子们上学最高学历的是高中,最低的只读完小学,便都辍学务农。
爷爷不强求他们肯定要怎样生存,唯愿他们康健快乐。
自从奶奶在七十多岁离世后,爷爷就由他的儿子们轮番接到各自的家中照顾,让他安享晚年。
但平日里,闲不住的爷爷还养养小动物,和街坊邻里聊谈天或听听戏曲,过得充实、快乐。
爷爷常说:“健康健康地活着,还被人照顾着,真是幸福。”
正如有人说过的:“简朴平常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爷爷松懈而不怠惰地过着每一天,心境平和,从而获得了岁月最好的馈赠。
听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问师傅:“为什么世上有些东西,越想要越得不到?”
师傅说:“因为太在乎,以是不免进退失据,效果反而一无所得。”
生存中,确实有很多人,总是去强求得到某样东西或达成某件事。
殊不知,有些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你不遗余力仍未达成所愿时,就要学着放缓心态。
不快意时,大概是时机不成熟,学会看开看淡,相信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若过于执着,无异于给心田上了枷锁,极重的心灵,则成为了摧毁康健的最大罪魁。
正如曾国藩所认为的,执念是人生的一大灾难。
人生路上,知足常乐,不较劲,方能安闲、从容。
保持一颗安静祥和的心,康健和快乐才能常伴左右。


《养真集》中说:“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高兴不生愁。”
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场心灵的修行,修炼好心性,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不在乎面子,人生方能乐得安闲;不内耗情绪,身心才能自由舒畅;不执着人生,生命便能恬淡从容。
余生,愿我们都能不计较、不纠结、不胶葛,身心愉悦、康健无忧地过好每一天。


作者简介:木木,富书作者,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一个人‬要想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必要一种能力来支持你做好‬本身,不被阻挠,不被勾引,这就是屏蔽力,第4本书已出版,图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全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接洽删除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500018723360006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0 18:49 , Processed in 0.0860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