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回复: 0

养生先养心,原来所有所谓的“养生”都是徒劳,看完不再纠结了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0

回帖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1
发表于 2023-12-11 16: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先养心,并不是一句空话,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就常常夸大:“养生之道,首在养心;养心之要,重在养德。”
这一观点与我国历史上浩繁思想家、医学家及养生家的理念不谋而合,他们都把修心养德视为养生之根基。

何为“养心”?我们可以从古代中医文籍《黄帝内经》中寻得答案。书中“上古灵活论”章节提到,养生应追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恬淡”意为心境平和,“虚无”则指无欲无求、无忧无虑。当我们的心田到达这种地步,真气自然顺畅,精神得以内守,身体与外界情况和谐统一,疾病便无从入侵。
情绪的稳定,实际上是一个人养生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养生的方法、食补的建议漫天飞舞,但有多少人真正去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养生呢?

有的人说,为了长寿、为了健康,我要喝枸杞茶、我要吃这个补谁人。但如果你本身并不喜欢这些食品,偏偏要逼迫本身去吃、去喝,这真的是在养生吗?这只不外是在违反本身的意愿,违反生命的本质罢了。哪怕你真的因此活到了百岁,但那种违心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命真正的尺度,不在于你活了多久,而在于你是否按照本身的心意去生活。中医的最高地步是养生,而养生的真正地步则是养心。所谓“养心”,不仅仅是调整本身的心态、情绪和情绪,更是对本身心田的认知和调控。

心,是身体的主宰。当心生病时,身体也会出现各种疾病。如果我们不注意养心,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心就会变得浮躁、焦虑,积累过多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身心的不健康。因此,养心大概比单纯的治病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养心呢?

首先,要保持一个平静、淡泊名利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失都能坦然面对。对人生充满乐观和信心,对本身的工作充满热情,对待他人宽容大度,这些都是养心的关键。

其次,中医夸大体质与气血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养心的前提,若体质衰弱,气血不敷,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疼痛、头晕、气喘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态。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是养心的关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应积极采取行动,如调整饮食、锻炼身体等,使身体逐渐恢复正常,心态也会随之好转。
别的,举动对心态有很大影响。虽然举动是由意识来决定的,但举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心性,乃至导致心性失控。为了养心,我们需要关注本身的举动,总结那些容易导致心态失控的举动,并提前规避。

例如,过度着迷于某些事物、过度追求名利等举动都大概导致心态失衡。为了保持心田的平和,我们需要故意识地控制本身的举动,避免过度着迷和追求。尤其是进入老年后,更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无谓的烦恼。


如果你也对推拿、针灸、养生有爱好
如果你想体系学习中医
如果你想改善本身与家人的健康
请关注我并私信“666”,领取5节中医入门视频课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126825800584449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7 00:57 , Processed in 0.10393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