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0

兄弟姐妹之中,“命最好”的人有两个征兆,并非迷信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0

回帖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2
发表于 2023-6-22 0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一个乡村,有的家庭富得流油,有的家庭穷得揭不开锅。
同一个家庭,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有人连米饭钱都保障不了。
当我们痛恨“出身不好”的时候,应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求诸己。
问题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如何才华从群体里脱颖而出呢?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兄弟姐妹之中,那个命最好的人,实在是早有征兆的。这不是迷信,而是人生的因果。

01
关于父母偏心:被各人忽视的人,更轻易自强自立。
父母总是偏心的,无论想什么办法,都无法彻底改变。
农村有句俗语:“大的亲、小的娇、挨打受气正中腰。”
也有人说:“老大疼,老小爱,中间那个用脚踹。”
老大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全部的爱,都给了他。
等老二出生时,能够分到一半的爱。但是很快出现了老三,因此老二变得多余了。
假如有老四,那么老二、老三,都酿成了“中间人(可以统称为老二)”,不太受待见。
若是家里有两个孩子,那就符合“满崽”的逻辑——越小越被父母爱。
别的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哭的孩子,有人爱”。这就说明,哪个孩子最弱小,就越被父母偏心。
很多人认为,被父母偏幸了,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能够在各方面得到照顾。因此依托父母积累的东西,很快就会强起来。实际却说明,被父母偏幸的人,更轻易走向堕落——宠爱的弊端,显而易见。
古人还说过:“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爱,是一把双刃剑,但凡被宠爱的人,就是被父母一点一点坑害了,却浑然不知。
反而是那些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从小就和原生家庭保持间隔,从而有了咬紧牙关靠自己的决定。激发了人的斗志。
朋友小刘,兄弟姐妹有六个,他的二哥从小体弱多病,二姐出嫁后,生活不停困难。父母把大部门的关爱,给了二哥二姐,他成为了家庭的“边沿人”。
为了混着名堂,小刘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如今是广州某公司的中层管理,混得不错。
类似的情况,在《都挺好》的剧情里,也有表现。
苏明玉是一个女孩,从小接受了家庭“重男轻女”的头脑。她努力读书,但是母亲却逼着她去了免费的师范。
面对家庭的各种“刁难”,苏明玉没有泄气,而是连续读书和工作,也成立了像样的小家庭。
在父母变老的时候,苏明玉作为女儿,同样承担了赡养父母的责任,也宽容、明白了父亲苏大强的过去。
假如一个人在发展的路上,吃看不少苦,那么就以为“苦尽甘来”,成年之后的路,走得更加铿锵有力,不要父母扶一把。这种情况,符合“老二”的真实体验。

02
关于人的三观:比力自私的人,更轻易留住财富。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大呆子,二猴子,三拐子。”
从以上两句谚语可以看出,人与人的观念是不相通的,就是血脉相连的人,也有很大差异。
相对而言,那些看起来自私自利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愿意吃亏,财富进了口袋,就套不出来了,从而富起来了。
总有人会感慨:“孩子多的家庭,那个最自私哪个就过得好,苦的通常是最善良的那个。”
从外表看,自私的人是很讨厌的,从深度去分析,自私的根本,是“守规矩”的表现,不能让任何人突破做人的底线。
其一,亲兄弟,明算账,没什么不美意思。
乞贷就是乞贷,送礼就是送礼,凭什么要把乞贷说成是“送钱”?
亲人相处,乞贷也要说清楚,写借条。当不愿意乞贷的时候,直接拒绝就好了,免得以后扯不清。
赡养父母的费用,也要规矩,不能独自承担。至于父母故乡有什么,大概能算清楚,不能随意开口说“我不要”。
其二,一报还一报,不养家里的“懒汉”。
在当今社会,很多的扶弟魔。但是姐姐把钱都给了弟弟,姐姐会得到回报吗?不见得。
也许是姐姐的举动,滋养了弟弟的惰性,若是有一天,姐姐不愿意给弟弟钱了,弟弟就会痛恨姐姐。
好姐姐,是不会滋养懒弟弟的。同样,好哥哥姐姐,不会滋养懒惰的弟弟妹妹。
就是父母很懒惰,狠心的儿女也会说几句,不会无休止地给父母钱,把健康健康的父母供起来。
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关爱,就看自己得到了多少,适当倾斜就可以了,不能让自己亏大了。
从家庭内部来说,自私的人,不是很恶毒,而是把握了——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
毕竟,父母过世之后,兄弟姐妹就酿成了亲戚了,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小家庭变得强大,同时不被各人庭拖累。
人的命好,是慈悲、金钱、小家庭的幸福等方面支持起来的,你总是心太软,是不太可取的。

03
一个人的命运,和原生家庭有关系,但关键靠自己的努力。
假如你要改变自己,就得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一方面是不依靠父母的爱,另一方面是不外分胶葛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
在家庭里,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还不要扛起所有的责任,你的人生才会从容。
请相信,命运给予我们“失望之家”,也会给予我们“盼望之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笔墨,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250858825248001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10 04:07 , Processed in 0.0893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