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回复: 0

三则“预言”看未来(人民论坛)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0

回帖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1
发表于 2025-3-17 08: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 晋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总有一些“预言”如同腾空的浪花,回望令民气起波澜。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开国方略》中设想,中国要修建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的铁路,联通边疆、本地和沿海。2024年9月,随着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飞驰领跑天下。
1992年,钱学森先生发起“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淘汰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预判汽车产量“到下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估计将达1000万辆”。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初次超过1000万辆大关,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10年,中国影戏总票房初次突破100亿元,票房冠军为《阿凡达》,劳绩超13亿元。有影评人预测:“国产影戏票房迟早也能与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下。”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0亿元,进入全球影戏票房榜前五。
三则“预言”,三组对比,照见着超过式发展的壮阔图景,彰显出新期间中国的澎湃动能。
从中,可以看到信心。这份信心,不但来自当下的成就,更来自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一穷二白”时敢于畅想,筚路蓝缕中从未言弃,我们一步步把“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其中一以贯之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正是开辟进步的强盛支持。
从“嫦娥奔月”传说到“嫦娥”揽月传奇,从京张铁路的“人”字形到高铁网络的“八纵八横”,从国产汽车蹒跚起步到超600万辆扬帆出海……追逐空想的门路上,只要在做信赖的事,在做进步的事,在做详细的事,我们就当有这样的自信——“什么时间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
从中,可以看到创新。上世纪初,中国大部门地方甚至很难发现“在当代交通上真正具故意义的门路”。上世纪末,有外国专家表示,“就算给你们内燃机的图纸,你们也造不出来发动机”。我们靠什么实现从“预言”到“现实”的突破?
直面青藏高原冻土难题,施工团队创造性接纳片石气冷、以桥代路、热棒降温等措施,贯通天路坦途;针对燃油车技术壁垒,国产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范畴强化创新,实现换道超车……因为创新,我们踏平崎岖成大道,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因为创新,我们将曾经的“遥不可及”,变成了今天的“触手可及”。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从中,可以看到耐烦。作为天下上唯一没有制止的文明,中华民族对时间的明白,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我们耳边听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口中吟诵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诗词,我们有着传承不息的耐烦与定力,“只要认准是正确的事变,就一以贯之、坚韧不拔干下去,决不中途而废,决不背道而驰,决不回头倒退”。
160万公里公路、3个天下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孙中山先生在《开国方略》中的空想,都已成真甚至远远逾越。“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正在精彩誊写,拯救无数人的青蒿素、初次月背采样的“嫦娥六号”、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等原创性结果持续涌现。给故事开一个头,蘸满奋斗的笔墨,坚持写下去、接续写下去,传世名篇终会诞生。
回首过往,可以看到更清楚的未来。本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从“一五”到“十四五”,我们在接力疾驰中,把一张张蓝图化为美好现实。始终刚强信心、坚持创新、保持耐烦,我们的目的一定要到达,也一定能到达。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7日 04 版)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258577616158776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6 03:30 , Processed in 0.20545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