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0

最高级的养生:不较量,不纠结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0

回帖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42
发表于 2025-3-12 2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高兴心过生存
当代人追求养生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人着迷健身,有人依赖补品,却经常忽略了一个本相:最好的养生,不在外物,而在心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已指出:“百病生于气”,情绪对康健的影响远超想象。若总被“较量”和“纠结”裹挟,再昂贵的保健品、再自律的运动风俗,也难以抵抗负面情绪对身材的腐蚀。




一、不较量:放下胜负,才能活得轻盈
生存中难免遇到糟心事,若事事争高下、论对错,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宋代宰相李沆的故事便是范例:他曾被当街詈骂“无能”,却付之一笑,甚至主动向天子请辞。正是这种“不较量”的豪迈,让他活到74岁高龄,成为两朝重臣。


科学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哈佛大学实行发现,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改善康健;世卫构造更指出,90%的疾病与情绪相干。当人陷入愤怒、焦虑时,身材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速、血压飙升,长期如此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与其争一时之气,不如学学古人的智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天南地北”。


行动发起:


遇冲突时深呼吸10秒,让理性回归;


转换视角,自问“一年后这事还紧张吗?”;


造就兴趣爱好,如种花、练字,转移留意力。



二、不纠结:淘汰内耗,身心天然通畅
张仲景曾用“五谷杂面丸”治愈一位忧心忡忡的官员。他故意开出处方让官员大笑,实则转达一个道理:思虑过多才是病根。当代人常因琐事辗转反侧——工作压力、人际抵牾、未来焦虑……这些“心理毒素”会克制免疫体系,导致失眠、脱发甚至脏器病变。


中医以为“多思伤脾,多虑伤神”。就像一池净水,总被搅动便会污浊;心若总被杂念困扰,康健一定受损。画家黄永玉在特殊年代饱受毒害,却坚持“世界不会永远这样”,白天读书作画,夜晚倒头酣睡。这份“不纠结”的坦然,助他活到99岁。


行动发起:


写“烦恼清单”,将问题分为“可办理”与“不可控”,前者行动,后者放下;


练习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和当下;


用音乐疗愈:听宫调曲目(如《十面埋伏》)健脾,角调曲目(如《阳春白雪》)疏肝。



三、养心: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105岁的中医泰斗李辅仁,养生法门只有六个字:“不念、不思、不想”。他历经动荡光阴,却始终从容——小事不计算,过往不执念。这种地步印证了庄子所言:“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养心的三重地步:


善忘:如电脑定期清算缓存,忘记不愉快,才能轻装前行;


不诉苦:诉苦是慢性毒药,与其纠结“为什么是我”,不如思考“我能做什么”;


不攀比:交际媒体上的“完善人生”多是幻象,专注自身节奏才是正路。




结语:养生即养心,养心即养命
《古今医鉴》有云:“心宽者寿,心劳者夭。”最高级的养生,不是昂贵的补品或严苛的戒律,而是一种“答应一切发生”的智慧。就像一株植物,太过修剪反而难以茁壮;唯有顺应天性,才能枝繁叶茂。


从今天起,试着:


清晨对着镜子微笑,告诉自己“今天会很棒”;


睡前记录三件小确幸,造就感恩之心;


遇到糟心事时默念:“算了,康健最贵。”


当你学会用清净心对待世界,用高兴心谋划生存,便会发现:好心态,才是对抗光阴最温柔的铠甲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093228783671762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万联惠 ( 琼ICP备2023002130号 )

GMT+8, 2025-7-4 04:02 , Processed in 0.10011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